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安全第一
字數:4016 加入書籤
“長城站主體建築完工!”
“氣象站完工!地麵氣象觀測和衛星雲圖接收正常。”
“儲藏室和食品庫完工,所有物資均以轉運完畢。”
“科研樓完工!電離層探測儀開始運轉,一切良好。”
“醫務文體樓竣工!圖書室、聲像室、乒乓球室、台球室、機械活動室內部裝修已完成。”
“供水、排汙管道通暢,冷熱水都有,宿舍裏就可以洗熱水澡了!”
捷報不斷傳來,每完成一項施工郭坤就會在總設計圖紙打上一個五角星,很快星星就如燎原的野火連成了片,這也標誌著長城站的建設終於進入了衝刺階段。
人往往在越接近目標達成的時候就會越亢奮,情緒調動著身體“忘卻”疲勞,甚至給出“注意力集中”的假象。
看著一個個像打了雞血般的隊員,郭坤反而少見地露出了憂心忡忡的表情,他深知不到所有建造工序全部完成,長城站的任務就不算成功。
但預感這東西有時候就是那麽精準,就在隊員們吊裝油庫的當口,一場因為操作變形而引發的安全事故驟然降臨。
趙陽當時恰好在工地上采訪一位“J121”船的海軍戰士,隻聽見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從背後傳來,他慌忙回頭就看到油庫施工現場揚起了漫天塵土,原本應該掛在起重機上的大油罐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撕心裂肺的痛呼。
為了保證發電機和車輛使用的柴油和汽油,長城站計劃建設由柴油貯油管和貯油包各五個,能夠儲存柴油80噸,汽油200桶。
油罐非常沉重,需要由起重機吊裝到事先搭設好的地基上,按照要求在起吊作業前需要至少兩人檢查固定繩索和裝卸吊具是否連接正確,但負責操控起重機的王威急著趕施工進度,獨自查驗後就匆忙開工。
沒想到僅僅是一個金屬扣環沒有鎖死,數噸重的大油罐在空中就出現了重心失衡的情況,哪怕王威極力想要補救卻還是為時已晚。
油罐重重砸在油庫工地上,而當時下方正有數名考察隊的隊員在挖掘地基坑,灰塵和巨震瞬間就淹沒了他們的身影,也讓四周親眼看著事故發生的其他隊員觸目驚心。
“救人!快救人!”
離著最近的動力班反應最快,班長蔡文大喊著就朝事故地點衝去。
原本呆愣著不知所措的年輕隊員們被這麽一喊也回過神來,大家都毫不猶豫地放下了手裏的活,用百米衝刺的速度展開“營救”。
趙陽所在的位置較遠,但他很快就把自己從震驚的狀態裏拽了出來,邁開腿就衝著反方向的醫務樓跑去。
“舒舒,快,油庫工地出事了,可能有人受傷,讓劉醫生他們都來。”
南極空氣幹冷,一下子如此劇烈的奔跑讓趙陽差點感覺自己要窒息了,但現在時間就是生命,他哪怕是扶著雙膝已經直不起腰,還是竭盡全力把情況給圍上來的馬舒舒和劉醫生說了一遍。
“外傷藥,止血紗布,固定支架……快快,趙陽,我們先抬著擔架過去。”
劉醫生經驗豐富,他迅速招呼醫療班的隊員攜帶各種應急器械,而自己則是拉著趙陽提起簡易擔架就往油庫工地趕。
“可憐”的趙陽前一口氣還沒緩過來,立馬又進入了奔跑狀態,唯一支撐他的就是想要救援隊友的那顆心。
而此時的工地上已經“亂作一團”,第一批趕到的隊員發現巨大的油罐不偏不倚砸在了幾個地基坑上,被困的人員全然無蹤,生死不明。
大家都被眼前的一幕嚇到了,誰能想到剛剛還好好的幾個大活人竟能直接“消失”,年輕的男隊員衝上去試圖搬動油罐,而幾個女隊員已經捂著嘴大哭起來。
但作為始作俑者的王威卻還坐在吊機的駕駛艙裏“一動不動”,從他的位置能清晰看見事故發生的全過程,自然是看到了數噸重的油罐掉在隊友們的頭上。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這個向來“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輕人徹底喪失了思考和行動的能力,他就這樣呆坐在原處,大腦一片空白,瞳孔顫抖著盯著混亂的現場。
“別亂,都別亂,聽指揮,所有人都往後撤,把油罐四周的位置空出來。”
坐鎮指揮的郭坤終於趕到,他下達的第一個命令就是“清場”,五六條皮管從遠處接了過來,水柱從四麵八方灑下,將空氣裏的塵土盡數壓製。
“肇事”的油罐露出真容,外層的鐵皮已經因為撞擊產生了凹陷,斷裂的固定繩索更是讓人倒吸一口涼氣。
“拿繩子,快,重新固定油罐,把它吊起來。”
郭坤的聲音異常冷靜,但其實他的內心也同樣焦急萬分,現在長城站還沒有順利竣工,如果再有人員傷亡的極端情況出現,拿這次國內“砸鍋賣鐵”才組織起來的“南極破冰”行動無疑將以失敗而告終。
“王威,還愣著幹什麽,快重啟吊機,把油罐拉上去。”
繩索重新固定,掛鉤也被幾個英勇的戰士爬上油罐頂部係好,但王威卻還坐在那“發呆”,這讓一旁的郭坤急上心頭,揮舞著手臂就是衝著吊機大喊。
“啊!好,好!”
王威離體許久的魂被郭坤這一嗓子終於吼了回來,他緩緩操作吊臂抬起,在眾人緊張的注視下將大油罐拉離了地麵。
“人還活著!都在地基坑裏!快,快,把他們都拉上來。”
眼尖的隊員已經從縫隙裏看到了坑內的情況,他激動地大喊大叫,然後就趴在地麵上朝被困的幾人伸出了手。
或許真的是幸運女神眷顧了中國這第一支南極考察隊的隊員們,一米多深的地基坑“陰差陽錯”地成了保護傘,那聲淒厲的痛呼也是一位隊員的臉被碎石劃傷而發出的,除此之外幾個人都毫發無傷。
趙陽和劉醫生也及時趕到,將遇險的幾名隊員快速送到了醫務室檢查,發現並無大礙後下午就恢複了勞動。
但對這起事故的反思卻才剛剛開始,晚飯的時候郭坤召開了“特別大會”,將其定義為一起“安全責任事故”。
違規操作的王威不但遭受了嚴厲的批評,還被給予了處分警告,這在整個南極考察隊是頭一遭,一下子就給忙於建設而忽略了基本安全意識的大家夥敲響了警鍾。
“生命隻有一次,沒有人能保證如果再發生類似的情況,考察隊還能繼續走運。”
趙陽整個晚上都在回味郭坤的這句忠告,從上海一路走到南極,雖然遭遇了很多困難,但最後都有驚無險地闖了過去。
這給很多隊員包括他自己都造成了一種假象,還想中國考察隊就是小說裏的主角,擁有不敗必勝的光環。
但其實隻要稍有不慎,或是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差錯都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結局。
他們591人肩負著開創中國南極事業的偉大使命,同時也承載著無數個家庭的殷切期盼。
他們既是代表國家的科學考察隊的成員,但也是父親、兒子、丈夫、弟弟等等等等……
腦海中浮現出李燕和瑤兒的身影,趙陽頓感一陣後怕,如果今天油罐下的是自己,如果沒有地基坑充當掩體,那留給妻子和女兒的又會是怎樣一個破碎的家庭。
“不行,明天黑板報必須搞一個專欄,文章名字就叫‘安全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