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不能當雞養

字數:3142   加入書籤

A+A-


    司昭在騰屋子。
    元朗考中了庶吉士,去翰墨院當值了。他重新付了一年的租金給老方,把屋子正式租了下來,這樣,元家和司空道合租了一座小院。
    司空道主動把主臥讓出來,畢竟元朗如今是當官的人了,不好讓他再住廂房。司空道帶著司昭搬到了東廂房去住,有三間屋子,她們父女倆住著也算寬敞。
    今日元朗上值,司昭父女倆幫著元家一起搬。一番熱汗,兩家各自歸置好,元大嫂,不,如今該叫元太太了,她說請司昭父女一起吃飯,感謝幫忙。司昭說去廚房幫忙,元太太說不用,等著吃現成的就行,司昭就去井台邊幫忙元細妹擇菜。元朗的女兒細妹剛從鄉下接來,小姑娘安安靜靜地蹲在一盆子菜秧子麵前挑著,見到司昭,靦腆地笑。司昭過去和她一起挑,倆人都不說話,細妹幾次抬頭偷偷看司昭,見她不說話,又趕緊低下頭去。
    屋簷下傳來小乖問好的聲音,氣勢十足:“歡迎貴客。”
    小乖很是伶俐,嘰嘰咕咕地學了好些話,許多都是和林大虎他們那些孩子學的罵人的話,罵起來一串一串地,把大家笑得不行。元朗說這不行,有辱斯文,得教它懂禮節,說些喜慶的話,然後有空就教幾句'歡迎貴客,'蓬蓽生輝'之類的文縐縐的話......
    倆人扭頭,就看見元朗帶著一個人正走進來。
    司昭就背了身子,垂眼,繼續擇手中的菜,把個背影對著門口。
    周錦繡背著手踱進來,一身青色公服,胸前黃白色的鸂鶒拍著小翅膀。身後是雙手拎著布袋的小廝和車夫,倆人把東西卸在牆角邊。
    “這是周大人。”
    元朗大聲向幾人介紹,又指了鸚鵡說是司昭養的。司昭隻得口稱大人,周錦繡瞟了一眼司昭,轉過頭去和元朗說話。
    元朗極力邀請周錦繡進屋去略坐一坐,又大聲喊話元太太出來燒水泡茶。元細妹告訴他爹說她娘剛才去隔壁方家借雞蛋去了。
    元朗尷尬地催促細妹快去泡茶。細妹跑進灶屋,很快又跑出來,向司昭求助。司昭跟著去灶屋,從銅茶壺裏舀了熱水出來,衝了兩杯茶,幫忙端了過去。
    “大人喝茶。”
    細妹膽怯不肯上前,司昭隻得上前招呼。
    周錦繡瞥一眼那青花瓷的茶杯,沒有動。元朗自己先端起來喝了一口,無話找話問司昭這桂花是自己曬得麽?司昭說是的,用包袱在樹下兜著搖下來的,幹淨的。周錦繡聽見這話看了她一眼,元朗叫周錦繡也嚐嚐,周錦繡笑笑,終於端起茶杯,卻是用手虛托著,然後,目光一輪,問司昭那隻鸚鵡養了幾年了,怪伶俐的。
    司昭幹巴巴的說在路上撿的,然後轉身出去,元太太已回來,正和細妹把牆下的米麵拖進屋內。
    “這周大人把我們家的米麵給送了回來。人也長得貴氣,真好。”
    元太太喘著粗氣,絮叨:“他是探花老爺,這麽年輕,不知道誰家的小姐才能配得上他喲?”
    這麽年輕的進士老爺,還沒有架子,今日發米麵,還順道把元朗的東西也一並給捎帶過來了。
    司昭抬眼,半開的窗內,周錦繡端坐在元朗常坐的藤椅上,身姿筆挺,那裘青衣襯得他麵孔如玉,元朗坐在對麵,熱情地笑著,青色官袍穿在他身上,竟莫名地看著老相了許多。
    元朗大了他一輪不止,聽說屬老虎的,比司空道小那麽一二歲。按慣例,一甲進士三人年歲都不會大到哪裏去。可周錦繡這樣年輕的,還是少之又少,所以就顯得尤其稀罕了些。
    司昭很快收回目光,這人太會裝,屈尊到這院裏,就像一隻錦雞落到雞窩裏似地,怎麽看著都不合群。
    她在井台邊繼續擇剩下的雞毛菜,菜苗太細,有些費功夫,但拿水焯了炒一下很是爽口,這是隔壁鄰居方大嬸家送過來的,有一大筐,說是給嚐個鮮。
    坐了一會,周錦繡就告辭,元太太客氣地說吃了點心再走,她去灶下燒水。
    周錦繡客氣地說不了,點心改日再來吃,又吩咐小廝去外頭車上拿一包蜜餞來給細妹當零嘴。元太太又是一番推辭,說不好意思之類的話,周錦繡微微笑,目光亂轉,落到井台邊一直悶頭挑菜的人身上,走過來:“這隻灰機不能當雞養。要多喂些肉蟲、果子,精細一些,毛色才鮮亮。”
    司昭愕然,抬頭,見他對著小乖吹了聲口哨,小乖也憋出了一聲,竟聲音清晰,響亮,幾人笑了起來,圍過來。
    小乖更加起勁,連聲吹了好幾聲,一聲比一聲響。
    周錦繡往外走,元朗忙殷殷地一路送出巷子去了。
    元太太回頭,見細妹已迫不及待地打開了紙包,拈了一顆蜜餞就填進嘴巴裏,忙一巴掌拍了過去,搶過紙包,想想又抓了二三顆出來,一定要司昭嚐嚐。
    司昭本不要,卻實在推辭不過,隻得接了過來,含在嘴裏,繼續擇菜。
    元朗回轉,站在井台邊,同小乖說話,小乖卻不吭聲了。
    “周大人說這是灰鸚鵡,可是聰明得很。”
    元朗同司昭說,說周大人說這鸚鵡有四五歲小伢子那般聰明,好好養。
    “大人,我聽謝家的丫頭說,他們的姑爺也在翰墨院?”
    司昭借機向元朗打聽劉良文。自那日元朗說了殿試文章之事後,對司昭明顯是親近了許多,閑時也會同她閑話。還問過司昭劉良文的銀子可是追回來了?
    “劉編修和鄭修撰周編修一起,我們都是同年。”元朗與有容焉,聊了起來,說劉良文如今住在謝家,出入都坐車馬,哪裏像他們,都是早起半個時辰趕去點卯,趕得雞飛狗跳地。還是有錢人家好啊,日曬不著,雨淋不到的。正感歎著,司空道大聲說他去外頭弄點酒來,晚上喝一盅,慶賀搬新居。
    元朗笑眯眯地說好,然後進屋子裏看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