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缺錢?那就讓我們裁撤驛站吧!

字數:4162   加入書籤

A+A-


    朝會開始。
    最開始出現的聲音,便是言官勸諫朱由檢需要更加勤奮才行,不可每日沉湎在內廷之中不理朝政。
    接著便又有官員站出來,說他們聽聞了陛下在內廷中訓練內操的事。
    但這種行為乃是“虛耗錢糧,徒滋紛擾”,希望陛下趕緊停止這種不利於國民的舉動。
    內閣首輔黃立極也是在一眾官員先行發難後,最後鄭重其事的站出來,站在一切都是為了大明好的角度上,規勸皇帝趕忙解散內操。
    對於這些人上的奏折和鋒利的言語,朱由檢連眼皮都沒多抬一下。
    而勸諫的眾人似乎也隻是試探性的。
    見皇帝不理會,話題便由此轉移。
    接下來。
    是一係列有關大明各地的災情匯報。
    陝西旱災,需要戶部撥款賑災,這個提議上次早朝時就說了,希望陛下盡快決斷,多晚一天陝西的百姓們就會多受一天苦。
    匯報災情的官員乃是陝西籍貫的。
    他站出來上奏的時候,那叫一個聲淚俱下,仿佛看見自己同鄉的百姓受苦比他自己死了爹媽還難受。
    朱由檢瞥了此人一眼,已將其名字記在心中,打算等這段時間手頭上的事忙完之後,就拿此人開刀。
    若是朝廷發下去的賑災銀最終能到百姓手裏有十分之一,又豈會出現餓死人的情況?
    接著是遼東戰事。
    有些地方的士卒已被欠餉數月不發,再這樣下去恐怕會滋生嘩變。
    然後是江浙一帶的倭寇侵擾......
    所有奏折都最終指向一個問題——銀子。
    朱由檢仍是麵無表情的坐在龍椅之上。
    對於任何一個官員所提出的撥款請求都沒有答應,依然是日後再議的態度。
    抄這家弄來的銀子撥下去,最終也隻是換到那家而已。
    關於賑濟的事,必須要他自己親力親為的去解決才行。
    這時戶部尚書郭允厚一臉凝重的站出來了。
    別說皇帝不答應那些撥款請求了,就是答應了他又去哪裏搞銀子撥款?
    站出隊列後,他麵對著一眾官員,朗聲說道:“如今戶部還欠著數百萬兩的虧空,諸位上奏的撥款折子戶部實在是有心無力。”
    “然賑災之事本就是戶部職責所在,戶部不可也不能推脫,就隻能先緊著諸位所上的折子裏最緊要的處理。”
    “私以為,當下最拖不得的便是陝北地區的旱災,我聽說陝西延安府和西安府地區從去年至今已經滴水未見。”
    “百姓之中已經出現賣兒賣女的情況,如果再拖下去...恐會生起民變。”
    “戶部可以擠出十五萬兩的銀子,然後由戶部指派一名官員、都察院指派一名禦史、內廷指派一名宦官。
    “三方監督之下再派專人前往陝西實地置糧賑災,如此或可有效製約貪腐賑災款之事。”
    “但這種方式終究隻是杯水車薪,陝西地區的旱災問題若是無法解決,戶部也沒辦法一直擠出銀子撥款賑災。”
    此話一出,剛才那名陝西籍貫的官員臉色頓時難看起來。
    端你老姨!你這是指著鼻子罵額貪汙呢?!
    郭允厚沒有理會此人,而是躬身麵向皇上。
    聽著那些賑災建議,朱由檢多看了郭允厚一眼,他這段時間已經看過其履曆。
    此人起於州縣,大致是個在撈銀子的同時也辦些實事的官員。
    朱由檢清楚的知曉理想化的政府和官員隻存在理想中。
    而且在橫向對比之下,這種官員放在如今的朝堂上,也還算得上能用了。
    但能用僅限於在不久的將來。
    在現如今這種形勢下。
    任何懷柔的方式都既救不了百姓也救不了大明。
    陝西地區必須需要一劑猛藥才行。
    於是朱由檢仍是淡淡的開口說了聲“再議”。
    看見皇上發話再議,郭允厚也沒產生什麽失望情緒。
    如今他也知道皇上並非真的不理朝政隻是隱而不發。
    可能皇上回去思考幾天後,就同意他的提議了。
    在朱由檢說完再議後,一眾官員也是在此時討論起來。
    朝堂之上就是如此。
    有鬥爭、有妥協、有廢話、有諍言、有私事,自然也有國事。
    有人說是陝西巡撫無能,應該把他換掉換個更有能的來。
    有人說這是上天降罪,需要皇上祈福才能緩解陝西旱災。
    就在眾人討論之時。
    一個來自於兵部的大聰明給事中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一計,若實施得當,定可充盈國庫,大幅緩解戶部財政虧空。”
    接著,此人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談:
    “如今我大明驛站係統每年耗銀超二百萬兩,然而驛站之中冗員泛濫,諸多流氓兵痞都依附於驛站之中。”
    “並且因為這些人的原因,邊關急報也常被拖延,若是能將驛站之中半數兵痞流氓裁撤,傳遞文書的效率必將大幅提高。”
    “然後再以相應比例將驛站中的馬匹、驛館裁撤,定可為我大明每年省下百萬銀兩。”
    “如此一來,必能緩解財政之急!”
    朱由檢:?
    敢提這種建議,你的九族不想要了?
    還是說你是金人派來的臥底!?
    不怪朱由檢反應這麽大。
    在朱由檢看來,陝西地區的災情等他騰出手來後,並不算多難解決。
    但若是真裁撤驛卒。
    在王朝末年這種國內形勢下,很大可能會引起一係列連鎖反應,從而直接動搖國本。
    朱由檢看了那名站出來提議兵部官員一眼。
    朝中許多官員也是像看傻子一般看著他。
    但同樣也有一些官員,似乎是對這個提議感到讚同,還在撚須頷首。
    朱由檢將那些有讚同意願的官員一一記了下來,滿意的點了點頭。
    從這個角度出發,今天這個提議也不是完全沒有作用的。
    至少它提供了一批名單,過段時間直接照著殺就行,省了一些事。
    對帝國無用且有害的人,是不能活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