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京華風雲定
字數:3854 加入書籤
林禦史的儀仗還沒回到京城,他那封八百裏加急的奏折,便已先一步擺在了皇帝的禦案上。
彼時,皇帝正在禦書房批閱奏章,三皇子趙瑾侍立在側,正殷勤地為他研著墨。
這幾日,他借著探病的由頭,時常出入宮闈,在皇帝麵前表現得孝順又恭謹,試圖挽回之前因張丫頭之事留下的壞印象。
當太監將那封用火漆密封的奏折呈上時,趙瑾的眼底,不易察覺地閃過一絲得意的冷笑。
他算著日子,林錚那老頑固也該把何平安的罪證查實了,這封奏折,想必就是那倒黴縣令的催命符。
皇帝拆開火漆,展開奏折,初時還麵色平靜,可當他看到奏折上對漢壽縣翻天覆地變化的描述,看到那十幾箱鐵證如山的賬冊,看到那上百名百姓跪地請命的場景時,他那握著奏折的手,開始微微發顫。
他越往下看,臉色就越沉,眉間的“川”字擰得能夾死一隻蒼蠅。
當他看到奏折末尾,林錚那句意有所指的“此案背後,恐涉京中權貴,其心可誅”時,他猛地將奏折重重拍在禦案上,發出一聲巨響。
“混賬東西!”
皇帝的龍顏大怒,胸口劇烈地起伏著,他那雙曾見慣了風浪的眼睛裏,此刻滿是失望與怒火。
趙瑾看到父皇的反應,心裏咯噔一下,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他連忙跪倒在地,故作惶恐地問“父皇息怒!不知是何事,惹得您如此動怒?”
皇帝沒有理他,隻是死死地盯著他,那眼神像兩把淬了冰的刀子,看得趙瑾心頭發毛。
半晌,皇帝才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你自己看。”
趙瑾戰戰兢兢地接過奏折,隻看了一眼,便如遭雷擊,整個人都僵住了。
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精心布下的局,竟被那個何平安用如此匪夷所思的方式,給破了個幹幹淨淨!
開荒種地?修建官道?作坊分紅?百姓聯名請命?
這……這怎麽可能?那漢壽縣,不是個鳥不拉屎的窮地方嗎?那裏的百姓,不都是一群愚昧無知的泥腿子嗎?他們怎麽會……
趙瑾的腦子嗡嗡作響,他不敢再往下看,可皇帝冰冷的目光卻像芒刺在背,讓他不得不硬著頭皮,將那封奏折從頭到尾讀了一遍。
每讀一句,他的臉色就白一分,到最後,已是麵無人色,冷汗浸透了華貴的蟒袍。
“父皇……兒臣……兒臣冤枉啊!”他“噗通”一聲磕了個響頭,哭喊道,“兒臣隻是聽信了那縣丞劉德全的一麵之詞,以為何平安當真欺壓百姓,這才……這才一時糊塗,犯下大錯!兒臣絕無構陷忠良之心啊!”
“一麵之詞?”皇帝冷笑一聲,他抓起禦案上的一方硯台,狠狠地砸在趙瑾麵前的地上,墨汁四濺,濺了他一臉。
“那劉德全貪墨官銀,魚肉鄉裏,早已被林錚就地正法!他臨死前可是招得明明白白,是你府上的管事,拿著一千兩銀票,許他事成之後,提拔他做青陽鎮的知州!”
“你還有何話可說!”
皇帝的聲音如同炸雷,震得整個禦書房都在嗡嗡作響。
趙瑾徹底癱軟在地,他知道,自己完了。
他怎麽也沒想到,林錚那老東西竟如此不留情麵,把事情查了個底朝天。
“父皇……兒臣知錯了……兒臣再也不敢了……”他隻能抱著皇帝的腿,像條喪家之犬般苦苦哀求。
皇帝看著他這副毫無皇子儀態的醜態,眼中的失望化作了徹底的冰冷。
他一腳將趙瑾踹開,聲音裏聽不出喜怒,卻比任何咆哮都讓人心寒“滾回去,禁足三月,沒有朕的旨意,不許踏出府門半步。”
“至於你那些所謂的‘鄉紳’人證,還有那個給你出餿主意的謀士,一並交給大理寺,嚴加審問,按律處置!”
趙瑾被太監架出去的時候,整個人都像被抽了骨頭的爛泥,他回頭看了一眼高坐在龍椅上、麵無表情的父皇,忽然明白,自己失去的,不僅僅是三個月的自由,更是父皇心中,那最後的一絲父子情分。
禦書房裏恢複了安靜,皇帝疲憊地靠在龍椅上,閉上了眼。
麗妃端著一碗參茶,悄無聲息地走了進來,她將茶盞放到禦案上,輕聲道“陛下,別氣壞了身子。”
皇帝睜開眼,看著她,眼裏的怒火漸漸化作了無奈的歎息“你看,這就是朕的兒子,一個心胸狹窄,手段下作,連個小小的縣令都容不下;另一個,卻寧願舍棄王爵富貴,也要守著一個鄉野村婦。”
他拿起林錚的奏折,又看了一遍,臉上卻漸漸露出了一絲不易察可的笑意“不過,重陽那孩子的眼光,倒是不錯,他挑的這個媳婦,還有她那個弟弟,都不是省油的燈啊。”
“修官道,建作坊,釀烈酒,還知道用民心來做文章,”皇帝的指尖在“漢壽良品”四個字上輕輕敲擊,“這份魄力,這份手段,別說是平安一個初出茅廬的少年,就是朝中那些自詡為能臣的,又有幾人能做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麗妃也跟著笑了,她給皇帝續上參茶,柔聲道“那陛下,平安這事……”
“傳朕旨意,”皇帝的聲音恢複了往日的威嚴,“漢壽縣令何平安,勤政愛民,勇於任事,實乃我朝官員之楷模,著吏部記錄在案,通報嘉獎。”
“另,鑒其為修路大計奔走,特從國庫撥銀五千兩,以助其功,至於他姐姐何青雲……”
皇帝頓了頓,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
“一介布衣,卻有經世濟民之才,實在是難得,就封她為‘漢壽縣主’,食邑三百戶,準其自由出入宮禁,隨時向朕稟報漢壽縣的民生近況。”
“朕倒要看看,這對姐弟,到底能給朕,給這大周的江山,帶來多大的驚喜。”
聖旨傳到京西宅院時,何青雲正帶著劉雨蘭和何遠星,在院子裏曬著從漢壽縣帶回來的紅薯幹。
當傳旨太監尖細的嗓音念完那長長的封賞時,劉雨蘭和何遠星都驚得愣在了原地。
“縣……縣主?”劉雨蘭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何青雲卻很平靜,她上前一步,接過了那明黃的聖旨,對著傳旨太監,不卑不亢地福了一禮。
“民女何青雲,謝陛下隆恩。”
她知道,這道聖旨,不僅僅是封賞,更是一道護身符,一道來自最高統治者的認可與庇護。
從此以後,這京城內外,再無人敢輕易動她,動她身後的漢壽縣,動她那正在茁壯成長的“漢壽良品”。
一場看似能將他們徹底打垮的風暴,最終,卻成了他們扶搖直上的東風。
喜歡帶著超市回古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帶著超市回古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