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不會勸人

字數:3892   加入書籤

A+A-


    人都這樣了,不想著怎麽減輕壓力,讓人放寬心養傷,還這麽給壓力,萬一承受不住崩潰了豈不是要壞事?
    以前,黃菊給她的感覺就是一位溫溫柔柔的賢妻良母,把孩子們照顧的妥妥帖帖,家裏收拾的幹幹淨淨,為此鄧科學沒少被人羨慕。
    但溫柔持家的黃菊,缺乏支撐家庭的能力。果然,老話說的沒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沒有十全十美的人。
    鄧科學看著媳婦哭的稀裏嘩啦,臉色也不好看,
    “行了,別哭了,再哭我也好不了,還不趕緊給嫂子倒水。”
    “不用不用,我不渴,”李香琴趕緊擺手,“你也別急,先把傷養好了再說。”
    “讓嫂子笑話了。”鄧科學苦笑一聲,招呼黃菊,“還愣著做什麽,還不給嫂子搬把椅子?”
    “哎~,我這就去。”黃菊擦了把眼淚,去客廳搬了把椅子讓李香琴坐下,“李姐你坐下說話。”
    “咱們又不是外人,你跟我客氣啥?以前我家老張在的時候,沒少跟你家老鄧一起喝酒。”
    李香琴看著她兩口子一臉的暗淡神色,也不知該怎麽勸,
    “我這人不咋會勸人,說話直,要是哪裏說的不合適你們也別生氣。反正我就覺得,不管如何,隻要人活著,就比什麽都強。”
    鄧科學一愣,想起張老哥的離去,眸中閃過惋惜,多好的一個人啊,說沒就沒了,還是那麽慘的一場意外。
    事故傳到廠子裏之後,好多人為他惋惜。一眨眼,都快兩年了。
    “張大哥是個好人。”
    “再好又能怎麽樣,人死了就是塵歸塵土歸土,時間一長誰還記得他?”
    李香琴瞅著他,語氣淡淡。
    “說實話,老張的離去,也讓我看清很多事。這人呐,就得活在當下,別想那些亂七八糟的,活著才有希望,死了屁也撈不著一個。”
    鄧科學一噎,可不咋的,這年頭,人走茶涼,除了在意的人傷心難過,誰還記得?
    “嫂子說的沒錯,我還能活著,就是幸運。”
    “嗚嗚……老鄧,你終於想開了。隻要你好好養傷,咱們家以後才有指望,孩子們都看著你呢。”
    黃菊捂著嘴,激動的又哭了起來。
    李香琴看她這樣,也坐不下去了,說了幾句安慰的話,就起身離開了。
    黃菊殷勤的把人送到樓下,滿眼的感激,
    “李姐,謝謝您能來看老鄧,自從醒來之後,情緒就很低沉,總說活著沒意思,我和兒子輪流盯著,就怕他一時想不開,做了傻事。
    他拒絕打針輸液,堅持要出院,其實就是破罐子破摔。我這心一直提到嗓子眼,沒想到李姐給開解了,我都不知道怎麽感謝你了?”
    “鄰裏鄰居的謝什麽謝?你家老鄧就是一時鑽了牛角尖而已,想開了也就好了。都住一個院子,別送來送去的,趕緊回吧。”
    李香琴客氣一句,拎著籃子回家了。
    黃菊看著李香琴的背影,好一會才轉身上樓。把她送來的蔬菜和麥乳精拿到臥室給老鄧看。
    “老鄧,李姐這人真是大方的很,上次就送來一籃子的蔬菜,今兒不但送了蔬菜還有一瓶麥乳精。”
    “嫂子兩口子都是好人。”鄧科學看了眼筐子裏的東西,輕聲開口。
    “可不咋的,我給你衝一杯麥乳精補一補。”
    黃菊附和一句,擰開瓶蓋,舀了兩勺麥乳精,衝了半茶缸。
    “李姐是個能幹的,退休後一刻都沒有休息,就開始擺攤做生意,不但開了餃子館,還跑到郊區種暖棚蔬菜,價格高的嚇人。
    聽鄰居說,李姐早就成了萬元戶,聽著就讓人羨慕。”
    “那也是嫂子自己的本事。”
    鄧科學端著缸子抿了一口,退休的人多了,就嫂子幹的有聲有色,可惜,張老哥看不到了。
    “誰說不是呢,要我說,李姐天生注定的好命。”
    黃菊把麥乳精小心的收到櫃子裏,才端著青菜出去。
    “中午我給你做個番茄蛋湯。”
    李香琴回到家,帶上小本本就去餃子館,免得賀璉去了找不到人。
    “大姑,咋樣了?”
    “都弄好了,隨時準備開荒。”李香琴微微一笑,簡單的給她敘述一遍,“荒地那邊一動工,餃子館以後就靠你了。”
    “大姑放心,我保證把餃子館看顧好,不給你添亂。”
    她可是大姑手把手教出來的徒弟,要是離開大姑就做不成事,那就是愧對大姑對她的培養。
    “你做事穩妥,餃子館交給你,大姑才放心。”
    李香琴輕笑一聲,
    “租賃的十畝荒地需要投入不少,估摸著得把掙的錢全部投進去,成與不成,就看今年冬天了。”
    所以,餃子館是她的退路,若是賠了,還能再接再厲。
    “大姑隻管放手去做,以您的能力,肯定能賺大錢。”
    她很喜歡大姑身上的拚勁兒,隻要心中有目標,就一定能成功。
    “喲~,這麽相信大姑?”李香琴趁機捏了把侄女的臉頰,正想說什麽,店裏來客人了,李芳揉了揉臉頰,起身去忙活。
    下午三點,賀璉騎著他的摩托車到了。
    “大娘,恭喜啊,事業版圖又擴大了。”
    “托你的福,這不又要麻煩你了。”
    李香琴招呼人坐下,這會店裏沒人,兩人也沒耽擱,直接切入主題。
    “這十畝地,我準備都建成大棚。但建造之前,得先開荒,趁著天冷枯草幹燥,先得燒荒……”
    李香琴翻開自己的小本本,把自己列出來的想法一一給賀璉敘述一遍。
    她雖然沒多少種田經驗,但也不算一無所知,特別是這一年的大棚種植,她跟著劉順也學了不少。
    但說歸說,她暫時隻能紙上談兵,具體實施,還得靠大家集思廣益。
    賀璉聽著李香琴的敘述,把重要的信息也列在本子上,
    “大娘說的耕地農機,這個沒問題,我在農機所有朋友,到時候租賃兩台,十畝地,抓緊時間的話,連耕再耙,最多需要五六天。
    至於開荒人員,大娘也不用下鄉找,我手頭就有這號人。都是以前下鄉的知青,對種地開荒熟練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