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0章 包船王的禮物
字數:3802 加入書籤
萬隆山莊別墅內,秦浪正悠閑的陪著幾個半大老頭兒一起打牌。
他們玩的是一種名為鋤大地的紙牌遊戲,這種遊戲在港島頗為流行。
鯊膽同對鋤大地可謂是深諳其道贏了不少,牌桌上的其他兩個人,一個是包船王,另一個則是李四,他們和秦浪一樣,都在這場牌局中輸了不少錢。
每個人至少都輸了十幾萬,這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但在這個地方,這不過是幾把牌的事情。
丁瑤非常懂事兒,她站在秦浪身旁幫忙洗牌,偶爾還會給秦浪幾人倒上一杯酒。
海棠則靜靜的坐在秦浪身後,她的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目光落在秦浪背後,沒有一點不耐煩的情緒。
作為海岸的閨女,她明白秦浪為什麽帶進來,這是要把她推向前台,給她加一層慈善女性的保護層。
徐船王、魯賓孫、陳叔三人在一張金絲楠木茶台前喝茶聊天,氣氛還挺愉快。
聊的都是怎麽保養身體的小方法和注意事項。
不管有錢沒錢,都想多活幾年,有句老話說的好,好死不如賴活著。
鯊膽同扔出了一對三,笑著對秦浪問道:“老六,牌到中局有話趕緊說,一會兒是大家喝酒的時間。”
秦浪扔去出一對五,這才笑著回道:“同叔,我答應過泰叔要把澳娛兩成利潤拿出來做慈善,這事有點變故。”
鯊膽同眉頭微皺,好心的勸了一句:“老六,錢是個好東西,但信譽一旦毀了,可就撿不起來了。”
包船王和李四也略帶探究的看著秦浪,這人不像是個小氣的人啊。
秦浪拿起手邊的酒杯喝了一口,這才開口道:“同叔你想哪裏去了?”
“我不是王百萬那種葛朗台,錢對我來說就是工具,多有多的花法,少有少的花法。”
“我這裏有一筆十六億刀樂的慈善基金,現在我是這筆基金的托管人。”
“我是想把澳娛的那份投入到這筆基金裏麵。”
“什麽?”
鯊膽同驚呼出聲道:“你確定沒說錯數字?”
“沒錯!”
秦浪看著三人說道:“就是十六億刀樂。”
包船王的消息很靈通,目光灼灼的看著秦浪問道:“老六,是不是灣灣朱先生那筆慈善基金?”
幾輪牌打下來,包船王幾人對秦浪的稱呼也變了。
秦浪點點頭:“就是朱老先生那筆慈善基金。”
他回頭點了一下海棠,對幾人介紹道:“這是灣灣海岸的閨女海棠。”
“她會出任這筆慈善基金的監督理事。”
包船王仔細的打量了秦浪幾眼,眼中全是欣賞都目光,就憑他沒想吞下這筆錢,這就是一個可交的小朋友。
人心是貪婪的,能守住貪婪之心的人,都是一時豪傑,哪怕他的年紀很輕。
包船王越看秦浪越順眼,隨後大笑道:“老六,哪怕是我,也要對你說聲佩服,好手段、好定力!”
“你把東福和處理好,等基金會成立我送你一份大禮,讓你再無後顧之憂。”
李四幾人也明白了包船王的意思,社團成員哪怕成了龍頭坐館,也沒資格上桌吃飯。
作為第一批住進太平山頂的國際大船商,包船王想給秦浪弄個身份很容易。
在港島不需要選舉就能拿到的頭銜隻有一個,那就是太平紳士。
李四也笑著說道:“老六,還不趕緊謝謝老包,他是想給你弄一個JP頭銜。”
正在喝茶的徐船王也聽到了他們的談話,也笑著附和道:“老六,把東福和處理好,我也會出把力。”
秦浪清楚李四說的JP頭銜是什麽他很清楚。
JP頭銜就是港島電影中常聽到的太平紳士。
太平紳士這個稱呼起源於16世紀的國外,是一種監督視察製度,在1843年傳入港島。
根據刊憲的牛皇製誥,港督有權任命部分公職,其中就包括太平紳士。
太平紳士的主要職能是巡視監獄、羈留中心及其它場所包括醫院、感化院、老人院等。
說白了就是通過巡視上述這些部門,為市民提供一個可以投訴的通道。
如果百姓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被不公平對待,那麽他們就可以反饋給太平紳士。
在電影監獄風雲中,那個經典的一幕“紳士巡視,有投訴就舉手”,這裏的紳士就是太平紳士。
赤柱東頭灣道99號的“赤柱監獄”,就是太平紳士們最關心的地點之一,這裏是港島高度設防的監獄之一,也是港島最大的懲教機構。
比如:最廣為人知的馬票開獎時,就會邀請太平紳士監理開彩結果。
另外在能拿到太平紳士的推薦信,對於拿到全球名校名額是非常有幫助的。
太平紳士由港督任命,委任給對港島發展有重大貢獻人士,協助維護社會穩定。
分為官守太平紳士、非官守太平紳士和新界太平紳士,在職權上沒有太大區別,隻是在產生程序和條件上有差異。
最初任命的均為鬼佬,直到1878年港督軒尼詩委任伍廷芳為首名華人太平紳士,後來陸續有華人成為太平紳士。
這個太平紳士頭銜對於包船王等人可能沒啥大用,但對於秦浪來說用處不小。
秦浪這個江湖大佬去赤柱巡視,想想……是不是挺帶感?
秦浪吧嗒了一下嘴唇,遺憾的看著包船王幾人,說道:“算了,難度有點大,哪怕包先生你的關係再硬,這事也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哈哈!”
包船王大笑道:“老六,要是在別的時間節點,我還真不敢打這個包票。”
“但現在是兩國談判的關鍵時期,鬼佬也想要一個政績來彰顯港島的太平久安。”
“而十六億刀樂這筆慈善基金就是最好的明麵政績,這筆天文數字的慈善基金絕對能給你換來一個JP頭銜。”
“在由我和老徐給你托底,這就是板上釘釘的事。”
“東莞工商總會無所謂,你那個洪門山主更不是問題,但東福和得處理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