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加點,比試,成績

字數:3966   加入書籤

A+A-


    【1級技能點:72。真實基礎操作次數:1/5!(每五次臨床操作可以轉化為1級技能點。1級技能點可以將操作或理論提升至1級。)5個1級技能點可以合成1個2級技能點。】
    這已經是陳宋在星沙縣第一人民醫院裏再通過‘求爺告奶’等各種操作可以積累技能點的極限。
    如果轉換成2級技能點,還有14點,不過此刻陳宋並未著急將點數加起來。
    他是第四輪,一輪比賽三十六人。
    陳宋還有機會看一百多位師兄們的表演。如果想要晉級且獲得更高‘性價比’的成績,必然要隨機應變才行。
    陳宋忽然笑問道:“各位師兄,這個比賽不會出現什麽其他操作吧?”
    丁隨理解陳宋的意思:“一個博士研究生的技能聯賽,誰操作個雞毛啊?”
    “就算華西醫院把自己醫院的博士操作成了第一名,又能得到什麽好處?”
    “為給學生掙三萬塊錢,大老板去賣自己的臉?這種事情哪個教授會做?”
    丁隨拍了拍陳宋的肩膀,說:“利益與付出相對優質的時候,才會有人鋌而走險,小陳,你也不要把世界看得太過昏暗。”
    “於大老板們而言,誰拿一等獎、誰拿特等獎都無所謂,在意成績的小老板在這等層次的比賽麵前,屁都不是。”
    “吃好了就過去了,提前排下隊,等會兒比賽會很趕的。”
    全國擁有博士點位的醫院很多,博士基本上都會過來參加比賽,因此哪怕隻是骨科的研究生比賽,僅手外科的比賽,第一場次就有十幾輪。
    畢竟這是博士一年級、博士二年級、碩士等多個年級疊加的比賽,僅星城醫院就有七個參賽者。
    ……
    比賽算是比較正式的,華西醫院手外科的主任,全國手外科的頂級巨擘陶教授過來為比賽的開場親自致辭。
    不過致辭是致辭,勉勵是勉勵,致辭完,這位陶教授大老板就在簇擁之下離開。
    正如師兄們所說,隻餘下一些副教授、主治作為比賽的主持,負責現場的秩序。
    比賽是流水式製度,參賽者填寫自己的比賽序號後,就開始操作比試,操作完後,將操作的底材封裝拿走進後台進行交叉評分,過兩輪就可以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的評分。
    一輪比賽,限時在二十分鍾以內。
    有空位了,並且工作人員重新準備好了操作的材料,就有人可以頂上去。
    如此是為了更加節約時間,並非是一輪所有比賽者都結束後,下一輪統一進場。
    還是那句話,誰一等獎誰不是一等獎,除了博士本人和你自己的導師關注,於外人而言,根本無所謂。
    就這樣,陳宋就排在了隊伍裏,看著第一輪比賽的師兄們統一進場後,便陸續退出比賽台,而後就跟著隊伍不斷前行。
    倒是陳宋排在了第四輪,所以還有機會在比賽之前看到一部分師兄的成績。
    成績是賦分製,縫合術的賦分以十分為一個節點。
    橡膠皮(10)、香蕉皮、橘子皮、橘子皮半層縫合、橘子瓤皮、豆腐深層縫合(60)、豆腐淺層縫合(70)、編織縫合(80)、拉伸壓脈帶(90)、水飄泡沫板(100)、人工小血管……
    上限分數不是一百,你如果能力足夠可以一直往上闖。
    不過,第一輪陸續退下來的師兄們綜合成績也不高,就是6080分之間。也就是完成豆腐深層縫合到編織縫合段徘徊。
    第一輪參加比試的人,年級也不一,有可能是初入博士二年級,有可能是初入博士三年級,也可能是碩士三年級中的佼佼者。
    因此成績不一。
    陳宋在看到了成績後,馬上選擇將兩點技能點送在了縫合術上。
    陳宋的縫合術於是就變成了縫合術3級0/20!
    不管怎麽樣,先拿下第一輪比賽進第二輪的入場券是好的。
    第一輪比賽的廝殺非常猛,五百左右進六十四,隻有六分之一的概率。
    然後,陳宋就沒多少空閑時間去關注成績了,開始快速地往前排隊。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陳宋就來到了某個比賽台,陳宋寫上了自己的比賽序號後,比賽就正式開始。
    比賽是限時製度,一旦開始就要按下計時表,而且,如果在某個材料上連續失敗兩次,就要被動結束比賽。
    因此,陳宋選擇了比較保險的豆腐淺層縫合,作為自己的第一個成績錨點。
    不管怎麽樣,先把70分先拿到手裏再說。
    陳宋開始操作後發現,自己哪怕選擇了豆腐淺層縫合,也沒被重視,甚至都沒人想他到底是博士還是碩士。
    大家年紀也相差不多,誰管你這些?
    陳宋快速地完成豆腐淺層縫合後,時間來到了六分鍾,就馬上開始了編織縫合。
    依舊是沒人管。
    直到陳宋完成肌肉編織縫合,並且通過了應力測試來到了拉伸壓脈帶縫合時,才有一個“誌願者”將陳宋的比賽成績報告給了老師。
    有兩個裁判來到了陳宋的身側不遠處,垂手而站,目光並未緊盯陳宋,但餘光也未鬆開陳宋。
    他們沒打擾陳宋,陳宋自然不會去主動招惹,而是全心全力地完成著自己的縫合術操作。
    陳宋之前也嚐試過拉伸壓脈帶的縫合,可縫合出來的效果很差,但這一次,自己的實力似乎變了質,縫合得相當輕鬆。
    而在陳宋完成了拉伸壓脈帶後,一位裁判重新對陳宋的計時器進行了調整,時間上限又延長了五分鍾。
    可能之所以選擇流水線性質的比賽,而不是整輪次比賽,就是為了拉長部分優秀參賽者的參賽時間。
    否則,因時間限製而發揮不出最大的能力,則會讓比賽徹底變味兒。
    手術技術比賽是為了比操作更優質,不是為了比手術更快。
    手術不是考試。
    當然,陳宋固然還是辜負了他們的好意,陳宋在水飄泡沫板的縫合這一關敗北了!
    甚至,很久以來習慣厚積薄發的陳宋,在麵臨水飄泡沫板縫合時,心裏還在大罵。
    誰能完成這樣的縫合,鐵定是有點大病,這是人類可以完成的操作?!
    陳宋退下展台,安安靜靜地看其他人操作,等著排隊準備比賽師兄們陸續退出。
    然而!~
    等B4.9的成績飄出一個93,一躍飛到第二名時,陳宋還愣了愣,特意看了看自己的參賽牌號。
    內心一喜暗道,這成績進第二輪應該是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