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還能說啥

字數:3772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李有思去了總政治文化部。
    進門前檢查總政給他寄過來的通行證。總政大院是軍事管轄區,和文工團一個程度的管理製度。
    大院分為東院和西院。東院有一號樓,是較老的樓,最早是總政文化部的宿舍樓。東院有露天泳池和遊泳館、公共澡堂,以及多個食堂還有總政幼兒園。電影《啊,搖籃》裏麵那個戰地幼兒園。
    西院有八一體工隊的訓練場,還有幾座西式建築,其中一座灰色磚樓是門診部,為仿歐洲古典磚木結構,有拱廊,牆上有磚雕、壁柱,是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舊址。
    除此外,院內有很多平房,一排一排的,每排大概住十幾戶,是紅色牆磚、綠色的門。
    不愧是總部,就這點待遇便拉開戰旗一大截。
    李有思看了一眼路過的領導(軍銜製度是88年才恢複的),可不要小瞧總政,這裏最高是有上獎的!
    看來人氣質十分不錯,李有思敬了個禮。
    這才離開。
    找了幾個戰士問問,來到了總政文化部。
    進了門,門口的同誌一聽是李有思來了,立馬給他帶著去了辦公室。
    辦公室裏麵坐著兩人!一位頭發白花花的老人家,看起來六七十了,另一位年輕點四五十的中年男人。
    來之前,聽團長說過。
    老人家是總政部長劉白羽,老ge命了。還兼任作協副主任。
    這老人家是散文家、報告文學家、小說家。代表作有《長江三日》《日出》《第二個太陽》《中國人民的勝利》等。獲得過茅盾文學獎。關鍵兩個界都有些輩分。
    另一位是王傳洪,原本負責李有思的小說,他是文藝部的文藝處處長。
    工作的時候稱植物,李有思便喊道:“劉首長,王處長!”
    劉白羽點頭,伸出手和李有思握手:
    “湊巧,今天來總政有點事情,遇到你了,剛剛好想和你聊聊小說的事情。”
    王傳洪點頭:“這是你的小說稿子。”
    劉白羽先擺擺手,王傳洪就沒有說話了,隻好伸伸手又拿回來了稿子。
    “先坐吧,為啥你這個寫傳統文學的作家,突然寫了一篇軍事小說呢?”
    按理,軍事小說是有點受鄙視的。
    李有思坐下來,回道:“我是文工團的戰士,每次下營地下部隊,深受戰士感動,後來僥幸進入了文工團的文藝部,然後就試著寫了些。”
    “哦?有趣?你是戰旗的?”
    “對。”
    劉白羽拿起來李有思的李有思的資料,根正苗紅!什麽時候入伍,什麽時候投稿一清二楚。
    “我看你是搞音樂的嘛!這轉行很厲害呢!”
    李有思回道:“劉首長,您這是偏見了,阿城還是畫家呢!”
    阿城雖然沒有像李有思這樣一書成名,但在新人作家裏麵還算小有名氣。
    “有興趣來總政嗎?”
    “啊?”李有思有些懵逼,這老首長眺話題的挺快。
    “總政文化部,調你去文藝部專職寫作!不和戰旗一樣?”
    李有思回道:“不拋棄,不放棄!”
    劉白羽笑容更甚,原本覺得逗小孩好玩,現在一看,果真好玩!
    “行,不強求,新人好好磨練一下,總會有成就的嘛!上次和張光年吃飯,還聽他談過你。”
    張光年現任中國作協書記,不過他近幾年病重,《人民文學》的工作放下了,他最經典的作品應該是《黃河大合唱》的填詞。
    “光年也看過這本書,說你對於人物形象把握很好,這篇小說寫得是回家路上的見聞,不過每一個角色都有不錯的記憶點!最好的是返鄉時那種宿命感真的很強烈,他還說過他要過幾天回湖北看看呢!”
    處女作寫出來一篇絕對可以進現代文學史的開山之作,這種作家怎麽可能不會讓這些文壇老作家期待呢?關鍵和劉白羽一樣是根正苗紅的部隊作家。
    劉白羽要拉著李有思扯這些事情,王傳洪隻能受著,沒辦法,人家老領導!
    說了好半天,劉白羽扯回來了重點:“說新小說吧,《我的團長我的團》,我看完了。人物形象也是十分的有特色,應該是你的優點,每一個角色都有血有肉。”
    “當然,你應該知道你的作品被總部壓了一個半月吧?”
    李有思點頭:“王主任和我說過,我猜到大概是這方麵的問題。”
    “嗯。”劉白羽拿著小說稿子翻了翻,一副你繼續說下去的表情。
    李有思大概猜測了一下他想要聽到的東西,然後說道:“近幾年的軍事小說,模板化太過嚴重~”
    還沒說完話,王傳洪倒是皺著眉說道:“你這話,是我們大家寫得都差勁?”
    李有思十分淡定:“沒有這個意思,隻是我想寫個特殊的,算是我特立獨行了,畢竟每個人寫的東西和想法不太一樣。”
    “嗯,繼續說。”劉白羽點頭。
    “還說啥?”
    “……”劉白羽說道:“為啥寫這篇小說,光是那位四川的老領導發話了,你這小說也不一定就能過審的。”
    “哦!”李有思想到這老首長是來盤問自己底細的:
    “第一次產生這個想法是在軍營和同誌們吃飯的時候,就是豬肉白菜燉粉條那段的靈感來源!當時他們建議我寫一個軍事小說!”
    “我看了資料,我們四川那邊的主要抗戰記錄都是國軍的,所以我就寫了國軍!”
    “第一,在那些年代,國軍是主力戰場,貢獻很大,我覺得他們也值得記錄。不過國軍的領導是腐敗的,這一點需要記錄。看事物都是要辯證的看的,這是毛爺爺說的!”
    “第二,我寫的這篇小說講求的是真實,不論是煩了還是迷龍,都是川軍、東北軍被打到潰不成軍的真實寫照!當然這是我的觀點。”
    “第三,抗戰的戰士都是偉大的,國軍和d是一樣的!所以我寫下來了他們在緬甸戰場合作的片段。而戰士是渴望勝利的,這是龍文章的由來,也是最後南天門守衛戰的由來。”
    “若是用刻板化的形象勾勒樣板戲的主角是我不喜歡的,我想戰士本來就是普通人,不應該神化他們!普通人是怎麽樣?怕死!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