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放長線釣大魚
字數:4275 加入書籤
裴延徹看著電腦裏,那邊發來的實況。
【接頭人,陳竟,24歲,江城人,無業,經常出入聲色場所。】
【跟目標人交接結束,便進了公園的男洗手間,換了身衣服出來,隨後進了‘康寧’洗浴城,沒再出來......】
那邊傳來更加詳細的跟蹤報告。
【裴總,是否將此人抓來審問?】
裴延徹給對麵回了句:【先盯著。】
第二組也發來了實況。
【李娟已經回到別墅,將那個小盒子藏進她房間裏的紅色行李箱夾層。】
周芙萱眉心微擰,冷冷地說:“那盒子裏怕不是藏著用來傷害我的東西。”
雖然猜到李娟來者不善,但在知道她的具體行動後,還是後怕不已。
她忍不住想,如果當時她沒發現李娟的異常,結局會怎麽樣?
如果她一開始沒那麽警惕,直接讓李娟照顧自己,她和寶寶又會怎麽樣?
這根本不能往深處想,因為一想,她就氣得想扇裴延徹一巴掌。
好端端地招來這麽個禍害,給她增加難度。
裴延徹感覺到她的不安,想伸手安撫她,但想到兩人如今的關係,又止住了這股衝動,隻是軟了聲音。
“芙萱,別怕,她的一舉一動都被監視著,我不會給她任何機會對你下手。”
說完,他又補充道:“你若是實在不放心,我就讓人把藥替換成維生素。”
周芙萱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什麽都沒說。
事已至此,說什麽都沒用,還不如先把問題解決了。
另一邊。
第三小組的車輛保持著安全距離,高明地尾隨著那輛黑色轎車。
這輛黑色轎車在城裏繞了幾圈,最終駛入了一娛樂城的地下停車場。
裴延徹看著實況報告,眼神暗了暗。
或許這個可疑人物才是最接近核心的人。
他給對麵發了消息。
【派人盯緊他,查清楚他的底細。】
【還有查一查這娛樂城的老板,一旦有可疑之處,立刻告訴我。】
周芙萱秀心裏總有種古怪的感覺。
這一切太過順利,順利得近乎詭異。
要不就是對方太蠢,幾乎沒設防,連自己被人跟蹤都不知道。
要不就是對方已經察覺有人跟蹤,故意放出煙霧彈,混淆視聽。
“延徹,我怎麽覺得黑色轎車裏的人故意拋出煙霧彈,將你的人引到娛樂城。”
裴延徹卻很不以為意,輕笑:“你太高估他們了。”
“能使出安插月嫂下藥這種手段的人,智商估計也高不到哪去。”
“不過你的擔憂很正常,不管這是不是煙霧彈,我的人始終會盯緊他。”
周芙萱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你好意思說這種話。”
“他們再蠢,招數再爛,不也騙過你了嗎?讓你把李娟安插在我身邊。”
裴延徹被懟得無言以對。
周芙萱想了想,還是有些不放心。
“我覺得既然發現了可疑人物,而這人又很可能知道幕後之人是誰,我們現在就該將他抓回來。”
“我就不信,嚴刑拷打之下,他還能守住秘密。”
裴延徹並未順著她的意抓人,而是按自己的想法部署:“我自有安排。”
當晚,李娟和其他傭人被管家喊去開會。
就在她離開的短暫空隙,一身手矯健的隊員迅速潛入她的房間,打開行李箱夾層,取出裏麵的小盒子。
盒子打開,裏麵靜靜地躺著一小藥瓶。
那人立刻拿出一台便攜設備快速掃描藥瓶的外觀和標簽等細節。
然後快速偽造出一瓶外觀、重量完全一致的維生素片,進行了替換,小心翼翼地將原瓶藥帶走。
整個過程不到五分鍾,未留下任何痕跡。
李娟開完會回來,心裏越發不安,管家話裏話外都像是要解雇她。
這就意味著,太太回來那天,就是她下手的最後機會。
一旦錯失這個機會,她不僅救不了弟弟,連自己都會跟著遭殃。
李娟惶惶不安地回到房間,第一時間將房門反鎖,檢查那瓶藥。
看著藥瓶還在,稍微鬆了口氣,但又覺得手中的藥像燙手山芋,想趕緊結束這惶惶不安的日子。
***
家庭會議室裏。
分析板上貼滿了照片、線路圖和時間軸,像一張巨大的蛛網。
裴延徹站在板前,身姿挺拔,目光掃過板上每一個細節。
周芙萱半靠在沙發上,懷裏摟著一個抱枕,目光同樣落在分析板上。
裴延徹手指點了點分析板上的一張照片。
照片中的男人,留著一頭黃毛,長相中下,流裏流氣的。
“經過跟蹤和盤問,這個叫陳竟的家夥,真就是個跑腿的。”
“有人給他兩千塊現金,讓他將裝著藥的盒子交給李娟。”
“他收了錢就照做,辦成之後也沒再跟那人聯係。”
他微微側頭,目光與周芙萱擔憂的視線在空中短暫交匯。
“也就是說,他知道的還不如李娟。”
周芙萱身體前傾,“檢查他的手機了嗎?每一個通話,每一條信息?”
“確定他真的隻是單線聯係,完成任務之後就再沒聯係?”
裴延徹轉回身,眼神篤定:“當然。”
“他過去一年的通話記錄、社交網絡、銀行流水,甚至常去的地方,都被翻了個底朝天。”
他抬手,幹脆利落地將陳竟的照片從分析板上撕下,揉成一團,隨手扔進旁邊的垃圾桶,態度十分冷漠。
“這人沒有任何價值。”
隨後,他的手指移向分析板的另一側,點在一張放大的照片上。
照片裏的人,戴著鴨舌帽、墨鏡、口罩,穿著黑色皮外套。
全身包裹得密不透風,除了能判斷出是男性,中等身材,再無任何有效特征。
此人就是那天在遠處監視藥品交接過程的可疑人。
“這家夥的反偵察能力極強,即便在不確定有沒有人跟蹤的情況下,撤離過程中放出不少煙霧彈。”
“等我的人反應過來時,那人早已不見了蹤影。”他冷靜地陳述一個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