第485章 自己的選擇導,進步!

字數:2491   加入書籤

A+A-


    “導彈將於五分鍾後抵達目標。”
    “三分鍾……”
    “二十秒後發生爆炸——”
    “轟——!!”
    西北戈壁灘上,一行人戴著護目鏡站在小山丘上。
    注視著天際一枚導彈精準砸向預定目標點,隨即騰起巨大的火球與煙雲。
    記錄人員迅速依據儀器回傳的數據開始記錄。
    程廣義摘掉護目鏡,與朱雲卿、常德慶等人乘車趕往爆炸地點。
    “教授,爆炸中心儀器傳回的最終數據顯示,此次爆炸半徑為兩點四公裏。
    至於具體偏離原定目標多少,還需抵達現場後做精確測算。”
    車上,一名助手坐在後排匯報。
    今天是他們首次進行晶體管計算機與導彈配合的試爆。
    從現場效果看,比上一次電子管計算機的配合進步顯著。
    至少肉眼判斷,落點偏差並不大。
    “嗯,所有數據詳細記錄,回去繼續分析原因。”程廣義點了點頭。
    這一枚彈頭的裝藥量與上一枚不同,爆炸威力也有所差異。
    很快,車隊抵達爆炸現場。一個巨大的彈坑赫然呈現在戈壁灘上,導彈碎片散落四處。
    研究人員下車後立即展開工作,有人測量爆炸中心各項數據,有人手持儀器四處采集樣本。
    程廣義和朱雲卿走進彈坑中心,又退出來比對之前標記的理論落點。
    “肉眼判斷,實際落點與理論落點相差大約四五百米。
    這次試驗中,導彈飛行距離達到七百四十多公裏,比上一次試爆遠了一百公裏左右。”
    程廣義初步評估後對朱雲卿說道。
    “不錯!”朱雲卿語氣振奮,“雖然仍有偏差,但在射程增加一百公裏的前提下,落點誤差隻有四五百米,已經是了不起的進步!”
    他說著從上衣口袋掏出小本子和鋼筆,低頭快速計算。
    不到兩分鍾,抬起頭道:“根據現有數據推算,以我們目前的導彈技術,在五百公裏射程內可以實現較高精度預測。
    也就是說,五百公裏內,落點偏差能控製在三百米以內。”
    這無疑是一個重大突破。
    兩點四公裏的爆炸半徑,配合不超過三百米的偏差,在這個時代已堪稱精確打擊。
    相比之下,漢斯國的導彈技術遠遠落後!
    “等詳細數據吧。”程廣義沉穩地說道。
    不久,現場研究人員送來了初步測算結果:
    “經精確測量,實際落點與原定目標偏差為四百二十米。
    綜合計算表明,在五百五十公裏範圍內,導彈落點偏差可小於三百米。
    也就是說,在這個射程內,我軍導彈已具備較高的命中精度。”
    “若還想進一步提高精度,我們目前暫時沒有解決方案。
    經初步分析,四百二十米的偏差很可能與計算機運算速度有直接關係。”
    “雖然我們目前的晶體管計算機運算速度已大幅提升,但仍難以在導彈飛行過程中完成全部運算。
    其中需要實時處理的數據不隻包括速度、濕度、風速,還有多項複雜參數。
    以當前晶體管計算機的算力,仍無法完全滿足。”
    研究人員語氣冷靜地匯報。
    在沒有軍事衛星導航的前提下,僅靠計算機運算導彈飛行參數並實施導引,本質上存在巨大挑戰。
    導彈發射前,需將計劃落點坐標輸入計算機。
    但缺乏衛星三維定位支持,計算機隻能依托預設的全國二維坐標軸進行大致測距與定向,無法實現真正的三維定點。
    這其中涉及的數據量極其龐大,初代晶體管計算機難以完全承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