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9章 入官場

字數:7539   加入書籤

A+A-


    王默剛收拾完張家的爛攤子,正在家裏清點戰利品,忽然聽到院外傳來馬蹄聲。
    "噠噠噠——"
    這馬蹄聲很有節奏,一聽就不是普通的村民。
    "夫君,有人來了。"
    柳清月緊張地抓住王默的胳膊,"不會又是什麽麻煩吧?"
    "別怕。"
    王默拍了拍她的手,起身往外走。
    院門口,一個穿著官服的中年男子正從馬上下來,身後還跟著幾個衙役。
    "您就是王默王壯士吧?"
    那官員一臉和氣,主動拱手行禮。
    王默一愣,這架勢不像是來找麻煩的。
    "正是在下,敢問大人是?"
    "在下是縣衙主簿劉德明。"
    劉主簿笑著說道,"奉縣令大人之命,特來請王壯士進城一敘。"
    王默心中一動,縣令要見自己?大概是平定匪患的事情傳到了縣城。
    "不知縣令大人召見在下,所為何事?"
    "具體的事情,縣令大人會親自跟您詳談。"
    劉主簿客氣地說道,"還請王壯士不要推辭,縣令大人已經等候多時了。"
    王默想了想,點了點頭。
    早晚要跟官府打交道,現在縣令主動召見,倒是個好機會。
    "清月,我去縣城一趟,你在家等我。"
    王默轉身對柳清月交代,"有什麽事情就去找蘇姑娘。"
    "夫君,你小心點。"
    柳清月咬著下唇,眼中滿是擔憂,"那些當官的,心眼多著呢。"
    "放心,我有分寸。"
    王默在她額頭上輕吻了一下,"很快就回來。"
    換上一身相對體麵的衣服,王默跟著劉主簿往縣城方向走。
    一路上,劉主簿對王默的態度很客氣,時不時還誇讚幾句。
    "王壯士真是年輕有為啊,小小年紀就能平定匪患,實在令人敬佩。"
    "主簿大人過獎了,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王默謙虛地回應著,心裏卻在琢磨縣令的真實意圖。
    很快,兩人來到了縣衙。
    縣衙比王默想象的要氣派,青磚黑瓦,雕梁畫棟,大門兩側還有石獅子鎮守。
    "王壯士,請隨我來。"
    劉主簿帶著王默穿過大堂,來到後麵的一個廳堂。
    廳堂裏坐著一個五十來歲的中年男子,麵容威嚴,氣度不凡。
    正是縣令沈大人。
    在他旁邊,還坐著一個王默很熟悉的身影——沈若雲。
    "父親,王大哥來了。"
    沈若雲看到王默,眼中閃過一絲喜色。
    "見過縣令大人。"
    王默上前行禮,既不卑微也不失禮。
    "王默,不必多禮。"
    沈縣令打量著王默,眼中帶著幾分欣賞,"請坐,咱們聊聊。"
    王默在下首坐下,背挺得筆直,一點也不緊張。
    這份從容不迫的氣度,讓沈縣令暗暗點頭。
    "王默,聽說你最近平定了匪患,保護了一方百姓?"
    沈縣令開門見山地問道。
    "回大人,隻是恰逢其會,略盡綿薄之力而已。"
    王默不卑不亢地回答。
    "略盡綿薄之力?"
    沈縣令笑了,"據我了解,那夥匪徒有六十多人,你隻用了二十來個農民就將其擊敗,這可不是綿薄之力能做到的。"
    "說說看,你是怎麽做到的?"
    王默心中快速思考著,然後開口說道:"回大人,在下以為,兵不在多而在精,關鍵是要有組織有紀律。"
    "那些匪徒雖然人多,但都是烏合之眾,隻要戰術得當,以弱勝強並非不可能。"
    "具體來說,在下采用了分而擊之的策略,先用地形優勢消耗敵人,再趁其內亂一舉擊破。"
    沈縣令聽得頻頻點頭,這種軍事見解確實不是一般農民能有的。
    "你這些兵法,是從哪裏學來的?"
    "托山神保佑,前段時間連續托夢,傳授了在下一些兵法韜略。"
    王默繼續用這個萬能借口。
    沈縣令雖然覺得有些玄乎,但也沒有深究。
    畢竟在這個時代,神神鬼鬼的事情大家都信。
    "除了兵法,你對治理地方有什麽見解?"
    沈縣令繼續考察著王默。
    這個問題正中王默下懷,他可是有一肚子現代管理理念要說呢。
    "回大人,在下認為,治理地方最重要的是安民生、興產業、厚風俗。"
    "安民生,就是要讓百姓吃飽穿暖,有房住有田種,這是根本。"
    "興產業,就是要發展農業手工業商業,讓百姓有活幹有錢賺,這是關鍵。"
    "厚風俗,就是要教化百姓,讓他們知禮懂法,這是長遠之計。"
    沈縣令聽得眼睛一亮,這種係統性的治理思路,確實很有見地。
    "那你認為,具體應該怎麽做?"
    "在下以為,可以從幾個方麵入手。"
    王默越說越興奮,現代的管理經驗全都用上了。
    "首先是興修水利,改善農田灌溉,提高糧食產量。"
    "其次是發展手工業,比如紡織、製陶、鐵器加工等,增加百姓收入。"
    "再次是疏通商路,鼓勵商貿往來,活躍地方經濟。"
    "最後是興辦學堂,普及識字,提高百姓素質。"
    沈縣令聽得連連點頭,這些想法雖然簡單,但都很實用。
    "你說得很有道理,但這些都需要大量資金,錢從哪裏來?"
    "回大人,錢的問題確實是關鍵。"
    王默早就想過這個問題,"在下以為,可以采用以工代賑的方式。"
    "比如修水利,可以讓百姓出工出力,朝廷提供糧食工具,這樣既解決了工程問題,又安置了災民。"
    "發展手工業,可以引入有技術的工匠,教授百姓技藝,形成產業鏈。"
    "疏通商路,可以與商賈合作,他們出錢出貨,我們提供安全保障和稅收優惠。"
    沈縣令越聽越激動,這個年輕人的想法確實很新穎。
    "王默,你的這些想法很好,但你隻是個農民,身份有些..."
    沈縣令有些為難,他確實想提拔王默,但出身是個問題。
    "父親,王大哥雖然出身農民,但他的才華有目共睹。"
    沈若雲這時插話了,"古人說"英雄不問出處",難道我們要因為身份而埋沒人才嗎?"
    沈縣令看了看女兒,又看了看王默,心中權衡著。
    這個王默確實是個人才,而且平定匪患立了功,給他個小官當當也說得過去。
    "王默,雖然你出身農民,但你有才有德,立功立言。"
    沈縣令下定決心,"我決定保舉你為民團團長,協助官府維護地方治安。"
    "多謝大人提拔!"
    王默連忙起身道謝,心中卻是狂喜。
    居然有官身了!
    雖然隻是個芝麻小官,但總算是進入體製內了。
    "不過,王默,你要記住,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沈縣令語重心長地說道,"你的那些治理想法很好,希望你能付諸實踐。"
    "大人放心,在下一定不負所托!"
    王默信心滿滿地保證。
    "父親,我覺得王大哥的想法很有道理,咱們是不是可以在一些地方試點?"
    沈若雲繼續為王默說話。
    "若雲說得對,可以先在青牛村一帶試試。"
    沈縣令點點頭,"王默,你先回去準備準備,過幾天我會下文書正式任命你。"
    "遵命!"
    王默高興地應道。
    辦完正事,沈縣令的態度更加親切了。
    "王默,聽若雲說你對醫藥也很有研究?"
    "略懂一二,不敢當專家。"
    "那你看看這個藥方怎麽樣?"
    沈縣令拿出一張紙,上麵寫著治療咳嗽的藥方。
    王默仔細看了看,憑借現代醫學常識,很快就發現了問題。
    "大人,這個藥方整體不錯,但有幾個地方可以改進..."
    王默詳細分析著,讓沈縣令更加刮目相看。
    這個年輕人,不僅有軍事才能,有治理見解,連醫術都懂,真是個全才啊!
    "王默,你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沈縣令感慨道,"像你這樣的人才,埋沒在鄉下實在可惜。"
    "大人過獎了,金子總會發光的。"
    王默笑著說道。
    談話持續了大半個時辰,王默的表現讓沈縣令越來越滿意。
    最後,沈縣令親自送王默到門口。
    "王默,好好幹,前途無量啊!"
    "多謝大人栽培!"
    王默再次道謝,然後在劉主簿的陪同下往回走。
    路上,沈若雲追了上來。
    "王大哥,恭喜你了!"
    她眼中滿是欣喜,"我就知道你一定會成功的!"
    "多謝若雲小姐幫忙說話。"
    王默誠懇地說道,"這份恩情我記著呢。"
    "咱們是朋友,幫忙是應該的。"
    沈若雲臉微微一紅,"而且,我相信王大哥將來一定會做出一番大事業的。"
    王默看著她那張滿含期待的臉,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王大哥,以後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地方,盡管開口。"
    沈若雲認真地說道。
    "一定的,若雲小姐。"
    王默點點頭。
    回到青牛村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柳清月早就在門口等著,看到王默平安回來,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
    "夫君,怎麽樣?"
    王默得意地回答,"你夫君我現在是官了!"
    "真的?"
    柳清月驚喜萬分,"什麽官?"
    "民團團長,雖然官不大,但也算是進入體製了。"
    王默抱起柳清月轉了一圈,"以後咱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看著夫君意氣風發的樣子,柳清月心中滿是驕傲。
    自己的男人,真是太厲害了!
    從一個窮佃戶,到現在的民團團長,這才幾個月的時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