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半生孤苦,半日垂憐
字數:3682 加入書籤
如今的大宣早已不可同當初同日而語,至少,在當今這世道,饑寒交迫而死的人,竟是可一一數過的。
這已是十分難得了,畢竟,往上數數百年,因著饑寒交迫而死的布衣百姓,如人腳下的螻蟻,不計其數,無人在意。
自數年前開始,在科舉錄取的名錄之中,寒門便開始勢大,直到現在,寒門和世家已經開始分庭抗禮,謝明朔便放緩了腳步,開始大力引導大宣百姓向學。
他不會偏頗世家,也沒有偏頗寒門,身為皇帝,他才是那個修習中庸之道的人,他這般做,也這般教給謝昭。
“無論世家還是寒門,都隻是臣子,太子,寒門勢大,也不是好事,隻要他們還站在朝堂之上,黨爭,便是不可避免的。”
說這件事的時候,謝明朔麵前放著今歲科舉前三甲的卷子,榜眼和探花都是世家子,倒是這個狀元,卻是個寒門出身,不,不僅是寒門,該算是最低微的出身了。
謝明朔看了看年歲,甚至不及而立之年,略點了點頭,看了名字,濟安。
嗯,濟世安民,好名字。
隻是,怎麽隻有名,沒有姓啊。
科舉選了前三甲,這對旁人來說,是頂重要的事,但在神女這裏,也不過是謝明朔閑談說起的瑣事罷了。
薑蕪其實現在也有些愁,她能做的,都已經做了,凡塵之間,她也是恪守底線,一向不曾插手太多,但謝明朔的攻略進度,卻是固執的卡在了九十九,已經好些時候了,無論她有意無意做了什麽,說了什麽,始終不能攻略成功。
但聽到狀元名字的時候,旁邊的301抖了抖身上的毛,啊,這個攻略目標,它之前問過許多次,畢竟這麽多年沒見,他們好歹要關注一下吧。
但薑蕪表示,隻要這個人沒有到生命垂危的那一刻,她便不會輕易插手,係統不明白,這是為什麽,其他的攻略對象,宿主都會在一些必要的時候做點什麽,但這個宿主,除了一個名字,除了多年前那一麵,宿主什麽都不曾給。
“他可以做到的事,我插手,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無用之舉,所以,我們什麽都不用做,隻要等著就行了。”
這一等,可就是十數年,如今,算是等到了。
神女一瞬的走神,被謝明朔察覺了,“此次科舉可有什麽不妥?”
“科舉並無不妥,不過,這個狀元郎,吾倒是想要見一見。”
“此人,是國師的舊識?”
不管怎麽看,此人的人生都很怕平常,除了……
“神女可要見一見此人?”
神女垂眸,祂對凡人一向冷情了一些,畢竟,凡人的命數,總是短暫的,神女來這塵世間走一遭,見過許多人,憑那麽一點稀薄的緣分,實在不足以讓神女在意。
不過,對凡人而言,這一點緣,足矣。
“那便見一見吧。”
那一日,今歲科舉前三甲應召進金鑾殿,陛下勉勵了幾句話,然後賜下前三甲的儀仗,接下來,原本該是狀元遊街的,但陛下看著那個年輕的狀元郎,看了許久。
“怎的沒有名姓?”
“回陛下,微臣名姓,濟安,為名,亦為姓。”
“此名從何而來?”
濟安遲疑了一次,“他人所贈。”
旁邊的榜眼和探花,也是一臉茫然,不知其意,陛下怎麽忽然說起名姓來了,莫非,這出身寒門的狀元郎,竟認得陛下嗎?
謝明朔聽了這回答,卻也沒說什麽,隻是濟安在狀元遊街之後,還穿著狀元袍呢,便被陛下身邊的人請了過去。
濟安穿著狀元袍,被一駕馬車帶走了,下了馬車之後,出現在一片竹林麵前,駕車的人躬身示意。
“狀元郎,進去吧。”
濟安看著竹林中間的小徑,有些躊躇。
“國師要見您。”
那個人低低說了一句,國師,大宣國師,是降臨凡塵的神女娘娘,濟安自然知道大宣的國師是誰。
但,神女為何要見他?
午夜夢回,那半日的時光,他總也無法忘記,濟安一步步走進去,呼吸都變得清淺。
還是那個院落,那個在他記憶中模糊的院落,如今倒是一點點的在他眼中清晰起來,原來是這樣的院子,同周圍的景色渾然天成,但仔細看去,便知曉,這院子有多不凡。
以及,濟安看過去,許多年過去了,他不曾細數,但他已從當初那個狼狽不堪的少年變成如今的狀元郎。
可當初那個坐在溪邊垂釣的人,卻還是那般模樣,就好像全然沒有度過這漫長的光陰,隻是眨眼之間,便跨越了時光。
濟安站在那裏,他自以為這些年月,已將自己好生打磨過了,但這一刻,他好似還是當年那個懵懂無望的少年人。
他一如既往的站在那裏,靜靜的等著,他也不知自己在等什麽。
直到眼前垂釣的神女收起釣竿,轉身往院子裏走去,他還站在那裏,不知該不該跟上去。
“不進來嗎?”
神女沒回頭,隻問了一句,他便跟著進去了。
進去之後,桌子上放著兩杯茶,茶香嫋嫋,濟安捧著茶杯,看著眼前的神女,卻不知該說些什麽。
“數年前,吾遊曆四方,初見汝,便知,會有今日。”
“隻是,當初汝怨氣纏身,如同在崖邊行走,距萬丈深淵,也不過是一步之遙,便點化了一句。”
濟安還不曾說話,隻聽著眼前的神祇在低語。
“吾予汝一個名字,如今,汝也不曾讓吾失望。”
神女淺笑,“恭喜,小狀元,往後坦途,濟世安民。”
神女隻略略同他說了幾句話,便讓人送客了,而濟安,一句話都不曾說。
301在旁邊幹著急,但在濟安還沒出竹林的時候,係統的聲音便響起了。
攻略目標,濟安,攻略成功。
他曾以為自己半生孤苦,摸爬滾打,方有今日,直到今日,恍然發現,原來很久之前,他也有半日的時光,得神明垂憐。
半日垂憐,從前泥足深陷,往後濟世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