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烈酒封壇
字數:3175 加入書籤
何青雲那杯酒潑灑在地,酒氣混著泥土的芬芳,像一道無形的契約,宣告著漢壽縣的未來,將由這辛辣滾燙的滋味,重新書寫。
周圍的百姓們早已被那霸道的酒香引得心癢難耐,幾個膽大的漢子湊到王師傅跟前,搓著手,臉上滿是討好的笑“王師傅,這神仙釀,能讓俺們也嚐一口不?”
王師傅寶貝似的護著那小小的陶甕,眼睛一瞪,那股屬於首席釀酒師的傲氣又回來了“嚐?這頭鍋酒是敬天敬地的!你們這糙嘴,品得出什麽好壞?都給我該幹啥幹啥去!”
話雖這麽說,他還是用竹提打了半提,小心翼翼地分到幾個粗瓷碗裏“就一口,都給我細細地品!這可是咱們漢壽縣的根!”
錢老蔫第一個搶過碗,他仰頭就灌了一大口,下一刻,那張布滿褶子的老臉瞬間漲成了豬肝色,他捂著喉嚨,咳得驚天動地,眼淚鼻涕直流,半晌才緩過氣來,指著那酒碗,結結巴巴地喊“辣!真他娘的辣!比我年輕時喝的燒刀子還衝!”
他話音剛落,卻又咂了咂嘴,眼睛亮了“可這辣勁兒過去,喉嚨裏竟是甜的,渾身都暖烘烘的,帶勁!”
眾人哄笑起來,紛紛端起碗,學著他的樣子一飲而盡,刹那間,工地上響起一片撕心裂肺的咳嗽聲,伴隨著此起彼伏的叫好聲。
“這酒,能把心裏的寒氣都燒幹淨!”
“喝了這酒,俺感覺能多開二畝地!”
王二狗沒敢喝酒,他隻是愣愣地看著父親那重新挺直的脊梁,看著鄉親們臉上那發自內心的、滿足又帶勁的笑容,他忽然覺得,自己過去那些醉生夢死的日子,簡直是活到了狗肚子裏。
一場熱鬧的品酒會,在眾人的驚歎與咳嗽聲中落下了帷幕,也徹底點燃了所有人的信心。
當晚,縣衙後院那間唯一能擋風的屋子裏,一家人再次圍著炭火盆坐下,桌上擺著的,是那壇清澈如水的“漢壽燒”。
“這酒,烈性有餘,醇厚不足。”王師傅用指尖蘸了點酒,放在舌尖細品,眉頭微蹙,“剛蒸餾出來,火氣太重,得窖藏,至少三個月,最好是半年以上,讓它在陶甕裏慢慢沉澱,把那股子燥火氣磨平了,才能真正顯出它的好來。”
何青雲點點頭,這和她的想法不謀而合“王師傅說的是,這第一批酒,咱們不賣,先封存起來。我畫了些新壇子的樣式,平安,你明日就讓錢師傅帶著人去窯廠,專門燒製我們‘漢壽良品’的酒壇。”
她將一張新畫的圖紙鋪開,上麵的酒壇樣式古樸敦厚,壇身略扁,壇口窄小,上麵還預留了刻印“漢壽燒”三個字的位置。
“壇子要用本地的紫砂土燒,胎壁要厚,這樣才透氣,酒在裏麵才能‘呼吸’,”何青雲的指尖在圖紙上輕輕劃過,“封口,就用三層油紙,加一層蜂蠟,最後用黃泥封死,每一壇都要蓋上我們‘漢壽良品’的印戳。”
李重陽在一旁補充道“包裝是門麵,酒的名字,也得響亮。光叫‘漢壽燒’還不夠,得分出個三六九等來。”
他的算盤早已在心裏打得劈啪響“窖藏三月的,就叫‘漢壽燒’,是我們最大眾的酒,專門供給青陽鎮的酒樓和過路的客商,窖藏半年的,酒色微黃,口感更醇,可取名‘陳釀’,用青瓷瓶裝著,專門銷往京城那些富貴人家。”
“若是能有一年以上的,那便是極品,可稱之為‘漢壽王’,用紫砂壇裝著,非王公貴族,千金不賣!”
何平安聽得熱血沸騰,他仿佛已經看到了“漢壽王”在京城醉仙樓被一擲千金求購的景象。
“姐夫說得對!我們不僅要讓百姓吃飽,還要讓咱們漢壽縣的東西,成為人人追捧的寶貝!”
“隻是,”淩煕一直安靜地聽著,此刻終於開口,她的聲音清冷,卻帶著醫者的審慎,“此酒過於剛烈,多飲恐傷身,我們或許可以在酒裏加入些藥材,比如枸杞、紅棗,做成藥酒,既能暖身,又能滋補。”
“淩姐姐這主意好!”何遠星的眼睛亮晶晶的,“我跟您學了好多藥理,可以幫著配方子!咱們可以做男人喝的壯骨酒,還有女人喝的養顏酒!”
劉雨蘭在一旁聽著,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她不懂什麽生意經,但她看著眼前這幾個孩子,你一言我一語地,就把漢壽縣的未來規劃得明明白白,心裏就覺得無比踏實。
何青雲將眾人的意見一一記下,心中那副宏偉的藍圖也愈發清晰。
“好,就這麽辦!”她拍板道,“王師傅負責釀酒和窖藏,平安負責官府文書和窯廠燒製酒壇的事,重陽你負責賬目和將來的銷路規劃,淩姐姐和遠星,就專門負責藥酒的方子。咱們各司其職,定能把這‘漢壽燒’,做成一筆驚天動地的大生意!”
她站起身,將那壇新釀的烈酒倒出幾碗,分給眾人。
“這第一壇酒,雖然火氣重,卻是我們所有希望的開始,”她舉起碗,目光灼灼地看著每一個人,“我們今日在此,不為眼前的富貴,隻為他日,能讓漢壽縣的百姓,挺直腰杆,活出個人樣來!”
辛辣的酒液滑過喉嚨,燒得每個人都胸口發燙,那股子烈性,也徹底燒掉了他們心中最後的一絲疑慮與膽怯。
接下來的日子,整個漢壽縣都陷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忙碌與亢奮之中。
酒坊和粉條作坊的建設工地,號子聲從天亮喊到天黑,地基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拔地而起。
王師傅帶著王二狗,幾乎是吃住在了酒坊裏,他們親自監督著每一塊磚的砌法,每一根木梁的搭建,王二狗那雙手,早已被石頭和泥土磨得看不出原樣,眼神卻一天比一天亮。
第一批定製的酒壇從窯廠運回來時,何青雲親自驗看,當她將那枚刻著“漢壽良品”的印章,重重地蓋在第一壇封好的“漢壽燒”上時,在場的所有工匠和百姓,都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
這小小的印戳,蓋下的不僅是一個標記,更是漢壽縣從此告別貧瘠,走向新生的莊重宣言。
喜歡帶著超市回古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帶著超市回古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