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揚州噩耗,雍平帝的抉擇!

字數:6178   加入書籤

A+A-


    申時二刻,正值午後,寧安堂中一陣鶯歌笑語。
    “爺,再飲一樽。”
    “好好好!”
    賈珍隻穿了絲製褻衣,躺在榻上,身旁兩名侍妾佩鳳、偕鸞同樣著輕紗,雪白若隱若現,堂中氣氛旖旎。
    “老爺。”
    尤氏似乎對此習以為常,旁若無人的走進了寧安堂。
    “你怎麽來了?”
    見尤氏到來,賈珍坐起身來,審視著她。
    “剛才,二弟跟前伺候的大丫鬟驚蟄前來與我說,明日起,送往後院的膳食須得變一變,以滋補為主,多牛、羊肉、蛋,且要大分量。”
    “哦?”
    聽到這裏,賈珍眼中掠過一抹驚疑之色。
    “這樣一來,後院的開支會增加不少。”
    尤氏止住了話茬,一雙如水的美眸直勾勾的望向賈珍。
    按照這份膳食準備,後院每個月光是開支至少達到了數百兩,一年下來那就是四、五千兩。
    “二弟既提了,左右就是一些膳食,讓賴二去辦了便是。”
    “可這...”
    尤氏欲言又止。
    “你可知二弟的一切都是老頭子定下的?”
    賈珍眼神一凝,臉上表情讓人看不出喜和悲,繼續道:“別說你了,就算是我都沒辦法改。”
    “老頭子是出了家,做了道士,你瞧著他一團和氣,像個化外之人,什麽也不在乎。”
    “真要是惹到了他,他可是會殺人的。”
    ‘咯噔!’
    尤氏豔麗的俏臉為之一白,心驚膽顫。
    “看在你我夫妻一場的份上,我隻說一次。”
    “沒事別往後院去,更不要有任何好奇心。”
    “他要做什麽,便由著他去做,隻要不是這座寧國府,便都予他。”
    深深地看了尤氏一眼,賈珍一改往日荒唐模樣,露出了難得的正經姿態。
    別人不知道賈敬是什麽人,他做為親兒子,又是長子,那可是領悟頗深,論狡詐凶狠,都中有幾個人能比得上自己老爹,一個從勳貴走上仕途,硬生生考取了進士的人。
    這些年,一母同胞的幼妹賈惜春送往了榮國府教養,承歡賈母膝下,二弟賈琰久居後院,不為人所知,除了年節大祭,旁人根本見不著賈琰,可這並不代表賈敬不在乎。
    四個一等丫鬟隻是冰山一角,暗中保護賈琰的人究竟有多少,賈珍都不得而知,對於賈琰今天的要求,他大概猜到了一些,應是習武無疑,畢竟,賈琰如今也十五歲了。
    “是,老爺。”
    尤氏隻覺得心在胸腔內不斷跳動,腳步沉重的離開了寧安堂。
    ‘爹,你到底要做什麽?’
    注視著她離去的身影,賈珍眼神變得異常冰冷,渾身上下透著一股生人勿近的氣息。
    從這一天開始,寧國府對外采買食材增加了許多東西,像人參、鹿茸、靈芝等野生藥材,牛、羊更是新鮮宰割之後,一頭一頭送入其中,全都進了後院。
    無獨有偶,一則來自揚州消息傳入榮國府,二代榮國公賈代善嫡女賈敏身故,榮國府中一陣悲戚。
    ..............
    乾清宮,養心殿。
    “陛下。”
    頭戴鳥紗描金屈腳帽,著葵花胸背圓領衫,外罩紅色三襴貼裏,係烏角帶,穿青色角靴的乾清宮掌宮太監蘇培盛腳步急促的闖了進來。
    “嗯?”
    正在帝座上伏案疾書的雍平帝抬起頭,麵色不愉的瞥了他一眼。
    “陛下。”
    “江南來信,林大人的妻子歿了。”
    “什麽?”
    雍平帝臉色驟變,急聲道:“如海與其夫人正值盛年,怎麽會?”
    “陛下。”
    蘇培盛低著頭,回稟道:“錦衣軍數月前來報,林夫人臥病在床,隻是沒曾想噩耗來得如此突然。”
    “啪嗒!”
    雍平帝手中握著的狼毫毛筆掉落在桌上,墨水渲染了奏章。
    林如海對他而言,不僅僅是一個親信,更是一枚釘子,一枚嵌在江南鹽政上的釘子。
    南直隸一省賦稅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大乾每一次科考,江南上榜人數占全國二分之一。
    昔日,順康帝在位時,太子黨、八爺黨角逐東宮,太子坐擁大義,八皇子坐擁江南賦稅重地,勢均力敵,二者趁著順康帝北巡,在神京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廝殺,最終,順康帝的子嗣隻剩下三人:雍平帝(老四)、義忠親王(老十四)、忠順親王(老十三)。
    義忠親王本就站在八爺黨一方,繼承了八爺黨的政治遺產,包括對江南的掌控,時時刻刻威脅著雍平帝的地位,使其如鯁在喉。
    為此,雍平帝在登基之初,不得不派出了最為信賴的林如海前往揚州,擔任揚州巡鹽禦史。
    大乾承繼前明,置都察院,通掌彈劾及建言,設左右都禦史、左右副都禦史、左右僉都禦史及十三道監察禦史,揚州巡鹽禦史並不是固定官職,雖為正七品,卻隻有監察兩淮鹽政的職權。
    整個大乾隻有四名巡鹽禦吏,分別是兩淮、兩浙、長蘆、河東,林如海本是蘭台寺大夫,蘭台寺領國史、著作兩局,掌國之典籍圖書,設有蘭台寺卿一人(正三品)、大夫二人(正四品)。
    揚州知府都隻是一個從四品,林如海這個蘭台寺大夫兼揚州巡鹽禦史的分量可見一般。
    更重要的是林如海娶了二代榮國公賈代善唯一的嫡女賈敏,身為賈家的乘龍快婿,在這江南理應是如魚得水,這些年,雍平帝的內庫多虧了林如海才充盈了一些。
    誰曾想,這才過了多久,林如海的夫人居然過世了,這意味著林如海失去了在江南的有力臂助。
    “吱嘎!吱嘎!”
    一陣木輪與地磚的摩擦聲在養心殿內響起,身著黑衣,麵容蒼白的中年人雙手轉動輪椅,出現在了殿中。
    “陛下。”
    “林大人喪妻之事,內中定有隱情。”
    坐在輪椅上的鄔思道緩緩開口。
    “先生的意思是有人要賈敏的命?”
    雍平帝雙眼浮起一抹厲色,話音森冷道:“沒了賈家這層關係,如海在揚州寸步難行。”
    “十四弟還真是煞費苦心,朕該說他狗膽包天,還是運籌帷幄。”
    “賈家一門兩公,若是為人所知榮國府嫡女被算計至死,天下人該如何看待朕,看待皇室?”
    除了義忠親王,他想不到還有人敢這麽做,有能力這麽做。
    “揚州鹽商豪侈甲天下,百萬以下者,謂之小商。”
    “國庫恐怕都不及揚州八大鹽商的身家,義忠親王隻需要輕輕一推即可。”
    “自古財帛動人心,不問情仇與曾經。”
    微微搖頭,鄔思道意味深長的說道。
    “好,好一個老十四。”
    雍平帝恨聲不已,義忠親王此舉完全讓人抓不到他的把柄,又達到了剪除皇帝羽翼的目的。
    “陛下。”
    “當務之急是林大人的安危。”
    “林夫人過世,林大人已經失去了鉗製他們的實力。”
    “這些年,林大人整肅兩淮鹽政,早就成了那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他們連榮國府嫡女都敢下手,對付區區一個蘭台寺大夫、揚州巡鹽禦史,又算得了什麽呢?”
    提及此,鄔思道鄭重道:“隻要林大人在揚州,義忠親王始終如鯁在喉,陛下內庫源源不斷的有進賬,且林大人本人才能出眾,又是出自四代列侯之家,姑蘇林家為士林尊崇。”
    “假以時日,林大人未嚐不能成為朝堂重臣,為陛下肱骨。”
    “朕知道了。”
    聞言,雍平帝眼神不斷變幻,心中思緒萬千。
    盡管他登基已經是第六年了,可朝堂之上,陳廷敬、於成龍、張廷玉、周培公、田文鏡等重臣無一不是太上皇提拔,把守皇城及神京的十二團營都掌握在了元從勳貴一脈手中,他這個皇帝就是一個虛架子。
    他手下的親信隻有林如海一人具備入閣之姿,要是就這麽死在了揚州,他又怎會甘心?
    “蘇培盛。”
    “馬上派出血滴子,時刻護佑林如海。”
    當即,雍平帝做出了決定。
    錦衣軍不知道被多少人滲透,內部如同篩子,要想保護好林如海,他隻能選擇相信自己私下裏培養的勢力‘血滴子’。
    “是。”
    乾清宮掌宮太監蘇培盛立即轉身離開了養心殿。
    在他走後,雍平帝無法壓抑住內心的怒火,低吼出聲:“父皇究竟是怎麽想的?放任老十四如斯,那是一門兩公的榮國府嫡女,此事一旦泄露,開國一脈必將視皇室如仇寇。”
    “陛下,慎言。”
    鄔思道連忙勸說道。
    “鄔先生。”
    雍平帝的目光死死地盯著他,出言道:“你見過像朕這樣的皇帝嗎?”
    “登基六載,事事須得過問太上皇,滿朝文武百官無一人聽命。”
    “他這麽不願意放權,那不如讓他在這龍椅之上坐到死,何必讓給朕?”
    “陛下。”
    鄔思道繼續安撫道:“耐心一些,等一等。”
    “司馬懿熬死了曹魏三代君主,才有篡權之機。”
    “陛下正值盛年,太上皇已垂垂老矣。”
    “呼!!!”
    雍平帝深吸了一口氣,繼續批閱起了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