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佛跳牆計
字數:4030 加入書籤
開春的風帶著暖意掠過慶陽街,聚香居的夥計們正忙著拆春聯,何青雲站在門口,望著巷口緩緩駛來的馬車。
車簾被風掀起一角,露出劉雨蘭鬢邊熟悉的銀簪,那是她用第一筆盈利打的,此刻在陽光下閃著溫潤的光。
“娘!淩姐姐!”何小丫像隻雀躍的小鹿撲過去,半年不見,小姑娘又長高了些,梳著淩熙教的雙環髻,發間別著支簡單的木簪,是李重陽親手雕的。
劉雨蘭攥著何青雲的手,指腹摩挲著她袖口的針腳,眼圈泛紅“瘦了,在京城定是累著了。”
她身後的淩熙穿著月白長衫,藥箱上的紅漆十字在春光裏格外醒目,看見聚香居門楣上的“禦膳供奉”牌匾,眼中閃過驚訝,隨即化作溫和的笑。
“淩姐姐快來看看,”何青雲拉著她往後院走,“我留了塊地給你種草藥,王師傅說牆角的陽光好,適合種薄荷和金銀花。”
李重陽正指揮夥計搬行李,聽見動靜回頭笑道“娘帶了北陽城的筍幹和香菇,說是給你熬湯用的。”
他走到劉雨蘭身邊,接過沉甸甸的包袱,裏麵果然裹著用油紙包好的幹貨,還帶著陽光的味道。
安頓下來的第一晚,聚香居的後院擺開了熱鬧的宴席,王師傅新鹵的牛肉切得薄如蟬翼,何平安從翰林院帶回的酒泛著琥珀色的光。
劉雨蘭看著滿桌的菜肴,忽然抹起眼淚“想當年在白雲村,連頓飽飯都吃不上,如今竟能在京城開鋪子……”
“都是托春蓮的福,”淩熙給她夾了塊鹵雞爪,語氣裏帶著欣慰,“我在北陽城聽人說,你家的麻辣燙連太後都愛吃。”
提到太後,何青雲忽然想起壽宴的事,眉頭微微蹙起“再過一月便是太後壽宴,宮裏來傳話說,讓咱們備份特別的賀禮,可我想了許久,都沒想出送什麽合適。”
李重陽放下酒杯,指尖在桌沿輕輕敲著“金銀珠寶太俗,字畫古玩又不是咱們擅長的,不如……送些新奇吃食?”
“可太後什麽山珍海味沒吃過,”何平安搖搖頭,“尋常吃食怕是入不了眼。”
淩熙忽然開口“我在醫書裏見過種福壽全,用海參、鮑魚、魚翅等十八種珍品燉成,說是能補氣血,不如改良一番?”
何青雲的心猛地一跳,福壽全?這不是前世的佛跳牆嗎?她在超市的菜譜上見過做法,用紹興酒壇煨製,香味能飄出半條街,傳說連神仙聞了都要翻牆來嚐,正合“佛跳牆”的意境,用來給太後賀壽再合適不過。
“有了!”她拍著桌子笑道,“就做佛跳牆!”
接下來的幾日,聚香居的後院成了臨時的幹貨鋪,李重陽托海商弄來的海參泛著烏光,鮑魚的殼上還沾著海鹽,魚翅在清水中舒展,像朵盛開的白花。
劉雨蘭看著這些珍品,忍不住咋舌“這得花多少銀子?”
“為了壽宴值得,”何青雲用軟毛刷仔細清洗海參,“王師傅說,正宗的佛跳牆要煨三天三夜,用紹興酒壇密封,讓香味一點都跑不了。”
淩熙在一旁研墨,紙上寫著“佛跳牆配料”海參、鮑魚、魚翅、幹貝、花菇……每樣後麵都標著功效,“海參補元氣,鮑魚明目,魚翅潤燥,正合太後的體質。”
何平安則去翰林院查資料,回來時捧著本泛黃的《膳底檔》,上麵記著古時候的宴席菜單“原來宮裏也有類似的菜,叫福壽全,但用的酒是宮廷特供的,咱們用紹興酒,說不定更有風味。”
萬事俱備,隻欠酒壇。
李重陽跑遍京城的酒坊,才尋來兩個陳年紹興酒壇,王師傅聞了聞裏麵的餘酒,連連點頭“這壇底的香,能讓食材更鮮。”
煨製佛跳牆的過程比想象中更繁複。何青雲按照記憶中的法子,先將海參、鮑魚用溫水泡發三日,期間換了十幾次水,直到肉質變得彈牙。
魚翅則用沸水反複焯燙,去除腥味,幹貝和花菇提前用雞湯煨透,讓鮮味滲進每一絲纖維。
“壇底要鋪層竹篾,”王師傅在一旁指點,枯瘦的手指撫過酒壇內壁,“隔開食材和炭火,免得糊底。”
他看著何青雲將處理好的食材一層層碼進壇中,海參鋪底,鮑魚圍邊,魚翅如瀑布般鋪在中央,幹貝和花菇填縫,最後倒入陳年紹興酒和熬了整夜的雞高湯,直至淹沒所有食材。
“封壇要用荷葉和黃泥,”李重陽捧著提前備好的鮮荷葉進來,葉片上還沾著晨露,“我問過江南來的廚子,說這樣能鎖住香氣,還帶著荷葉的清苦,解膩。”
劉雨蘭蹲在旁邊和泥,粗糙的手掌將黃泥揉得均勻“這法子倒像老家醃鹹菜,嚴實了才不壞。”
她看著何青雲用荷葉將壇口裹了三層,再糊上厚厚的黃泥,忽然笑了。
“當年在白雲村,哪想過能用酒壇做菜,還是給太後吃的。”
封好的酒壇被埋進特製的土灶,周圍堆滿栗炭,王師傅用鐵鏟將火撥得均勻“先用旺火煨六個時辰,再轉文火燜兩天,期間不能開蓋,香味跑了就白費功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三日裏,聚香居的後院始終飄著若有若無的醇厚香氣,引得路過的飛鳥在牆頭盤旋。
何平安回來,總要站在灶前深吸幾口“這香味比禦膳房的還誘人,太後見了定喜歡。”
壽宴前一日,何青雲終於掀開了酒壇,黃泥裂開的瞬間,濃鬱的香氣轟然炸開,海參的綿、鮑魚的彈、魚翅的滑在酒香中交織,連見慣了珍饈的王師傅都忍不住咂嘴“好家夥,這味兒,佛聽了真能跳牆!”
她小心翼翼地將食材盛入描金的白瓷碗,海參卷著湯汁,鮑魚泛著油光,魚翅如銀線般纏繞其間,最頂上點綴著顆鮮紅的枸杞,像團跳動的火焰。
淩熙用銀針試過溫度,點頭道“溫熱正好,既不燙嘴,又能讓香味充分散發。”
李重陽找來錦盒,內襯鋪著柔軟的棉墊,將瓷碗穩穩放進去“我讓人做了保溫的木匣,再裹上三層棉絮,送到宮裏還能保持這個溫度。”
出發時,劉雨蘭往何青雲兜裏塞了塊糖“別緊張,就當給家裏人做菜。”
何青雲握著糖塊,忽然想起在白雲村的第一頓團圓飯,那時隻有紅薯粥和醃菜,卻比此刻的珍饈更讓人踏實。
宮宴的回廊上,何青雲捧著錦盒走過,酒香混著鮮味引得太監頻頻側目。
當她在太後麵前打開盒蓋,濃鬱的香氣瞬間漫過宴席,連見慣了山珍海味的王爺們都伸長了脖子。
“這叫什麽?”太後撚起銀筷,眼中閃著好奇。
“回太後,這叫佛跳牆,”何青雲福了福身,“取聞香下馬,知味停車之意,願太後福壽綿長,聞此香而添精神。”
太後夾起一塊鮑魚,入口的瞬間便笑了“比禦膳房的福壽全多了幾分野趣,這紹興酒的香,哀家喜歡。”
她轉頭對皇帝道“賞!這聚香居的何姑娘,有心了。”
何青雲謝恩時,看著滿殿驚歎的目光,忽然覺得那三日的辛苦都值了。
最好的賀禮,從不是金銀珠寶,而是用真心熬製的煙火氣,就像在白雲村的破草房裏,她對著家人說“以後天天有肉吃”時,眼中閃爍的光。
喜歡帶著超市回古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帶著超市回古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