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員工激勵

字數:5012   加入書籤

A+A-


    黃衣小哥開始嚐起了店裏的包子,他要了四個鮮肉的。
    餡料挺簡單,就是豬肉大蔥。
    但吃起來味道不錯。
    剝兩半大蒜,再喝點小米粥,包子一口接著一口。
    吃得特別踏實滿足。
    因為職業的原因,黃衣小哥平常接觸的商家多,接觸的騎手也多。
    對這一片地區內各式飯店的飯菜怎麽樣,他自認為非常了解。
    所以平常也總有人問他,哪家飯店口味好。
    黃衣小哥一般的回答是,不做外賣的店好吃,然後等對方細問具體品類,他再從中推薦一兩家。
    吃過包子之後,
    他心想:如果以後再有人問光明區哪裏的包子值得一嚐,自己肯定會推薦這裏。
    隻是沒想到,這是一家開業時間沒多久的小店。
    印象裏,這種包子的味道,得是開了十幾年的老店才有的。
    也是出乎他的意料。
    黃衣小哥自言自語起來:
    “我還是工作經驗不夠豐富。”
    ...
    今天周末,顧客來得沒那麽集中,但包子賣的挺快,陳舟也就沒留。
    所以輪到工作餐的時候,他問了問小師妹的意見:
    “周天你嫂子在家,她剛剛跟我說你如果有空的話,可以來我們家裏吃飯,她做了兩道菜,咱可以簡單吃點。
    你要是不方便的話,就我給你炒個小菜。”
    小師妹考慮了一下。
    她上次在陳舟家裏就品嚐過林女士的廚藝。
    今天早上,也跟陳舟一起吃了林女士準備的健康早餐。
    她心想:
    師兄一家對我很好,他們叫我吃飯,我其實應該過去的。我也挺想再跟桃桃玩一會兒。
    上次下五子棋沒分勝負。我好沒麵子。
    但如果做菜一百分滿分的話,我隻能給藝凡姐50分...
    陳舟的話打斷了趙儀琳糾結的思路。
    “琢磨啥呢?你也減肥不吃飯了?”
    “飯還是得吃的。”小師妹認真地回道:
    “師兄,你們這麽照顧我,有機會讓我來我請你們吃飯吧。下周末好不好?正好設計院的半個月工資也該給我發下來了。”
    小師妹好像還懂事了。
    陳舟聽著很欣慰。
    於是今天的工作餐,他就簡單炒了個小菜。利用上店裏的食材,做了盤青椒茄子炒肉——
    茄子滾刀塊,拍粉過油煸一下。
    一顆大料把肉片炒香,再下青椒炒到斷生。
    點上少許香油。
    臨出鍋的時候,陳舟跟趙儀琳問了一嘴:“香菜要不要?”
    “不吃香菜,”小師妹搖搖頭:“我感覺香菜味道怪怪的,其實放一點我也不是不能吃,但最好還是...”
    “行了行了。”
    陳舟顛了幾下炒勺,把菜盛出鍋,裝進了餐盒裏。“你愛吃也沒有。”
    “師兄你又拿我開玩笑。”趙儀琳拿過餐盒,也沒蓋蓋子,現場就聞了聞。
    大料和豬肉的味道很配。
    茄子過油煸炒之後,軟塌塌的,褐色的醬汁全掛在表麵。
    而有青椒的點綴,整道菜的色彩上,也顯得輕快不少。
    這種家常菜,看著特別踏實。
    拌飯吃肯定很香。
    趙儀琳評價道:“不像是在上班了,怎麽感覺像是在帶飯去上學呢?”
    陳舟囑咐她:“回去自己再燜點米飯。”
    “知道了。明天見,師兄!”
    “明天見,注意安全。”
    陳舟跟趙儀琳鎖好店門,分別離開。
    小師妹騎上電動車的時候,看著陳舟裝進包裏的菜刀,
    好奇起來:
    “誒,師兄,好像早上你也是帶著這把菜刀過來的,現在有必要這麽注意安全嗎?我該帶什麽?”
    陳舟笑道:“沒必要學我,你戴好頭盔就行。”
    “好吧。”
    小師妹聽話地戴好頭盔,騎車上路了。
    陳舟則是隔著帆布包,又摸了摸裏麵的菜刀,這麵是旺德福。
    用了這把菜刀之後,陳舟再去用別的菜刀,都有點不習慣了。
    可惜廚房裏生、熟分開,一刀不能多用。
    要是能有一套就好了。
    ...
    因為周五的時候,給小師妹兌現了發錢的承諾,還放了周六一天假。
    陳舟也感覺這個小姑娘精神了不少。
    雖然說話還是嘰裏咕嚕的一大串,但她已經不是在設計院時的那種狀態了。
    記得自己以前碰到小師妹時,
    她總是將“又把活甩給我了”、“煩死了”這幾句話掛在嘴邊。
    現在看,還挺熱愛工作的。
    今天早上好像六點就到店了。
    自己主動泡米,還跟陳舟學了一下怎麽煮粥。
    這其實不難。
    當初陳舟也是從老馮頭的錄音裏,摘錄下來的。
    隻要按照步驟來,記好加多少米加多少水,煮開多長時間。學起來很簡單。
    一家店口味應該是固定的。
    製作流程上,也應該形成個標準。
    小師妹是廚房的新手,從她的角度,可以更好地總結出相應的經驗。
    她很認真,還簡略地記了下來。
    跟陳舟說,以後就由她來煮粥。
    好好對待店裏的員工,員工也給自己正向反饋。
    這種感覺也挺讓人欣慰的。
    ...
    回到家,林女士和桃桃在等著陳舟吃午飯。
    見他回來,一家人就圍在了餐桌前。
    林女士關切地問道:“今天累不累啊?”
    “有點,周末人還不少,你是不知道,今天店裏連著來了兩個搞外賣的...”
    陳舟跟老婆聊起開店中遇到的事情。
    林女士靜靜地聽著,偶爾發表兩句看法。
    陳桃桃似乎中午等了一會兒,已經有點餓了,忙著幹飯。
    這麽看,其實老婆做的飯菜也還行,手藝夠用,隻要挑兩道小丫頭愛吃的,她也能吃得很香。
    可能這就是“媽媽的味道”所獨有的濾鏡。
    誰也替代不了。
    吃完飯陳舟還是在家先補了個覺。
    一家人也沒再出去,就在家裏度過了周末的下午。
    陳舟帶桃桃玩,嚐試些新鮮事物。
    林女士會考慮的稍微多一點,學前的教育,平時的運動、特長愛好等等。
    她對孩子的要求比陳舟高。
    “至少得跟同齡的小朋友差不多吧。”
    其實老婆每天要考慮的事情也不少,雖然沒有什麽特別突出的地方,但這何嚐不是在生活的各方各麵中,做出的取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