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要塞反擊戰(下)

字數:4065   加入書籤

A+A-


    午夜時分,許三帶人已經來到要塞的附近,馬當要塞像一頭沉睡的巨獸趴在岸邊,長江水聲隱約可聞。
    這次戰鬥,十六人作為核心針對馬當要塞做破襲戰,但並不是隻有他們獨自去戰鬥,而其他人就看熱鬧。實際上參與這次行動的是一個整編團,一千五百人全部都出動了。
    馬當要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軍事陣地,為了保護它,周邊還有不少外圍防禦存在。比如香山、香口。
    許三他們人少,直接繞道,來到了馬當山的下麵。大部隊則悄悄的埋伏在那些外圍的鬼子陣地前。一旦馬當戰鬥打響後,外圍鬼子派出支援部隊,他們就趁勢奪取陣地。
    這是一個一石幾鳥的戰術,比常規的先打破外圍防禦線再進攻馬當要突然得多。
    馬當要塞就是一個很奇特的地方,臨江的一麵,近乎垂直的峭壁,直接插入長江,天然險要,易守難攻,是名副其實的“天塹”。
    但是麵對陸地的一側,並非是險峻的懸崖,大多是相對平緩的丘陵地帶,沒有不可逾越的天險。這為陸軍的推進、迂回和包抄提供了可能。
    它就像一個一麵穿著重甲,另一麵卻隻有布衣的巨人,鬼子正是利用這點,僅用了兩天時間,就攻破了號稱要防守一個月以上的馬當要塞。
    一行人謹慎地來到馬當前沿陣地兩裏左右,便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腳步。
    此時,距離守軍反攻要塞失敗,已經過去五天時間,但一片狼藉的戰場依然保留。
    陣地外圍不但有零星可見的遺骸,還有很多腐爛嚴重的守軍士兵的遺體,無人清理。
    被炸毀的工事、散落的武器和焦土依然清晰可辨,空氣中彌漫著屍臭與硝煙混合的刺鼻氣味,就算是夜晚,靠近後都能驚得蒼蠅亂飛。
    許三的眼睛在黑暗中閃著微光,這幾百米內情景,看得他內心升騰著一股火氣。記得曆史上那位李軍長隻是革職了,槍斃了一位貽誤戰機的黃埔係師長,殺雞儆猴。
    他此時覺得,那位軍長更應該槍斃十次。
    馬當要塞失守不說,反攻失敗也不說,單說這戰敗的善後工作。難道在撤退的時候,犧牲的弟兄們屍體不應該收斂一下嗎?
    任由這麽多人暴屍荒野,後麵誰還給你打仗?誰的心不寒?
    而那樣的一位酒囊飯袋,能位居軍長高位,也是讓人失望之極的一件事。光頭一輩子玩弄政治,隻在乎高層的感受,而忽略了底層民眾,失敗已注定。
    唉!許三歎了口氣!
    “全體都有,注意陣地上腐爛屍體,不要去碰。同時也注意腳下,別亂踩!”
    許三下達了第一命令。
    其他人雖然聞到了難聞的氣味,但由於黑暗中看不得太遠,反而沒有許三這種直觀感受。
    不過,經驗老到的孟團長還是知道怎麽回事,他狠狠的說道:“16軍那些廢物,輸的不冤。”
    在他的心裏,拋棄戰友這種事情,他們是做不出來的,陣地攻防戰,打不下完全可以屍體帶走的。
    “怪不得16軍那些普通的弟兄,他們都是賣命的。隻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許三輕聲感歎。
    忍受著難聞的氣息,許三帶著隊伍逐漸接近鬼子的前沿陣地。
    剛戰鬥完的戰場,鬼子也沒來得及修複。
    很多炮坑都沒有回填平整,這使得許三他們可以隱藏身形,靠得更近。
    鬼子在外圍設置了鐵絲網,離鐵絲網幾十米遠的地方就是戰壕,這是鬼子的第一道防線。
    這裏的防禦陣地是由多種工事組成的,是一種包含縱深、梯次的現代化防禦網絡。為了江城會戰,光頭是請了德國佬在清朝炮台的基礎上,按現代化思想修建的。花費了巨量的人力物力,他想把這裏打造成江城的門戶,至少阻止鬼子順江而上一個月以上。
    當然,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這條被稱為‘東方的馬奇若防線’的要塞起到的都是反作用。
    許三微眯雙眼仔細觀察,這裏的防禦主體還是鋼筋混凝土碉堡,它們不是簡單的圓形炮樓,而是大多為低矮、多邊形的墩堡,半埋於地下或與山坡融為一體,以減少被敵軍炮火直接命中的概率。
    它們的射擊孔經過精心設計,視野開闊,能夠形成交叉火力網,封鎖前進的道路和山坡,特別是他們所處的陣地前的這塊空地。
    它們就像一個個倒扣在地上的烏龜殼,不但堅固,身上還都有幾根致命的毒刺(槍管)。
    工事之間,都有完善的戰壕與交通壕相連,就像這隻巨獸身體裏的血管和神經,串連起了整個防線,還通往山體內的暗洞,對人員和物資的輸送,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這種模式,許三是有些熟悉的,當初在金林城內,那片碉堡群也有類似的結構。從外圍硬攻,那將會有巨大的損失,鬼子當初是靠毒氣才迅速取得優勢的。但這種陣地的缺點就是,一旦放敵人進入內部,那些戰壕和交通壕也會給敵人提供很好的保護。
    許三打了個手勢,身後十五名新軍特工隊員立即分散成三組,隱入炮坑中。而三個小頭領則向許三聚集過來。
    “鬼子陣地有崗哨和機槍手值班,但他們在打瞌睡,現在是最鬆懈的時候,待會兒我去剪開鐵絲網,咱們潛伏到戰壕前麵去。先丟一輪手榴彈,然後都衝入戰壕。鬼子的戰壕連接交通壕,可以直接抵達各個碉堡。孟團長,從向西側進攻,奪取鬼子西邊的那個碉堡;周隊長,東側交給你,和孟團長一樣,把那個碉堡清除;柱子,你帶隊跟我從正麵切入。完成任務後,記得把碉堡裏的輕機槍和彈藥帶上。記住,一切通行,都在戰壕和交通壕內進行,千萬別冒頭!”
    許三的聲音低沉而清晰,盡管幾乎微不可聞,但靠上來的三個人卻都能聽見。
    孟團長幾人都強忍住內心的震驚,點頭表示明白。對他們來講前麵五米都看得費勁,人家居然能看到百米外,並分辨出準確的位置。
    許三悄然上前,拿出鐵鉗,將鐵絲網上的幾個空罐頭盒剪了下來。然後,在鐵絲網上剪了一個缺口。
    接著對這後麵學了兩聲鳥叫,這是順利後,叫隊跟進的信號。
    三組人馬迅速通過,到這裏算是完成了第一關,接下來才是真正的考驗。
    十六人如同蝸牛一樣向第一道戰壕挪動,為了不發出聲響,他們緩慢無比。而且這裏已經開始接受探照燈的掃射了,每次探照燈一來,他們就都將頭趴伏地麵一動不動,變暗後才繼續向前。
    在離陣地隻有二十米不到的時候,許三停了下來,其他人也停止。
    他從身上輕輕的拿下手榴彈,在慢慢的擰蓋子,其他人都學樣。
    為了考慮行動的利索,隊員們的武器並不是帶得越多越好的,他們手榴彈都是帶的四顆,隻有投彈手帶了10顆。子彈方麵也進行合理化的考慮,突擊組是150顆,投彈手100顆,狙擊手步槍帶60顆。手槍則都是一樣,沒有備用彈夾,隻有槍裏麵的20發子彈。
    許三將手指勾住拉環,等所有人都做了這個動作的時候,他才拉動。
    大家隨後幾乎同時,嘶的一個微小聲音響起,兩秒後,許三喊了一聲‘投!’
    “嗖!嗖!...”
    “轟!轟!...”
    手榴彈一炸響,許三就大吼一聲,“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