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經營思路

字數:3749   加入書籤

A+A-


    “就是這樣的,出來旅遊其實就是出來花錢來了,尤其是在吃的上麵,大多數人出來旅遊的人,品嚐當地特色美食,絕對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旅遊體驗。”
    妻子笑著說道:“所以有些無良商家,就專門在所謂的特色美食上,絞盡腦汁的去坑遊客,老鄔,你的微博上,許多人不是都說過出來旅遊,品嚐特色美食時都上過當嗎?”
    “是啊,我敢打賭,至少90%的人,去外地旅遊時,或多或少的,肯定會被坑過一次。”
    鄔強說道:“這個拚團特色餐廳真是不錯,要是在國內其他城市也有就好了。”
    服務員將兩人點的飯菜端上來後,鄔強拿出手機,拍了幾張照片,開始品嚐起來。
    “……這個鹽水鴨的味道還不錯。”
    “鴨血粉絲湯好難吃啊。”
    “我覺得還可以。”
    兩人一邊吃,一邊評論著。
    “不是很難吃,應該是你吃不慣。”
    鄔強嚐了一口,笑著說道:“你吃點其他的。”
    這頓飯,兩人吃的還是比較滿意的。
    但也有些吐槽,原因是飯菜口味偏甜,不過他們也知道,這邊的飯菜,大多數都是偏甜的。
    飯後,鄔強打開微博,上傳了一張照片,編輯自己的感想:“來到金市旅遊,意外發現一個很好的餐廳,名字叫做拚團——金陵印象,這個餐廳主打正宗地道的金市特色美食,並且隻溢價10%,作為一個旅遊博主,走過很多個城市,還是第一次聽服務員很明確的告訴我們,餐廳裏的飯菜保證絕對正宗,所以會比外麵同樣的飯菜溢價10%,吃完以後,我的感想就是,這家餐廳絕對值得一來,或許味道你吃不慣,但一定正宗地道特色,而且裝修風格很好……”
    他洋洋灑灑編輯了幾百字發了上去。
    鄔強算是一個小有名氣的旅遊博主,也有幾百萬的粉絲。
    很快的。
    就有人在他的微博下評論起來。
    “拚團——金陵印象?感覺就像是美團似的,沒有聽說過這個拚團啊。”
    “不好意思,我們沒有聽說過美團,隻有拚團,在江省人人都知道拚團是一個很有信譽的愛心公司,熱衷於公益。”
    “拚團在江省已經很長時間了。”
    “拚團很方便的,在上麵點餐,就有外賣送到公司,我每天都用。”
    “溢價10%為什麽?為什麽不能是平價呢?還有,怎麽保證地道正宗呢?難道溢價就能保證?”
    “裝修的真是好看,等我下次去金市,我也要去嚐一下。”
    網上也不乏一些抬杠的網友。
    一時間,爭執的比較熱鬧。
    但不管他們怎樣爭執。
    對於拚團——金陵印象來說,影響並不大。
    這幾天在吳世道看來,算是金陵印象的試營業期間,或許是由於拚團在江省金市這邊影響力的原因,剛開業這幾天,一直都是人滿為患。
    每天從上午10點開始,餐廳會接受當天的預定服務,而下午的預定時間是在4點以後。
    基本上,隻要到了開放預定時間,半個小時內,80個位置都會被搶光。
    餐廳一共有100張桌子,會留出來20張桌子給那些沒有預定的客人。
    翻台率目前來看還不錯。
    目前這幾天,每天的翻台率一直都保持在4.5左右。
    營業額在6萬元左右。
    “……吳總,目前看來,金陵印象還是不錯的。”
    靜世科技公司的會議室裏。
    吳世道、張磊、董建偉、趙麗以及張小生等六個地區經理在內十餘人,正在翻看著金陵印象餐廳這幾天的營業情況。
    包括翻台率、營業額、最受歡迎菜品等等一係列詳細的數據。
    像是張小生等人,都是特意趕回來的。
    目前他們在外麵的城市談業務,作為拚團自己直營的第一家餐廳,也作為戰略轉型之作,金陵印象餐廳的許多數據,都是要認真仔細分析研究的。
    “營業額應該還有繼續上升的空間。”
    趙麗作為財務部經理,眼睛一般就喜歡盯著利潤數字看,她說道:“從具體營業數據上來看,鹽水鴨等幾個著名菜品,點單率是最高的,幾乎是98%的必點率,但酒水方麵就比較少了。”
    “目前餐廳裏麵,其實就配備了一些市麵常見的酒水,種類也並不多。”
    張磊解釋說道:“我覺得酒水這塊有提升空間,我的計劃是,想跟國內一些著名酒廠進行合作,打造配套的酒水品牌,比如金陵印象餐廳裏,就擺放獨屬於金陵印象品牌的酒水,但具體一年消耗量沒有辦法統計出來,如果消耗量少,估計也不太容易談。”
    “這是個好主意。”
    董建偉聞言眼睛一亮,說道:“酒水這一塊利潤很大的,將這塊利潤留在店裏,毛利率應該可以大幅提升。”
    “沒必要找大酒廠。”
    吳世道沉吟了一下,說道:“小酒廠也是完全可以的,隻要是酒的口感好,糧食釀造的,不一定非要跟大酒廠合作,我們可以根據餐廳裏點單多的菜品,搭配一個套餐,裏麵就包含2兩或者半斤的白酒即可,畢竟,大多數遊客都是來玩的,也不是來談生意的,酒水消耗肯定會有,但不一定會很大,意思意思即可。”
    “小酒廠的話,口感和品質不太好把握吧?”
    張磊表示有些不妥。
    “這也未必。”
    董建偉表示反對,說道:“大多數白酒就是口感略微有些區別而已,品質方麵如果隻要是糧食釀造的,其實就是略微有些不同而已,有些不出名的酒,口感也未必比那些大品牌的白酒差,另外,我們一個餐廳的消耗量或許不大,但今年要開六七家,幾個餐廳加起來,一個餐廳一年消耗2000斤,也就是一噸酒,問題應該不大吧?這一年下來,所有餐廳的消耗量怎麽也得有個十幾噸了吧?”
    “董總說的沒錯。”
    吳世道讚同的說道:“大多數白酒,其實區別就是在於口感和回甘,用的糧食無非就是高粱玉米豌豆之類的,就是釀造工藝跟水質不同,甚至有些小作坊的酒,都是口感綿柔,入口清香,反正是我們自己進行品牌運營,找酒廠也是做貼牌,隻要產量和質量能夠達到我們的標準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