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字數:4146   加入書籤

A+A-


    “逆轉思路?公主,這是何意?”
    “竹刃,你覺得太後為什麽這麽討厭和親公主?”
    竹刃搖頭,“您不是二公主,太後覺得丟麵子?”
    陽昭棠不置可否。
    “未必。兩國戰爭,給兩國帶來了除了傷痛之外,對於這些希望戰爭一直延續下去的人來說,他們能從戰爭中獲得什麽?”
    主仆兩人都陷入了沉思。
    陽昭棠無意識絮叨,輕聲開口。
    “發戰爭財。”
    “軍械裝備,軍餉糧草。每一步都能掙錢。”
    “軍事情報這種東西……如果是敵對的兩國,那自然也是重要情報;但打仗雙方如果並無仇恨,隻是想掙錢呢?情報就無所謂了,配合表演就是,清除異己反而是更重要的。”
    竹刃聽到陽昭棠的判斷,不可置信張大了嘴巴,“這……怎麽可能呢?”
    “因為兩國打仗是東鄴發起的,原先我們從沒想過去了解各國國內對於兩國戰爭的態度。”
    “但我記得……許丞相當時是支持反擊的,對吧。”陽昭棠一手握住脖子上的吊墜,仔細翻閱原主的記憶。
    很可惜,能用的不太多。
    竹刃也搖頭,也是實在不記得了。
    陽昭棠在心裏複盤原主記憶中保留的痕跡。
    不對,先不要強行判斷。
    如果隻是說許丞相支持反擊,就說他有問題,未免有些太武斷了。
    畢竟兩國和親,定下談判標準的也是許丞相,許丞相專門強調了,兩國停戰,並不是輸給對方,而是考慮兩國和平。
    當時正是許丞相知道了東鄴內部的洪災嚴重,所以才讓許丞相一派抓住了停戰談判的切入點。
    洪災這件事在東鄴內部原先是想掩蓋過去,後麵瞞不住了才被暴露出來。這條情報不可能是東鄴的人主送給大郢的。
    這種關鍵的情報,如果說是內鬼送出來的還差不多,利益雙方不可能直接把這種情報也送出來。
    “東鄴朝內是誰提出要停戰和親的?”
    “公主,您問我嗎?這種事情是不是應該問問德妃娘娘呢?”
    “沒錯,我們去問問德妃娘娘。停戰的事情,咱們現在可以調查東鄴這邊的情況。”
    主仆二人也不耽誤時間,飛快返回含翠宮裏。
    午間正是暑熱的時候,德妃正在後院乘涼。
    “娘娘,有幾件小事想問您,您還記得東鄴內部是誰提出的兩國停戰和親呢?”
    德妃有點好奇,“誒?你問這個是為什麽?”
    “嗯……就是有點好奇,在太後宮裏的時候,太後曾經說過要求我熟悉錦都的各家人,說是我出宮之後,要為殿下安排各種宴席,所以幹脆就想跟您了解了解京城中的名門望族。”
    德妃不疑有他,“這樣啊,你問我還算是問對人了。我娘家在京城還有些人脈。我想想啊……”
    德妃稍微停頓了一下,“我記得……最初提出兩國停戰和親的,應該是張麗妃她家。”
    “啊?竟然是張家人?”商人出身的人家也有這樣的格局?
    “是啊,你一問我想起來了,還是上次我跟你說過的丹砂案,就丹砂案之後,當時張家勢頭正盛,結果張麗妃她父親吧,給聖上上了折子,大概說的就是戰爭拖累國內正常貿易,時間過長的話,有害無利。”
    德妃“哼”了一聲,手上的扇子拍走鬧人的蚊子,“雖然我不待見這個張家啊,但是不得不說,他們這幾句話是對的。好端端的,何必刀兵相見。”
    “一開始啊,朝內還是有很多人不同意這件事呢,結果,若不是洪災鬧得各地都受害,我看這幫主戰的家夥還要跳腳呢。”
    德妃想到件事,“比如說啊,太後就不同意停戰,若不是宮內的生活都受到洪災影響,她可能還是要把聖上訓斥一頓。躲在簾子背後發號施令,有鍋就讓聖上背,她自己坐享其成。”
    “所以那次洪災的影響真的很大?”
    “是啊,怎麽,你們那邊沒受影響?”德妃疑惑。
    “大郢內部還好……”根據原主的記憶,大郢國內狀況還好,多年前曾經也有過洪災泛濫,所以這麽多年以來大郢內部一直重視此事。
    “誒,那段時間到處都缺糧,聖上當時愁的幾天沒吃飯,到處都缺糧食,沒辦法了,當時不得不挪走軍餉才解決給災區調糧的事情。”
    果然,挪用了軍費……啊,不對,救災的事情怎麽能叫挪用?又不是給太後過生日挪用經費。
    那反過來講,軍費沒了……什麽人會不滿意呢?
    那自然是太後的那個在邊疆領兵的侄子將軍呀。
    軍隊內部腐敗並不是個少見的現象,比如:吃空餉。
    這事兒在先皇後喬悅實皇後的記錄裏也有,喬皇後原先還領兵的時候,自己的下屬就出現過吃空餉的情況。
    根據喬皇後的記錄,原本自己是想直接處理吃空餉的下屬。但經過調查,發現那位下屬家中突然有家人過世,家中妻子生活貧困。
    種種原因疊加,喬皇後對這種行為也隻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私下裏與那位下屬交流,給足了麵子,算是將影響控製在了最小的範圍內。
    那在東鄴的邊疆軍隊這邊,是什麽情況呢?
    那具體的就不知道了。現在一切都是推測。
    推測的切入點是太後為什麽針對和親公主,為什麽不想讓兩國和平。
    帶著這樣的疑問,之後在宮裏的日子就更有目標了。
    太後怕了陽昭棠的密集伺候,又沒辦法從陽昭棠的行為裏挑出錯誤來。
    而且,這位太後也不是一味閑著,每隔一段時間,朝廷內重要的文書文件都會送到太後這裏。
    太後已經不像之前那樣垂簾聽政了,但根據陽昭棠的觀察,發現有些重大的事件,東鄴朝廷的各部門還是聽從太後的最終指示。
    當今聖上自己能做主的事情……不太多。
    近期姑且算是聖上自己做主的朝政大事……應該也就是九月底開的恩科了。
    這件事太後似乎也想插手,但朝廷開恩科也是常態,聖上那邊都安排好了,太後想做點什麽,也沒找到好機會。
    科舉啊……也對,這皇帝是需要培養一些真正自己的人了。
    “聖上雄心壯誌,本宮還是很欣慰的,不過,聖上選的這主考官、監理官、還有什麽提調官……聖上,可不能私心過甚啊。”
    一次後宮內的聚餐中,太後直接發難。
    “前朝後宮,不可牽連過甚啊。聖上任何行動都還是要冷靜考慮才是。”
    太後說話期間,眼神一直在聖上和德妃身上瞟。
    “本宮看,本次恩科的提調官姓趙,有些好奇,就查了下,沒想到竟然是親戚。德妃,你說是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