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吾朱元璋,叩告天地日月,山川社稷,以及曆代皇祖!

字數:7651   加入書籤

A+A-


    康熙時期!
    “千古一帝!”
    “好一個千古一帝!”
    “若這四個字不是朕的,那天下還有誰能擔得起?!”
    康熙仰望天幕,那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映入眼簾,胸膛隨之劇烈起伏。
    對於一位帝王而言,這四字比世間絕色、比無盡黃金,還要致命!
    康熙也無法抵禦這份誘惑。
    他在心底不斷追問自己:
    “朕平定三藩,三次北征噶爾丹,還編纂了康熙字典。”
    “這些豐功偉績,難道還不足以配得上千古一帝?”
    答案很快在他心中回蕩——當然配得上!
    難怪天幕遲遲未曾揭曉,原來是早有安排,要給出這份最高榮耀!
    康熙的麵龐上浮現出難以抑製的笑意。
    縱觀古今,唯有寥寥幾人可與他比肩。
    這份榮耀,他康熙必有一席!
    “哈哈哈哈哈!”
    想到此處,他暢快大笑,心情格外舒暢。
    縱然晚年有些懈怠,但這又能抹去什麽?
    他,依舊是千古一帝!
    ……
    乾隆時期!
    “啪——”
    乾隆猛然合上折扇,眼神熾熱無比。
    “千古一帝!”
    沒想到天幕忽然拋出如此驚人的一筆,讓他心中癢癢難耐。
    此刻他恨不得立刻揭曉榜首,看到自己的名字閃耀蒼穹。
    他要讓所有漢人皇帝睜大眼睛看清——
    愛新覺羅·弘曆,才是天下唯一的千古一帝!
    在乾隆眼中,所謂“四大千古一帝”不過是虛名。
    真正的“一帝”,隻可能是他!
    “看樣子,皇祖父必然也是榜中之人。”
    “難怪一直沒有出現名字,原來是壓軸!”
    乾隆心情大好,滿臉笑意。
    就算朱棣、楊堅這等篡奪之人都能上榜,皇祖父康熙更無理由缺席。
    這樣一來,十大帝王榜上,他們滿洲皇族便占了三席!
    雍正雖隻居第十,但康熙與他本人,皆被尊為“千古一帝”。
    這份分量,何等沉重!
    乾隆心中暗自冷笑:
    讓那些漢人皇帝慚愧去吧!
    你們治世成什麽模樣?而我們,又造就了何等盛景?
    幾百位帝王,在他們爺孫三人麵前,皆要黯然失色!
    這,才是真正壓蓋千秋的氣魄!
    ……
    眾多帝王心頭也無比躁動。
    他們像被貓爪撓心般焦急,巴不得天幕一次揭曉全部四位“千古一帝”。
    畢竟名額隻剩下最後四席,競爭無比慘烈。
    這四人不僅要登上曆史帝王榜,更要被尊為千古一帝!
    能得此稱號,簡直做夢都能笑醒!
    “轟隆——”
    短暫的沉寂後,天幕忽然變幻。
    恢弘的樂聲滾滾而出,似上古誦吟,似千鍾齊鳴,震徹寰宇,激蕩人心。
    眾帝魂魄都被這旋律牽引,目不轉睛地盯著天穹,不敢眨眼。
    終於,一道慷慨激昂的聲音驟然響起:
    【曆史十大帝王,第四位!】
    【千古一帝!】
    【明太祖,朱元璋!】
    這一刻,仿佛天道親自下賜封號。
    鐵血一生的老朱,身軀猛然一震,久久未能回神。
    直至許久之後,他臉上才綻放出久違的笑容,滿麵紅光。
    “哈哈哈哈!”
    “妹子!妹子!你看到了嗎?!”
    “咱……咱成千古一帝啦!”
    然而話出口,他才恍然想起,那個最想分享的摯愛,早已不在人世。
    身旁佇立的,是兒孫與滿殿臣子。
    朱標率先俯身行禮,沉聲道:
    “恭賀父皇,功在萬世,千古一帝!”
    其餘皇子、群臣也齊齊拜下:
    “恭賀陛下!”
    “千古一帝!”
    這一聲聲回蕩在奉天殿中,讓老朱眼眶微微泛紅。
    此生再無遺憾——
    他,就是千古一帝!
    ……
    大秦!
    “果然,明太祖榜上有名。”
    始皇微微頷首,並未意外。
    以老朱驅逐外族、恢複中華的功績,不可能落榜。
    隻是沒想到,他的排名如此靠前,還得了千古一帝之尊!
    “明太祖,確實當得此稱號。”
    扶蘇點頭稱讚。
    始皇也緩緩開口:
    “我中原神器,豈能落入他族之手?這等壯舉,配得上千古一帝!”
    ……
    漢武帝時期!
    “明太祖,當之無愧!”
    劉徹沉聲道。
    “光是中興漢家一統,就已功蓋千秋!”
    “九州山河,豈容異族踐踏!”
    他沒有絲毫異議。
    若朱元璋都不能入列前四,那天下還有誰能配?
    ……
    貞觀時期!
    “明太祖……千古一帝……”
    李世民輕聲念叨,久久沉吟,最後鄭重地點了點頭。
    “朕看這明太祖,的確配得上千古一帝之名。”
    “他掃蕩元廷,重建中華,使南北再度一統,這份功績,朕也有所耳聞。”
    先前在天幕交流時,眾帝王多少聽說過朱元璋的豐功偉績。
    別的不論,單憑驅逐外族、重立漢人王朝這一條,就足以流芳百世!
    至於其餘政績,天幕定會逐一顯現。
    ……
    大宋!
    趙二替自家兄長鳴不平,忍不住道:
    “大哥,你也是開國之君,卻屈居第九。”
    “論這千古一帝的名號,你同樣當得!”
    在他看來,朱元璋是開國皇帝,趙大哥同樣如此,皆是終結亂世、重定江山之人。
    為何落差如此之大?
    趙大掃了趙二一眼,沒好氣地喝斥:
    “閉嘴!”
    “燕雲十六州尚在外族之手,我有何顏麵自稱千古一帝!”
    “若是你和你的那些後嗣能爭氣些,便是我泉下也能含笑!”
    趙匡胤極為清醒。
    雖結束了五代十國的亂局,可並未真正完成一統。
    燕雲十六州依舊旁落他人之手!
    更遑論宋朝之後的皇帝們不堪至極,竟鬧出靖康奇恥。
    當初看天幕視頻時,趙匡胤羞愧得幾乎抬不起頭。
    此刻能被評入十大帝王,已是心懷感激。
    縱然隻是第九名,可能躋身榜單,足以說明天幕與後世,仍認可他趙匡胤!
    至少未被後世子孫拖累得一敗塗地。
    趙二見兄長冷聲嗬斥,隻好訕訕閉嘴。
    ……
    康熙時期!
    眼見第四位仍非自己,康熙心頭微微失落。
    可他隨即精神一振。
    前方還有三個名額,總會有他康熙的一席之地。
    “洪武帝啊……”
    “此人真乃英武之主,非尋常帝王所能比肩!”
    雖身為滿洲之君,康熙對朱元璋仍推崇備至。
    他曾親往明孝陵祭拜,留下“治隆唐宋”四字。
    在康熙眼中,朱元璋的成就,甚至高出漢、唐、宋諸帝。
    固然其中有拉攏民心的政治考量,但康熙內心的確欽佩。
    以乞丐之身騰飛亂世,終至九五至尊,這等傳奇,康熙自問也難以做到。
    朱元璋位列第四,被尊為千古一帝,康熙實無異議。
    曆代清帝,對朱元璋評價都不低。
    順治曾言,朱元璋足以超越宋太祖與唐太宗。
    康熙也多次親祭其陵。
    除卻虛禮,單就帝王角度而言,朱元璋確有非凡之功。
    他大幅強化皇權,確立了許多製度,清朝入關後多所承襲。
    而這些,皆源於老朱之手!
    此時,天幕之上緩緩浮現朱元璋一生經曆。
    【他曾是放牛娃,淪為乞丐,削發為僧,嚐盡人世疾苦,最終登頂天下!】
    【他就是平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出身貧苦農家,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八,名為朱重八。】
    【十六歲那年,家鄉鬧饑荒,父兄母親相繼離世,他甚至無力安葬親人。】
    【走投無路之際,朱元璋投身皇覺寺為僧,暫得棲身之所。】
    【然而好景不長,寺中亦斷糧,他隻得再度流浪,以乞討為生。】
    【三年漂泊後返寺,仍無反元之誌。】
    【直到兒時玩伴湯和來信相邀參軍,朱元璋卻毫無興趣,甚至焚毀來信。】
    【直至有人打算告密,他被迫投身郭子興的義軍。】
    【在紅巾軍中嶄露頭角,最終迎娶一生所愛——馬皇後。】
    【郭子興逝世後,朱元璋掌握軍權,采納“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九字方針,暗中壯大實力。】
    【逐一掃平群雄,一統江南。】
    【他提出驅逐胡虜、恢複中華、救濟黎民的綱領,命徐達北伐。翌年即在南京稱帝,開創大明!】
    【自此,朱元璋成為首位自南而北統一中原的帝王!】
    天幕之中,一位身著明黃龍袍的威嚴中年帝王,踏上紫金山祭壇。
    百萬大軍列陣,馬皇後、諸皇子與文武百官肅立兩側,莊嚴觀禮。
    朱元璋仰天而拜,朗聲宣讀祭文:
    “吾朱元璋,叩告天地日月,山川社稷,以及曆代皇祖!”
    “自宋室氣數已盡,胡虜橫行百年。今朕承天順民,蕩平群雄,於正月四日,設祭於紫金山巔,昭告天地,立國大明,建元洪武!”
    伴隨著他雄渾的聲音,大明王朝自此屹立於九州山河之間!
    這段視頻,恢宏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