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山外有山

字數:5376   加入書籤

A+A-


    劉醜奴笑嗬嗬的將李玄霸送到了門口,親切的朝著他揮手。
    “君子,往後若是要請朋友來玩,隻管來就是了,不必拘束。”
    李玄霸一愣,似乎明白了什麽,笑著點點頭。
    “多謝老丈!”
    當李玄霸帶著滿滿一包裹的棗出來的時候,李元吉都已經躺在馬車上打呼嚕了,發現三哥到來,他又趕忙跳下車來,抱怨起來,“你這是被抓住了?怎麽出來的這麽晚?我等的腿都麻了....”
    可他看到李玄霸帶的那些棗時,又當即喜笑顏開,拿了幾個最大的就往嘴裏塞。
    李玄霸此刻的心情似乎也很不錯,兄弟兩人上了車,開開心心的往回走。
    到了府內,天色即將要黑。
    李元吉正準備告別老三,返回自己住處,猛地又想起了什麽。
    “壞了!”
    “明天要去學堂!鄭老頭讓寫的賦我還沒寫完嘞!!”
    “你寫了多少?”
    “我寫了自己的名....”
    這一天,李元吉便直接住在了李玄霸這裏,兩人坐在書房裏,李玄霸耐心的講述,李元吉抓耳撓腮的書寫,欲哭無淚,終於是為自己這幾天的愜意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
    次日。
    李府的側門外,李世民依舊是雙手叉腰,正在大聲的跟車夫交談。
    李世民很喜歡跟不同的人談話,什麽樣的人他都能聊上幾句,不太重視對方的出身,而且,什麽話題他都能插進去,沒有他不談論的。
    “確實有些太急了,三個月要完工道路,四個月要修好水渠,五個月要修完宮殿....這便是能做到,這質量又如何能保證呢?”
    “若是一定要修,倒不如少用點人,多耗費時日。”
    “若是將民夫規模限製在十萬,用個四五年的時日來修建,我覺得耗費都不會如現在這麽巨大,現在修的是快,這都百萬人了,可路上死了多少人?能回來的有多少人?修好了若是再出事,是不是還要再去修?”
    “外頭這麽多盜賊,哪裏來的?不都是逃走的亡人嘛,這幾萬幾萬的人往路上堆,能不跑就怪了,弄出這麽多盜賊了,最後還得耗費精力去平定....”
    “阿爺這次回來,怕是要耗費不少的力氣,才能平定了這些賊寇哦。”
    李世民正說著,老三拉著一臉疲倦的老四走出了門,朝著他們的方向快步走來。
    看到老四這模樣,李世民心裏頓時就明白了,他忍不住笑了起來。
    讓你再去玩,現在知道了吧?
    “元吉,這是沒睡好?莫不是學的太認真了?”
    李世民打趣道,若是在平日,李元吉定然要與他爭吵的,可今日他太累了,連鬥嘴的力氣都沒有,隨意的揮了揮手,就鑽進了馬車裏,馬車還沒走多久,他便睡著了。
    看著熟睡的老四,李世民忍不住搖起頭。
    “這豎子....”
    他看向了李玄霸,眼裏有些得意。
    “老三,你的文章應當寫的不錯吧?”
    李玄霸點點頭,“我自己覺得還不錯。”
    李世民笑了起來,“我也寫的極好!我頗有信心,若是你覺得自己寫的還不夠好,可以看看我的,再做改進!”
    這家夥一臉的自信,從心裏就覺得自己寫的最好,天下第一。
    李玄霸搖搖頭,“現在也來不及了,等今日的學業結束了,再向二哥請教吧。”
    當他們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李玄霸才將李元吉給叫醒。
    三人下了車,剛剛走進院裏,眾人都都注意到了他們,這一次,他們卻沒有再惡意的盯著李家三兄弟了,反而是笑著行禮拜見,李世民一愣,也很快回禮,唯獨李元吉,此刻依舊是一臉呆滯的狀態,根本不理會對方。
    鄭元瑞笑著走到三人的麵前,看向李玄霸,“李君,幾日不見,又精神了許多。”
    “多謝。”
    “那日宴會,我吃多了酒,沒看到李君離開,未能親自送別,實在失禮。”
    “無礙。”
    李世民一愣,等到鄭元瑞離開之後,他才低聲問道:“你去了他們的宴會??”
    “去了一次。”
    “他們向你請教?”
    “是啊,一同談論經學。”
    “嗬,什麽談論,這些人能說出些什麽來,不過是利用你而已,往後少去。”
    “唯。”
    等到老師趕到,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進了小院,又各自坐下來。
    鄭法賢的臉色實在算不上太好,都有點像李元吉,一幅沒睡好的模樣,沒有往日那般精神,他皺起眉頭,心情也很差,他的眼神掃過麵前的諸多弟子們,唯獨在李玄霸身上停頓了會,又迅速略過。
    “將寫好的文交上來。”
    眾人一一上前,交了文賦,鄭法賢每隔一段時日就會讓他們寫這些文章,來判斷他們的學業成果。
    交好了作業,鄭法賢又開始追問上次所教授的課題了。
    “述而不作。”
    他剛開了口,台下眾人幾乎是齊刷刷的抬頭看向了他,都盼著能被他叫起來。
    嗯??
    鄭法賢感覺到了事情的不對勁。
    這幫豎子,過去都怕被自己叫起來,那頭都恨不得給埋到地裏,今日怎麽一個個的如此積極?
    李世民本來是打算最早起身回答的,可看到眾人這個樣子,他卻不願意再搶先了,他要等到這些人說完,最後一個去說。
    鄭法賢遲疑的叫起了坐在麵前的第一個人,那人,正是鄭元瑞。
    鄭元瑞起身之後,便開始自信的講述起了‘述而不作’。
    “大道在於天地之間,聖人隻是敘述其中蘊藏的道理,並非是他自己所創作的.....”
    “故而聖人不過是發現了天地之間存在的道理....”
    鄭元瑞說的相當自信,就等著老師來誇讚自己。
    鄭法賢起初確實一驚,可很快他就發現了是怎麽一回事,這肯定是跟李玄霸請教了,實際上,鄭法賢也從來沒有反對過他們請教,他甚至盼著有人能直接跟自己請教。
    但是這些傻子們,寧願去問同窗,也不知道來問自己.....
    不過,能詢問別人,交流學術觀念,這已經算是一個進步了,他也沒有訓斥的念頭。
    等到鄭元瑞說完,他輕聲說了一個好字。
    這已經是讓鄭元瑞格外激動了,上學這麽多年,頭次被誇了,在他之後,其餘的弟子們紛紛起身,所說的東西基本都是一樣的,都是圍繞著自然啊,大道之存啊,看得出,他們抄的都是同一個人。
    李世民仰起頭來,眼裏多少有些不屑。
    鄭法賢對這些人也都較為縱容,沒有訓斥,眾人很快就說完了,也就剩下李家這三人,鄭法賢自動跳過了李元吉,這個在他看來已經是不可救藥的弟子,直接看向了李世民。
    “世民,你來說。”
    “我想最後再說。”
    “你現在就說!”
    李世民無奈,他看向了眾人,清了清嗓子,“自聖人講述了道理之後,曆朝曆代,都有人進行改進,因為一切都是會改變的,道理不能不變,隻有能適應當下,能應用起來的道理才是真的道理。”
    “述而不作,是因為聖人也知道自己的道理不能應用千世萬世,往後總有人會繼續發展他的學問.....”
    在聽了十幾個重複的答案之後,李世民的答案讓鄭法賢瞬間有了精神。
    他上次就做到了跳出山水看智仁,而這次,他甚至更進了一步,懂得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學問了。
    聖人到底是不是這個意思不重要,讓聖人的話能按著自己的想法變得有道理是最重要的。
    李世民就圍繞著曆代學問的改進,將聖人的意思扭曲成為代代更新,不必定死。
    “好,好,好,好!”
    鄭法賢的臉上出現了笑容,他拍著自己的膝蓋,連聲說了好幾個‘好’字。
    李世民長呼了一口氣,爽了。
    他並不嫉妒自家弟弟,他隻是要證明,你二哥始終是你二哥,小老弟就好好學吧!
    課堂內鴉雀無聲,鄭元瑞想著李世民的答案,欲言又止。
    這幾個邊塞來的武夫子弟,怎麽一個比一個厲害??
    鄭法賢最後看向了李玄霸,他眯起了雙眼,想起李玄霸那日所說的話,臉上就有些慍怒。
    “玄霸,你來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