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火棍神鬆

字數:3793   加入書籤

A+A-


    陳言這才細細的將鬆聖娘娘的來曆及其自己的種種經曆,講於眾人聽。根陳言所述,鬆聖娘娘本家姓華,父親叫華良喜,明朝年間就在地安平鎮做小買賣,早年生有一子,名喚華峰。一家三口的日子倒也過得去。隻是老兩口一心還想要個女兒,這樣就可以兒女雙全了。明朝景泰三年的七月初七這天,真是天如人願,華良喜的老婆夜夢吞食日月,天明便生下一女,因出生之時滿屋香氣,遂取了名字叫華香。說來也怪,這華香從小不但不食葷腥,且不殺生連家中所進的蚊蟲也皆開窗放之。這華香長得眉清目秀且聰明伶俐,人見人愛。五歲就能跟著哥哥華峰讀書寫字。再大幾歲,還能幫著照看鋪子或是幫著媽媽燒火做飯。平時閑暇之時她非常喜歡誦經念佛,並邊讀誦佛經邊撚麻編繩,隨著年齡漸長已到了出嫁之時,華香父母在她十六歲的時候通過媒灼之言為她定下一門親事,華香雖堅決不肯出嫁,但終究難以得到父母讚同。
    眼看著娶親的日子就快到,華香反複思量下定決心離家而走。有天夜裏,父母哥哥都已入睡,華香將自己十六年來編的麻線繩一頭係在家中爐灶上,一頭拿在手中,便要悄悄出門離家,但因小腳難行路正在思慮之間,剛好爐旁放有一根燒火棍,她便拄著燒火棍開了家門朝西邊一路走去。第二天早晨父母不見了華香,十分著急。華香的哥哥發現爐灶上的麻線,就沿著線繩一路追來,一直追到此處山頂。華峰極力勸妹妹回家,但華香卻怎麽都不肯回去,同時告訴華峰,自己從小立誌修行,今天已經到了脫離凡塵的日子,是不能後退半步的。華峰聽了不肯相信,就讓華香做一件事情證明一下。華香了順手舉起燒火棍,朝著山上的那塊石頭使勁戳下去。隻見燒火棍頓時戳通了光溜溜的石頭直插在上麵,轉眼之間燒火棍上麵長出了嫩枝,嫩枝上麵生出了鬆針,變成一棵挺拔的鬆樹。華峰大為吃驚,此時間相信了妹妹所言,知其心意已決,無奈隻好隻身回家。
    華香便一直坐在此樹之下,有天有兩孩童在此處拾柴路過這裏見到華香。華香張口便問他兩兒,山開不開?兩孩童覺得莫名其妙,回家後就告訴了家中大人。家中的大人也沒有多想信口就說,如遇再問,就回答山開了。過了幾天兩孩童還去拾柴,再遇華香。同樣華香如上次一般詢問,兩孩子童想也未想便答說,山開了。話音剛落,山是塌陷將華香與兩個孩子埋入此山中。當夜周圍幾裏的人同做一夢,夢裏一神女領兩孩童告訴眾人說,自己是慈航分身下凡來到人間,來為當地脫苦解難。巧得當時四下饑荒,百姓無食,待人們按夢中所示尋到此處,發現此地漫山長滿了野生糜穀。老百姓蜂擁而至,收割吧糜穀度過了饑荒。人們知道這正是華香顯靈救了大家,於是開始焚香禮拜表達感激,把華香手裏燒火棍變成的鬆樹叫做火棍神鬆,把此山叫做鬆樹峴,因華香攜火棍神鬆來此,百姓便尊華香為鬆聖娘娘並才此處為華香立廟,此後百姓們凡遇到災荒瘟疫或者急難之事,隻要祈求鬆聖娘娘無不應驗化解。
    而陳言的自己經曆也是神奇,他之所以稱自己為老漢,是他本人實際已經六十三歲了。而現在眾人所見的陳言並非原來的陳言,是陳言借屍還魂後的樣貌。陳言家本是青陽鎮的一個鄉保,他為人吝嗇之極,刻薄寡情,四鄰八裏基本無人願意和他打交道,他自己也無兒女,隻是老婆一起生活。當年間青陽一帶修葺鬆聖娘娘廟,陳言負責收納他所在鄉裏的捐助之資,但錢進他袋哪兒還能如數而出,他悄悄的貪沒了二百多兩銀,偷埋於家中房後。有這麽一日,因為前時連番的大雨,使得陳言家的屋頂有些漏水。他老婆好意說是找泥瓦匠來維修,陳言哪裏舍得,不光是把老婆一番漫罵,講其根本不會過日子,就知道亂花他的錢。然後也不管自己已經六十多歲的人,獨自爬到房頂上去修理。一個不小心從房頂上就跌了下來,眼前一黑就什麽都不知道了。等他醒來的時候,發現剛才自己跌落的地上,橫躺著一匹死掉的大黑騾子,騾子身上還穿著衣服,甚是奇怪。自己的老婆跪在騾子的旁邊哭天抹類。陳言一看,怒就不打一處來心想:自己從房上掉下來,老婆不管,反在在哪裏哭那匹騾子。以他平時的性格,肯定會過去踹自己的老婆,邊這邊想著,他邊已經走到老婆且近,嘴裏罵罵咧咧的伸腳就去踢自己的老婆。使力踢過去,居然踢空了,定睛細看發現地上的黑騾子穿的衣服,正是自己穿的衣服,而自己在這裏罵的聲音老婆根本沒有聽到。這下他終於明白過來了,自己前麵從房上掉下來已經死了,那黑騾子才是自己的真實形體。想是自己前世恐就為一頭黑騾子而已,這一下心思清明後,陳言想自己一生福氣沒享受,偷沒的銀子藏在房後也沒來使用到,不由的心中懊喪不已。但是沒有辦法,自己現在隻是枉死的遊魂,於是陳言就飄飄忽忽的出了自家門。
    以後的日子裏陳言這股魂靈就在四處遊蕩,碰到別人路祭親人就去搶食幾口,後來躲藏於鬆聖娘娘廟附近的暗處,偷食一些供品。也不知道過了多少日子,一天陳言在一處鬆聖娘娘廟中偷了一些供品,躲於山側,正打算飽食一番,忽然被一個紅胡子的老人從後頸一把提出,那老人力量很大,陳言掙脫不得。耳聽得老人說:此處之地,並非藏汙納垢之所,我是本處土地怎麽容你這濁物在娘娘廟造次,還是我送你去投胎吧,望你可悔改前生。那老人說完,就拖著陳言來到一處人家,老人使勁一把將他推進了門裏,裏麵正有一個婦女待要生產。陳言此時忽然覺得幹渴異常,轉眼四尋發現孕婦炕頭放了一碗水,他也顧不上別的,立刻過去伸手待要取碗,忽然背後不知道哪裏來的一股力度,使勁的推了自己一把,直直的將他推進了水碗中,還未待其再做反應。旁邊接生的穩婆端了那水給生產的婦人喝,婦人剛連水帶陳言喝了下去,就胎動而產,產下一男嬰,而此時的陳言這一切都是知道的。孩子才待生出,那穩婆要找剪刀剪斷臍帶,卻四下裏尋不到。陳言開口就說剪刀早產婦的後麵,一句話說出,穩婆嚇的大叫了一聲。後來穩婆給這家人說,這孩子開口能言,是不祥的預兆,讓他們把孩子應該早早弄死為好。陳言雖在繈褓之中,卻是聽了個清清楚楚,這家人雖然並沒有按穩婆的說法殺掉陳言,但陳言心裏去怕自己說話招來殺身之禍,從那以後再沒有張口說過一句話。這家人姓王,因為期盼他身體康健起名叫王壯。一直到王壯十歲的一天。父母因事外出,就讓他的舅舅幫忙看著他,他這個舅舅對王壯一直特別好,看著王壯就說,可憐這孩子天生能言,但隻開口一句話就變成了啞巴。王壯聽聞舅舅如此之說,又見四下無人,於是就悄悄的給自己的舅舅說,其實自己可以說話,怕被殺掉才不敢講話。舅舅聽後大驚,把這個事情告訴了他的父母,父母聽後非常高興就許諾絕對不可能殺害自己的孩子,不用擔心。從那以後王壯才開口講話,還把自己的來由告訴了自己的父母親人。家人聽後都不相信,無奈著孩子經常的講起此事,這裏又離青陽鎮不遠,索性帶了王壯過去瞧瞧。經過打聽,果然如王壯所言,有這樣後陳言這麽一句人家,於是遂上門拜訪。那時間陳言的老婆還在,王壯見後如前世般以後稱呼其他小名,唬的他的老婆不知所措。於是家人將王壯所言的事情告知道了陳言的老婆,幾經驗證後,確定這王壯真是陳言所托生。
    於是兩家之間也就常有了點走動,當王壯卻沒有把當日陳言所埋銀子之事告知道任何人。他雖現在是一個十多歲的孩童,但前生記憶絲毫未忘,他知前生做錯,而報應而亡,就已經改變了心態,想把這些銀子日後取出,為鬆聖娘娘廟添油加香。他知現在尚小,兩家聯係這邊又獨是老太婆一個人,怕自己現將銀子取出自己做不得主,於是想等日後自己長大,再取出前生所埋之銀。轉眼王壯長成一個二十多歲的大小夥子,以前陳言的妻子也已亡故,那邊的房子也贈予了他。王壯選了一日夜間,去挖前世所埋的銀子,好用此去坊間雇傭工匠,對鬆聖娘娘廟補充修繕。王壯挖銀,巧被落過一個村民閑漢謝忠發現,清酒紅人麵,財帛動人心。謝忠本就是每天在村中胡混好賭,此時賭輸半夜回來,見王壯挖出一大包銀子,不由的多了歪念,乘王壯不備用石頭將其砸死,奪了銀子,將王壯屍體丟於山中,悄悄跑了。王壯身死,此番魂靈卻被兩個孩童引到了鬆聖娘娘廟中,鬆聖娘娘因王壯悔過前生,卻被惡人所害,命不該絕,於是叫兩個守護童子引了去還魂複生。但王壯頭碎身又被野獸食殘,無法使用讓其他複生。兩童子和王壯正在惆悵回轉之時,聽聞道途有人閑談說村中恰好有人醉酒睡地被陰死,兩童子大喜帶著王壯趕到謝忠家,一看謝忠地上停靈屍首正是害王壯的謝忠。原來那謝忠謀害了王壯奪了銀子,一時高興買酒切肉喝的酩酊大醉,醉臥於路上天氣寒冷,一夜下來人已經沒命了。兩童子說報應循環,正好用他的身體還於王壯,一把推去,王壯再獲醒已身為謝忠,兩童子也已然後不見回去複命了。
    謝忠家本有幾個鄉鄰在幫忙處理他的後世,突然見已死的謝忠坐起,都當是詐屍四處於奔逃。再獲得重生的王壯,後來將此事表於眾人,鄉民皆感念天道因果循環,鬆聖娘娘靈感。借了謝忠之身的王壯恢複本身之名陳言,在鬆聖娘娘廟旁建了木屋,誓終生守護鬆聖娘娘廟宇。 陳言著所有的事情給兄弟幾個講完,聽的眾人連連驚歎,鬆聖娘娘為脫人間疾苦,成仙救人功德無量,而這陳言也確實可以稱為回轉三世,浪子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