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賈琰的失望,大乾的未來在哪裏?

字數:4415   加入書籤

A+A-


    神京一角,北靜郡王府,花園。
    清冷的月光照耀在小湖中,波光粼粼,湖畔涼亭中站著一道身影,頭戴潔白簪纓銀翅王帽,穿著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係著碧玉紅帶,麵如美玉,目似明星。
    “一點也沒有了?”
    溫潤的聲音隨之響起,水溶臉龐秀美,好似翩翩君子。
    “王爺。”
    下首,黑衣男子沙啞道:“平安州節度使及以下官員全都死了。”
    “是嗎?”
    水溶眺望湖麵,溫和道:“偏偏生得這麽巧。”
    “蒙古人去歲遭了白災,今春南下平安州,殺了這麽多人。”
    “平安州有軍兵不下萬人,曆來與草原各部交好,孛兒隻斤.那日調動了三十萬蒙古騎兵,他們連一丁半點的風聲都沒有收到,一個月了,神京才得知塞北劇變。”
    ‘咯噔!’
    黑衣男子心中打了個寒顫,不由得低下了頭。
    麵前的少年雖說年歲未及弱冠,卻並非心慈手軟之輩,他可是國朝最年輕的異性王北靜郡王。
    “天下間有能力做到封鎖平安州消息的無外乎幾人。”
    “隱龍衛、血滴子、將棋營、黑雲都,是皇室,還是賈家。”
    水溶抽絲剝繭,從有限的消息中摸索到了一些端倪,眼眸逐漸變得銳利,殺機迸射。
    北靜郡王府在平安州經營了幾十年,一遭盡喪,再無轉圜之機,連那些個棋子都消失的無影無蹤,這個仇,他如何能不記在心裏。
    “王爺。”
    “可是派人...”
    黑衣男子抬起頭,小心翼翼的詢問道。
    “不。”
    水溶揮手打斷了他:“既然有人要掩蓋這樁事,說明平安州早就被發現了。”
    “我們現在更不能出手,那隻會讓人抓住把柄,靜觀其變即可。”
    “我倒要看看這個爛攤子,誰來收拾。”
    “是。”
    黑衣男子恭敬的應聲。
    “賈家不惜以身做筏,內中定有無法言說的原因。”
    “這段時間,你且命人監視賈家,任何動向都不能忽視。”
    “開國一脈沉澱了幾十年,這一次可以說是傾巢出動,我想知道他們要什麽。”
    接著,水溶叮囑了幾句。
    “是。”
    黑衣男子轉身消失在了夜下。
    目送著他離去的身影,水溶臉上浮現了陰冷之色,猶如藏在暗地裏的毒蛇一般,伺機而動,冷冷一笑:“平安州沒了,那我便藏在陰影中,看看誰才是最後的勝利者。”
    .............
    次日上午,辰時五刻,工部,虞衡司倉庫。
    “琰哥兒。”
    “工部新近製造的兵器、甲胄都在這裏了。”
    一身深緋色白鷳補子官服的賈政露出了難得的精幹模樣,領著賈琰徑直踏入了庫房。
    國朝的兵甲一般是由兵部、工部、戶部分工協作,兵部武庫司主導兵器定式、備案與核銷,工部虞衡司審核工程物料經費,戶部則統籌局廠收支及薪資核發,幾乎所有的兵甲由工部製造,再行送往兵部備案,或存儲起來,或下發邊軍、京軍。
    工部虞衡司倉庫做為一個中轉站,存儲了一些新製兵甲,要是沒有聖旨,賈琰也不可能直接從這裏領取所需兵刃、甲胄等物。
    兵部那邊的東西都撥付給了京營及征北軍,足足二十萬人要武裝起來,哪裏有空管他。
    “政叔。”
    “我要三百副一石的短稍騎弓,配備九百壺箭。”
    “長矛五百柄,腰刀一千把,另需布麵甲八百具,全要最新最好的。”
    環顧四周,賈琰有條不紊的開口道。
    “好。”
    賈政給了身旁小吏一個眼神,小吏匆匆下去安排了。
    大乾的箭囊通常是三十支羽箭,其中重箭(鈚箭)占15支,輕箭(快箭)10支,哨箭3支,火箭2支,九百壺箭大約27000支,數量已經不少了。
    “政叔。”
    “聽說國朝火器製造也在虞衡司。”
    “我想看一看。”
    這時,賈琰提出了一個要求。
    “嗯?”
    賈政愣了下,自大乾開國以來,火器研製主要以守備為主,大多數架設在城牆上的重炮,即仿製歐洲的長身管、紡錘形結構火炮,被稱為其紅夷大炮。
    工部對於火器的研製並不上心,甚至還不如明朝,很少有人會對火器感興趣。
    “不行嗎?”
    眉頭微皺,賈琰再度問道。
    “倒也不是不行,也罷,火器庫房就在前麵。”
    “你見了便知道。”
    賈政搖了搖頭,在前麵帶路。
    見狀,賈琰心中有了些許猜測,但還不完全確定。
    沒一會兒,一座單獨的倉庫出現在他們麵前,與其它倉庫相比,這裏更顯凋敝,屋簷的蜘蛛網都不知道多少層了,可見平時來這裏的人非常少。
    “啪嗒!”
    賈政直接推開了大門,一股塵封已久的味道湧入眾人鼻間,就連賈琰都不由得捂住了口鼻。
    “呃呃..”
    出現在眾人麵前的是一個相對空曠的庫房,內中擺放著一些木製架子,上麵分別是形製不一的火器。
    ‘三眼銃、四眼銃、連子銃、拐子銃、迅雷銃、五雷神機、魯密銃、虎蹲炮....’
    掃視了一圈,賈琰認出了這些火器幾乎都是前明時期的樣式,不免有些失望。
    火器的更迭速度並不算快,可眼前的火器至少是一百年前的老東西,這些玩意放到戰場上,有一定效果,更多的還是雞肋,技術的革新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前仆後繼。
    從這裏的情況來看,大乾在火器上的水準遠不及前明,更別提,媲美現在的西方列強了。
    一個合格的弓手訓練出來至少需要幾年時間,而一個火槍手隻需要幾個月甚至更短,火炮就更不用說了,攻城略地的大殺器。
    就算是暗勁高手在麵對火器時,血肉之軀如何阻擋?火器是時代進步的標誌物,更是一個國家強盛的產物,如果任憑大乾發展下去,結果也許會比他前世的滿清更為慘烈,西方列強的巨艦大炮會更早打開東方的大門。
    夷洲目前還被荷蘭人控製著,他們對大乾的了解知之甚詳。
    “政叔。”
    “難道國朝的火器就是這堆破銅爛鐵?”
    賈琰麵色頹唐的問道。
    “這...”
    賈政有些啞然,他在工部坐的是冷板凳,還真不知道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