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高官厚祿7
字數:3373 加入書籤
張奇心中的震撼就沒有停過。
方知意似乎很懶,甚至讓他代為去筆吏那裏拿文書,張奇隻是無意看了文書的內容,差點被嚇尿了。
大人居然敢讓人偽造戶部批文!
這,這!
張奇人都傻了,他現在很清楚,方知意沒有防著他,說明他通過了測試,但是也就意味著他不可能抽身了!
果然,一些未知的風暴開始在青州醞釀。
首先便是近年崛起的新貴,靠絲綢貿易起家的汪家倒了黴,這汪家也跟方鴻遠見了幾次,原本想著以後有些便利,沒想到方鴻遠說話已經不管用了。
汪掌櫃申請通關文牒時被方知意手下的書辦連續駁回了三次,三次都說格式有誤,汪掌櫃再傻也明白了過來,立刻笑嗬嗬的派人來送了些銀子,收了錢的小吏意味深長的笑讓汪掌櫃覺得不太妙。
果然,貨物還沒有裝車,就有人舉報汪家的貨有問題,緊接著恰好路過的趙千戶便讓兵丁把幾車貨物都扣下了,宣稱核查清楚之後立刻歸還。
汪掌櫃人都傻了,也不明白是為了什麽,直到遇見顧家的人,對方稍微指點兩句,他開竅了,立刻吩咐人備了五百兩白銀以幫忙修繕府衙為名贈與了方知意,方知意很感動,當即說一定要還汪掌櫃一個清白。
於是在過了三天後,方知意為難的說那批絲綢泡了水,已然是廢了,但是他拍著胸脯說這件事他一定會追究到底,於是當天下午趙千戶便拿來了一千兩銀子作為賠償,汪掌櫃人都要傻了,那幾車絲綢可是好幾千兩!
到了現在他也知道他被耍了,偏偏還拿方知意沒有辦法,隻得打碎牙往肚子裏咽。
那些“泡水”的絲綢轉眼就出現在了馬家的鋪子裏。
方鴻遠雖然不悅,但是看見方知意派人抬回來的銀子,他心中激動不已。
“生子當如此!站著就能把錢掙了!”方鴻遠激動的誇讚著,哪怕方知意沒有在。
方知意似乎上了癮,這個聯盟成形之後,他做事也越發肆無忌憚,而加入了他聯盟的千戶和世家也被利益衝昏了頭腦,方知意指哪他們就打哪。
“刮百姓的錢要多久才能富起來?”方知意說道,“刮世家的錢,才是咱們發家致富的良策。”
他們紛紛點頭稱讚。
拖延經營許可,卡運輸文牒,逼商賈主動捐錢疏通都是常規操作,那些邊緣世家掌握著不少其他世家的秘密,隔幾天就跳出來舉報一次,而每次方知意都會一臉爭執的為兩方調解,最終都會以“罰沒”的理由刮掉他們的一層皮。
同時拿著偽造的戶部文書,方知意開始了清查隱田,追繳欠稅的操作,這一番下來,幾乎所有的世家都被他刮了一遍,這般操作下來,方知意很快就成了一個暴發戶,而那些邊緣世家也重新回到了鼎盛的狀態,隻是其他的世家和商賈都叫苦連天。
他們不約而同的找上了方老太爺,但是奇怪的是方鴻遠對外稱病,不見客。
方鴻遠冷笑:“有利益才叫盟友,不管他們。”他咂咂嘴,看著家裏的藏銀,“這小子,雖然手段稚嫩了些,但是思路倒是出奇的清晰,以前是我看走眼了。”
難得的方知意回了家,方鴻遠吩咐人大擺筵席,他要好好看看這個完成蛻變的兒子。
“爹。”方鴻遠還在醞釀說辭,方閻就忍不住說話了,“我想要謀個差事,你說幫我給小弟說,可一直沒說啊。”
方鴻遠有些不悅的看了他一眼,以前他是偏袒這兩個兒子,一直到之前都是,但是現在看著方知意,再看方閻,瞬間就覺得他蠢透了。
“你閉嘴,吃飯也堵不上你的嘴?”
方閻有些不服氣。
方知意卻是眼睛一亮:“大哥,你想端個鐵飯碗?”
方閻一愣:“鐵飯碗是什麽?”
“就是搞個一官半職的。”方知意說道。
方閻看方知意主動提出,頓時有些高興:“是啊,小弟,你當了知府,怎麽也要給你大哥考慮一番...”
方知意眯起眼:“好說啊,大哥。”
這場家宴的氛圍很好。
一直到方知意把一份像菜單一樣的官員名單放在方閻麵前:“喏,你自己看看你想幹嘛,後麵有價格,當然,你是我大哥,打八折。”
“你....”方閻震驚的看著眼前的那張紙,他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方知意這個書呆子居然會把這些官職直接拿出來賣!
同樣被震驚的還有方鴻遠。
他突然覺得方知意這個變化太極端了,不是什麽好事,絕對不是什麽好事,看著方知意興高采烈的模樣,方鴻遠心裏有些警惕。
方閻無助的看著方鴻遠,最終他還是掏錢買了官職,隻是方知意轉頭就把銀子都給了方鴻遠,這一舉動讓方鴻遠樂不可支。
甚至都沒心思聽自己大兒子的抱怨。
隻是方鴻遠還沒有想好如何處理,方知意的下一步就開始了。
他出台了一份新的行業規範,針對意圖幾乎已經不掩飾了,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豪門手下的漕運,銀號,車隊全部被他算在了其中,銀號的放貸利率,漕運的配額,車隊的通關檢查等等,同時駐軍以“保障治安”的由頭直接接手了碼頭和各個運輸要道,而運輸配額也以一種“競標”的方式全部落在了那些自己人手裏,在這樣的操作下,原本過得很舒坦的世家們難受了,他們不遵守規則,方知意就可以直接以正當理由查他們的稅,誰家稅沒有問題?
有的世家受不了想要寫書信進京讓上麵的官員出手,結果書信還沒有出青州就被截住了,緊接著方知意聯盟的配合度立刻就展現了出來,以顧家為首的世家大肆潑髒水造謠攜帶書信者勾結外敵,青州駐軍則是以緊急軍情的借口封閉要道,而方知意轉頭就是一道彈劾搶先遞上去,老皇帝昏庸,看了方知意的報告自然深信不疑。
而那些京城的官員在收了方知意隨著信一同寄來的銀票後,很有默契的按下了這件事。
如此幾次,青州的世家們老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