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打造雍平勳貴,皇權博弈進行時

字數:4370   加入書籤

A+A-


    “老四的人還在西山守著?
    從回憶中醒轉過來的太上皇看著天邊出現的魚肚白,麵無表情道。
    “太上皇。”
    “陛下的人始終沒有離開過西山。”
    “賈琰一共去了玄真觀兩次,每一次都隻呆了不到半個時辰。”
    戴權跪在地上,恭敬的回答道。
    “愚蠢。”
    聽到這話,太上皇口中吐出了兩個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六年了。”
    “朕給了他六年,他做了些什麽。”
    “為人君者,心性涼薄不重要,重要的是賞罰分明,施恩於下。”
    “這一點,老四比老十四差遠了。”
    “連林如海的夫人都保不住,他又如何能讓人為其鞍前馬後,不計生死。”
    “天下熙熙,皆為利而來,天下攘攘,皆為利而往。”
    “何為利,那便是高官厚祿、家族富貴。”
    “一個皇帝的空頭許諾可以讓剛剛參加科舉的毛頭小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可朝堂上那些個官員、武將,他們都是經年的老梟,又怎會被這些空口白話打動。”
    ‘...........’
    戴權的頭低得更下了,順康帝對雍平帝的點評,他可不能肆意插嘴,更不能聽。
    “想要將開國一脈收為己用,最關鍵的便是賈家。”
    “但凡他懂得禮賢下士,何至於賈赦閉門謝客,賈敬更是被他逼得在都外玄真觀出家。”
    “他以為賈家人是任他揉捏的軟柿子,殊不知,賈敬這些年在他的眼皮底下跟老十四搭上了線,賈家輸送給老十四的銀子都不止百萬。”
    “這是多麽明朗的局麵,硬生生被他用陰謀詭計玩成了這種樣子,哼。”
    對於雍平帝的行為,順康帝可以說壓根瞧不上,太小家子氣了。
    賈家一門兩公,開國一脈連四大郡王都不及賈家威勢。
    當年的神京夜變不單單是皇位之爭,多少人渾水摸魚,這才讓八爺黨殺了太子黨一個出其不意,哪怕賈赦、賈敬反應過來,一切都已經晚了。
    如若按部就班,無人算計,有著賈家支持的太子必然會成功登上皇位。
    賈家附從太祖、太上皇、先太子,三代人的骨血精力幾乎耗盡了,難道還不能允許賈敬、賈赦擺爛?
    偏偏,雍平帝看不過去,硬生生把賈敬從一個勳貴逼迫到出家,這誰又能忍得住?
    這樣的行為不單單讓賈家人對皇室徹底失望,讓賈敬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對雍平帝而言是一根刺,這才是賈家人選擇暗地裏向義忠親王輸送利益的原因。
    順康帝退位六載,為什麽要一直把持朝政,不把權利交到當今陛下手上,原因就在於這一點。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天下是皇室與勳貴共同打下,雍平帝表麵上隻對付一個賈敬,實則已經讓開國一脈看清楚他的真麵目。
    勳貴寒了心,這隻是其中之一,勳貴要是生了恨,那這個天下可就危險了。
    “太上皇。”
    “陛下欲召潛邸舊人回京。”
    突然間,戴權的一句話讓順康帝臉色一凝。
    “六年了,他那些人要麽主政一方,要麽遍布要害職能。”
    “一個兩個懷才不遇,肚子裏裝了一攤子苦水,這些人滿腦子想著變法革新,相當張居正。”
    “他們有那個本事嗎?”
    順康帝麵露譏諷之色:“你去告訴張廷玉,一個都不許回京。”
    “還有,隱龍衛出麵清理那些在西山的人,賈家都是孤兒寡母,人家在前麵賣命,你在這裏算計,叫怎麽一回事?”
    “是。”
    戴權連忙應聲,不過他沒有立即離開,而是小心翼翼的詢問道:“太上皇,賈府和義忠親王...”
    “不必理會。”
    “賈敬已經站出來了,有些事便到此為止。”
    “何況,這本就是老四自己弄出來的麻煩,他要是連這點小事都幹不好,還當什麽皇帝。”
    拂了拂衣袖,順康帝有些不耐煩的吩咐道。
    “老奴告退!”
    戴權臉色大變,腳步匆匆,直接出了大明宮。
    ................
    天色漸漸明亮,乾清宮內,雍平帝正在自鳴得意。
    “不錯。”
    “王子騰還真是一個幹才。”
    “這麽短的時間內已經把十幾萬京軍整訓起來。”
    “再加上開國一脈勳貴募集的部分,國朝這二十萬大軍開赴大同就更有贏麵了。”
    “陛下。”
    鄔思道緩緩轉動輪椅,一邊出言:“除了史家,尚存的開國一脈勳貴大多派出了嫡子領兵。”
    “看樣子,他們憋了這麽多年,一個個都憋不住了。”
    ‘史家!’
    雍平帝眼中浮起陰霾。
    先保齡侯史公是跟隨太祖起兵的第一文官,尚書令,特授超品侯爵,世襲罔替,二代保齡侯曆來身體有疾,跟隨順康帝前往遼東,不幸身隕,這才得了忠靖侯爵。
    史家一門兩侯,這在國朝勳貴中的聲名僅次於賈家,保齡侯史鼐、忠靖侯史鼎與義忠親王交好,讓義忠親王在朝中的聲名大漲,給他造成了不少麻煩。
    “陛下。”
    “或可在這場塞北之戰中封賞一批人。“
    端坐在輪椅上的鄔思道,一身黑衣,麵白無血色,給人一種陰惻惻的感覺。
    “先生的意思是...”
    雍平帝側首看著眼前這位自己最信任的幕僚。
    “開國一脈的目的是為了奪回曾經的權勢,他們並不一定會站在陛下身後。”
    “且可用之人並不多,遠不及一些國朝宿將實力突出。”
    “與其指望這些人,倒不如重新培養一批人,牢牢地站在陛下身後,就像元從一脈跟太上皇的關係。”
    “陛下為何不能扶持起一批雍平勳貴?”
    目光幽幽,鄔思道緩緩道來。
    “雍平勳貴。”
    此時此刻,雍平帝已經對這個提議心動了,開口下令:“蘇培盛,搜集一些國朝將領的資料,呈遞上來,特別是那些戰功顯著的人才。”
    “是,陛下。”
    乾清宮掌宮內相蘇培盛大聲回應,血滴子搜集這些資料還不是小菜一碟。
    幾人對話間完全沒有人提到賈琰,一個年紀十五歲的稚子如何能讓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