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展宏圖

字數:3742   加入書籤

A+A-


    炭火盆裏的火星劈啪作響,將幾人臉上振奮的神采映得忽明忽暗。那張畫著宏偉藍圖的宣紙,在缺了角的舊木桌上,像一封寫給未來的戰書,每一個字都透著滾燙的溫度。
    何平安激動得臉頰通紅,他看著圖紙上那規劃得井井有條的作坊,仿佛已經聞到了“漢壽燒”濃烈的酒香,看到了“龍須粉”換回來的、沉甸甸的銀錠。
    “姐,姐夫,事不宜遲,我明日一早就去丈量城郊那片官府的荒地,把新作坊的地界先定下來!”他站起身,來回踱步,一刻也等不了,“招工的告示也得立刻就貼出去,石磨和蒸籠,我這就去找縣裏最好的錢師傅,讓他連夜趕製!”
    “慢著,”何青雲抬手,將他按回凳子上,語氣沉穩,“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事得一步一步來,不能亂了章法。”
    她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開始有條不紊地分派任務:“平安,你的首要任務,是把縣衙的公文做好。”
    “建新作坊,是利民的大好事,你要寫一道條理清晰的文書,將作坊的規劃、招工的章程、以及未來對漢壽縣的好處,都寫得明明白白,昭告全縣。”
    “我們要做的是正經生意,不是小打小鬧,官府的章程一步都不能少。”
    她又轉向李重陽:“重陽,這攤子鋪得大,銀錢上的事最是關鍵,咱們帶來的銀子也就二百兩,建新作坊,買地、買料、發工錢,處處都要花錢,這點錢是遠遠不夠的。”
    李重陽點點頭,眉頭微蹙:“我明日就回一趟京城,把聚香居和溫泉莊可用的流動資金取出來一部分,五百兩不成問題。”
    “不用,”何青雲搖搖頭,她早就想好了對策,“我這裏還有些體己錢,一直沒動用,明日你陪我走一趟客棧,把藏在箱子底的銀票取出來,湊足一千兩,先投入到作坊的建設裏去。”
    “這筆錢,就算是我們姐弟三人,投給漢壽縣的第一筆生意本金。”
    劉雨蘭聽得心驚肉跳:“一千兩?青雲,這要是賠了……”
    “娘,您放心,”何青雲握住母親粗糙的手,掌心的溫度讓她心裏安穩,“開門做生意,就沒有穩賺不賠的。”
    “但我們現在做的,不隻是生意,是給漢壽縣幾萬百姓掙一條活路,這筆投入,怎麽算都虧不了。”
    她的目光最後落在淩煕和何遠星身上:“淩姐姐,遠星,新作坊建起來,人手眾多,防疫和工人們的日常小病小痛,就得辛苦你們了。”
    “我打算在作坊旁單獨辟出一間屋子做醫務室,平日裏就由你和遠星坐鎮,工人們要是有個頭疼腦熱,也能及時看診,藥費從工坊的賬上出。”
    淩煕清冷的眸子裏泛起一絲暖意,微微頷首:“這是善事,我義不容辭。”
    何遠星更是挺直了小腰板,用力點頭:“姐姐放心,我一定跟淩姐姐好好學,把大家的身子都照料好!”
    一夜之間,這小小的縣衙後院,就成了一個高速運轉的指揮中心,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熱火朝天地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忙碌。
    第二日清晨,縣衙門口的告示欄前,一張蓋著縣令大印的嶄新告示,再次引爆了整個漢壽縣。
    “建新作坊?比之前那個大十倍?”
    “還要釀酒?叫什麽‘漢壽燒’?乖乖,咱們這窮地方也能釀出酒來?”
    “快看!上麵寫了,新作坊招納三百名工人!不分男女老少,隻要手腳利索,肯下力氣就要!工錢還比之前漲了兩文!”
    人群徹底沸騰了,那“三百名”的數字,像一塊巨石砸進平靜的湖麵,激起了滔天巨浪。
    這意味著,漢壽縣幾乎每三戶人家,就有一人能進作坊做工,拿到一份穩當的活錢。
    那些原本還在觀望的、被饑餓折磨得麻木的百姓,此刻再也按捺不住,紛紛湧向縣衙的登記處,那場麵,比上次招工時還要火爆十倍。
    錢老蔫又背著手溜達過來了,他擠到告示前,眯著眼看了半天,然後吧嗒著煙嘴,對著身邊的人“嘖嘖”稱奇:“你們看,何大人這文書寫得多敞亮,作坊怎麽建,將來產出的東西怎麽賣,換回來的錢怎麽分,都寫得一目了然,這不叫畫餅,這叫給咱們老百姓交了個實底啊!”
    他看著那些爭先恐後報名的鄉親,狠狠吸了口旱煙,吐出的煙圈都帶著股與有榮焉的得意。
    作坊的選址就在城郊那片最大的荒地上,何平安親自帶著人丈量土地,用石灰撒出一條條清晰的白線。
    緊接著,從青溪縣趕來的上百名勞力,和漢壽縣自發組織的青壯年們,便熱火朝天地投入到了地基的挖掘中。
    鋤頭起落,號子聲震天,那沉寂了百年的荒地,頭一次被喚醒了沉睡的生機。
    何青雲和李重陽則帶著銀票,在城裏最大的錢莊兌換了成箱的銅錢和碎銀,作為啟動資金。
    當那一箱箱沉甸甸的銅錢被運回縣衙,堆在賬房裏時,連見慣了風浪的李重陽,都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氣。
    “青雲,這一千兩銀子砸下去,可就沒有回頭路了。”他看著她,眼神裏有擔憂,更多的卻是信任。
    “我們開弓,就沒有想過回頭箭。”何青雲的回答擲地有聲。
    她從懷裏取出一枚小小的印章,印章是用上好的田黃石刻的,上麵龍飛鳳舞地刻著四個字——“漢壽良品”。
    “這是我來時就備下的,”她將印章在朱紅的印泥裏蘸了蘸,重重地蓋在了新作坊的圖紙上,“從今天起,漢壽縣出去的每一件東西,都要蓋上這個印,我要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們漢壽縣的東西,不僅能填飽肚子,更是品質的保證。”
    “隻是……”李重陽指著圖紙上“酒坊”那一欄,提出了最關鍵的問題,“釀酒是門精細手藝,差一絲火候,味道就謬以千裏。這釀酒的師傅,我們去哪兒尋?”
    何平安也走了進來,他剛從工地上回來,滿身都是泥土,聞言也皺起了眉:“我查過縣誌,漢壽縣以前倒是有個姓王的釀酒師傅,祖傳的手藝,釀出的‘女兒紅’在青陽鎮都小有名氣。”
    “隻是後來他兒子染上了賭癮,敗光了家產,還失手打傷了人,王師傅為了給兒子還債贖罪,傾家蕩產,如今也不知流落到了何處。”
    “王師傅……”何青雲的眼睛亮了,“立刻派人去找!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告訴他,隻要他肯出山,他兒子的事,縣衙幫他擔了!他欠下的債,我們替他還了!我還要讓他做我們‘漢壽良品’的首席釀酒師,讓他王家的手藝,名揚天下!”
    李重陽看著她眼裏的光,忽然笑了。
    他知道,這世上就沒有她何青雲辦不成的事。
    隻要給她一個支點,她就能撬動整個世界。而現在,這個支點,就是漢壽縣,是這片貧瘠卻充滿希望的土地,是這群質樸卻堅韌不拔的百姓。
    一場轟轟烈烈的創業史,就在這破敗的縣衙裏,在這漫天的塵土和震天的號子聲中,正式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