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騙房產證的原因
字數:3515 加入書籤
張國強這幾年一直在跟車,快五十歲的人了,每天還在路上奔波,吃不好睡不好的,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了。
他就申請調到車站上工作,可申請了數次,也沒得到確切的答複,領導隻是說讓他再等等,這一等就又是一年多。
今天看到仝樾後,忽然想起仝樾在特殊部門工作,能不能托他的關係,幫忙給領導打個招呼,可又不好意思和他說,畢竟兩人隻是鄰居,沒有任何其它的交情。
仝樾看到他欲言又止的樣子,就猜到了他有什麽事,但他也不會去問,何必給自己去找事做呢!
拿出鑰匙打開大門上的鎖,仝樾和張國強說了聲,“張哥,回見啊。”就邁步走進了院裏。
“哦!回見。”
張國強終於還是沒把話說出來,怕和仝樾說了再給打駁回,以後再見了麵,都感覺有些不好意思,帶著鬱悶的心情去上班了。
仝樾進了院裏,看到幾年沒回來看看了,院裏的葡萄架下都是一些爛葡萄葉子,掉在石桌上的葡萄,有些都曬成了葡萄幹。
幾間屋子裏有陣法護著,倒是沒有塵土和蜘蛛網什麽的,後院裏的茶樹長的更粗壯了一些,有陣法保護著,這幾株茶樹也沒凍死,隻是樹枝上的茶葉都長老了。
在這座兩進的四合院裏,忙乎了半個多小時後,把院裏的葡萄和茶樹都打理了一番,又用小法術把院子裏的樹葉都清掃幹淨,打出個火球把這些東西都化為灰燼。
看了看院裏沒什麽再需要整理的,他就準備回別墅區了。
剛走出院門,準備把大門鎖上的時候,聽到有人喊他,“仝樾你今天回來了,回來的正好,街道上的同誌通知咱們胡同裏的住戶,說是要換新的房產證了。”
仝樾轉過頭,看到幾個好像是街道上的工作人員,正在胡同裏和張大爺說著什麽,順手把大門先鎖上,就往張大爺那邊走過去。
“張大爺,您說這幾位同誌是街道辦的?同誌,你們能不能把工作證拿出來我看一下。”
仝樾感覺這三個人不像是街道辦的工作人員,用神識查看了一下,看到兩個年輕人褲兜裏都裝著一把彈簧刀,街道辦的工作人員裝彈簧刀幹嘛?京城也沒那麽亂。
“哎呀!我的工作證忘帶了,張大爺可以給我們作證,我們就是街道辦的,我是副科長李文棟。”
為首的中年人,摸了摸自己的上衣口袋,裝模作樣的說忘記帶工作證,又指著張大爺作證,還把自己的名字和職務說了出來。
“好啊!你們踏馬的都是騙子,把房產證還給我,李文棟是我妻侄,難道我還不認識嗎?”
張大爺伸手抓住中年人的衣領,就去奪他手中的公文包。
另外兩個年輕人看到被識破了,立刻從褲兜裏掏出彈簧刀,一按開關,小刀就彈出來了,其中一個年輕人指著仝樾,另外一個年輕人拿著彈簧刀指著張大爺喝罵著。
“老東西,趕緊踏馬的放手,不然我就囊死你。”
“嘭嘭嘭!”三聲悶響在胡同裏響起,中年人和兩個年輕人都飛了出去,撞在胡同裏的牆壁上,又從牆壁上滑了下來,三人同時張嘴吐出一口鮮血,癱倒在地上。
“張大爺,去您家裏打電話報警吧!我在這兒看著他們。”
當著張大爺的麵,仝樾才踢出三腳,如果這裏沒人的話,他的氣息隻需釋放出來一絲,就能把這三個人的肉身都壓爆。
“好好好,我先拿了房產證,馬上就去打電話報警。”
張大爺從公文包裏拿出自己的房產證,看到裏麵還有幾本房產證,也不知道是誰家的,他也沒管這些房產證,就回家打電話去了。
不多一會兒,胡同裏就跑過來來五六個公安同誌,後麵還跟著一群看熱鬧的群眾。
公安拿出手銬先把這三人都銬起來,才問張大爺這件事的始末。
仝樾看到公安來了,趁著人多亂哄哄的時候,就離開了胡同。
“張大爺,您說這三個人都是被您鄰居打傷的?”
帶隊的劉公安,檢查了一下這三人的傷勢,看到三人都昏迷過去,臉色慘白,嘴角還帶著血絲,一看就是受了內傷吐血了。
“小劉啊!我給你說,趕緊帶人回去審問吧!打人的事您也別問了,我這鄰居他媳婦兒是東城總局的副局長,你懂了吧!”
張大爺一副為你好的語氣,高深莫測的又指了一下隔壁仝樾的家,你還想去問誰打的人嘛!
“明白了,那就麻煩您老到派出所去做個記錄。”
劉公安聽了張大爺的一番話,很快就明白過來了,他這個鄰居不是想出頭才離開的,也就沒再去詢問,有些事知道多了反而不好,更何況在京城當官的可太多了。
“這個倒是可以,反正我也沒啥事兒,那咱們就走著?”
仝樾也沒想到有人冒充街道辦的工作人員,竟然騙住戶們的房產證,估計是拿來辦理貸款的。
前世他就聽說過基金會貸款的事情,後來因為其內部管理缺陷,部分儲蓄互助基金領導幹部缺乏經驗和管理能力,缺乏資金管理經驗和專業知識,管理混亂不堪,有些人更是趁機撈取大量的錢財。
而且由於管理方式不規範,投資風險難以有效的遏製,最終這些問題導致了各地基金會的倒閉。
他曾經聽一個生意上的朋友說過,在這個基金會貸款兩千元,又拿著這兩千塊錢做抵押,去另外一個基金會貸款三千元,然後再拿著三千塊錢做抵押,又去其它的基金會貸款四千塊錢,就這樣一個個基金會辦抵押貸款,如同滾雪球一樣,最後竟然貸到了十幾萬塊錢。
當時全國各地的村鎮裏,大多都有農村基金會,一個縣城裏都有十幾家農村基金會,隻要有定期存折,或者房產證抵押,很容易貸到款,而且抵押貸款的比例,還能比原存折上的金額要多一些。
農村基金會倒閉後,坑害了很多老百姓,把錢存到基金會裏的儲戶們,都是想賺更多的利息,最後基本上都是血本無歸。
後來國家才出了政策,按照存款的比例補償了儲戶們一部分金額,但遠遠不夠歸還本金。
仝樾猜想的就是這麽回事,這幾個騙子就是利用街道辦工作人員的身份,用為轄區居民辦好事的理由,親自幫住戶們換新的房產證,倒是騙了幾本住戶的房產證,但還沒等他們去郊區貸款,剛好就被仝樾發現了,也算是他們倒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