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淋灰法
字數:4337 加入書籤
直到回到國公府,趙元從臉上都是帶著笑的。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直到讓趙喜接手了賬房後趙元從才知道國公府平日裏的開銷有多大。
不說平日裏府裏上上下下數百人的吃喝拉撒,就是人情往來這些東西平均下來一個月都要花到一千兩。
連帶著全府吃喝和四時新衣,以及節日禮物等,偌大個國公府一年下來花銷最起碼也在兩萬兩上下。
而宋國公府除了爵位帶的兩千畝田地外,就隻有些賣鹽的鋪子供應著府裏的花銷。
可以說是正好收支平衡而已。
然而,偏偏壞就壞在了他為了拉攏護衛們不僅許下了承諾,還把他們的月俸都翻了倍,府裏的花銷一下就大了起來。
賬目也頗有些入不敷出的趨勢。
這樣下去可不行。
故而趙元從一直在想自己該怎麽賺些銀子,能夠迅速填補虧空。
思來想去,最快的辦法恐怕也隻有問皇帝多要些鹽引來增加進項了。
當然光是多要了一些鹽引自然不可能多賺多少錢,而趙元從的目的可不僅僅隻是為了多賣些鹽。
來到大魏已經將近五六天,要說最讓趙元從感到不適應的,就是吃的東西了。
當初穿越過來後吃了第一頓飯的時候趙元從直接當場就吐了出來。
這個時代的東西沒有現代好吃,趙元從是能夠理解的。
畢竟現在的大魏還處於封建時代,但是後世做飯常用的那些香料什麽的,在此時可貴比黃金,可不是什麽做飯用的佐料。
如此一來,這裏的吃的自然就好吃不到哪裏去。
但是最讓趙元從無法接受的是,當吃的進嘴後居然還有著濃厚的苦澀味道。
直接便讓趙元從當場就吐了出來,好懸沒把趙喜給嚇死。
但很快趙元從就知道了原因,問題居然出在了鹽上麵。
當趙元從走進廚房,看著廚房裏鹽罐中大顆大顆還帶著點青色的顆粒鹽時,趙元從沉默了。
經過了解後趙元從才知道,原來,此時的大魏朝吃的一共有兩種鹽。
一種是粗鹽,這種粗鹽不僅味道苦澀還有毒,但是人又要吃鹽,所以哪怕明知道有一定的毒性,百姓們也隻能吃這粗鹽。
粗鹽一般就是百姓的吃的。
而達官貴人們吃的則是由鹽池天然產出的顆粒鹽。
與粗鹽相比,顆粒鹽是鹽池產出的自然結晶,質地較細,口感也比粗鹽這種天然鹵塊要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顆粒鹽的毒性要遠比粗鹽低的多的,隻是顆粒鹽的產量由於受限鹽池產出限製,故而產量不高,完全由達官貴人所壟斷享用。
是大魏這些達官貴人才能用的上的好鹽。
但是,不管是顆粒鹽還是粗鹽對於趙元從這個吃慣了現代鹽的現代人來說,這兩種鹽全都是不能入口的東西。
這玩意能吃嗎?
狗都不吃!
趙元從自然就更不會吃!
為了能讓自己吃上一口好鹽,趙元從想起了前世明朝天工開物上所記載的淋灰製鹽法。
這法子雖然十斤粗鹽鹵水才能出一斤雪花鹽。
但放在此時的大魏這就已經是降維打擊的東西了。
當天趙元從便讓趙喜找來了桑木燒成灰,並隻取其中雪白色的草木灰,再用細麻木篩去炭塊便能得到最細膩的草木灰粉。
緊接著便是修築淋床了,也就是用來過濾粗鹽鹵水雜質的過濾裝置。
淋床的製作也很簡單,製作一個大木箱,箱子分四層,每層用大篩子隔開,最上麵一層鋪滿碎石壓平,中層則鋪上厚達一尺的桑樹草木灰,而最下麵則鋪上蘆葦席和細紗,最下麵則用陶甕接著。
再從上往下緩緩將用粗鹽煮成的鹵水倒下,經過三層過濾後,撇去第一段含泥沙的粗鹵水,取剩下的精鹵水。
而此時的鹵水已經呈微黃色,這時候的鹵水已經是去除過雜質的純淨鹵水。
緊接著便開始用鐵盤煎鹵水,將得到的純淨鹵水用鐵盤煎煮,待鹵水沸騰時倒入由豆秸燒成的豆灰,用來促使鹵水結晶並防止沾盤。
待煮到鹵水表麵有結晶,結出鹽花後就用掃帚將其掃出裝入蘆袋踩實並擠出苦鹵。
最後將這些經過重重過濾後得到的鹽花放在陶板上翻動暴曬,直到捏起鹽粒不粘手這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而此時的鹽已經白的猶如霜雪一樣,且顆顆宛若冰晶一樣晶瑩剔透,成了雪花鹽。
在經過一次完整的試驗並成功製出雪花鹽後,趙元從就動了賣雪花鹽賺錢的心思。
但是目前製約他的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鹽引。
大魏朝實施的是鹽引製度,隻有得到由朝廷發放的鹽引才能從朝廷的鹽場裏買到鹽。
不然你就是再有錢也沒辦法從朝廷手中買到一粒鹽。
而這鹽引除了朝廷本身持有外,大多都掌握在一眾勳貴以及大臣和皇帝的手中。
製作雪花鹽無疑需要大量的粗鹽,畢竟要製作出雪花鹽一斤就需要用到十斤粗鹽做鹵。
而趙元從手中的鹽引隻有一萬斤。
這是年初從朝廷那買的,但是用到現在趙元從手中的鹽引也就剩不到一千斤了,勉強夠鹽鋪售賣,但若是全部用來製作雪花鹽的話,最終也就隻能得到一百斤雪花鹽。
這麽點雪花鹽,就算全部賣出去,那也賺不到多少銀子,而且沒了普通粗鹽的話,那就無疑會斷了鹽鋪的普通生意,趙元從總不能以後鹽鋪隻賣雪花鹽吧?
所以趙元從思慮再三,明白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獲得更多的鹽引,這才能有足夠的原料,並且賺到更多的銀子。
而恰好此時皇帝提出要獎賞他,於是趙元從便順勢提出了要鹽引作為獎賞。
最終趙元從從皇帝那兒獲得五萬斤粗鹽的鹽引,倒也算是勉強夠用了。
這一回到府裏,趙元從便立即從懷裏將五萬斤的鹽引文書拿了出來,遞給趙喜吩咐道:
“盡快去西山鹽場把五萬斤粗鹽提回來,我們宋國公府發財的機會來了,千萬不能出半點紕漏!”
趙喜也是見過趙元從製作雪花鹽的,自然明白國公府有了這等秘法後隻要有足夠的鹽就能賺到大把的銀子,也是激動的不行,忙重重點頭表態道:
“老爺您放心,就是小的丟了,這五萬斤鹽也丟不了!”
趙元從點點頭摩挲著下巴又道:“另外看看能提多少顆粒鹽,能提多少就提多少。
粗鹽用來提煉雪花鹽消耗還是太大了。
如果用顆粒鹽的話消耗能低不少,你看看到時候能夠提多少顆粒鹽。
可以接受三斤粗鹽提一斤顆粒鹽的換法,再高就不要換了,明白嗎?”
趙喜重重點頭:“明白!老爺您就放心吧!”
說完,趙喜就去準備前往西山的安排去了。
而趙元從卻不知道,因為傀儡案,加之他在朝堂上對嚴文的那一番信口開河,嚴文一離開皇宮就開始著手對付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