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兄弟爭位

字數:3766   加入書籤

A+A-


    孫權雖然成為新吳侯,但他還有一個巨大的隱患沒有解決,那就是三弟孫翊,孫翊被兄長任命會稽太守,手下握有兩萬精銳之軍。
    孫權已得到消息,孫翊率兩萬軍隊前來吳縣吊孝,目前大軍已經過了由拳縣,這哪裏是來吊孝,分明是來和自己爭位。
    這是孫權又得到另外一個消息,孫賁率一萬軍隊進駐陽羨,顯然是來呼應孫翊。
    由拳縣是今天的嘉興,孫翊大軍過了嘉興,距離吳縣很近了。
    陽羨是今天的宜興,位於太湖西麵。
    更孫權心煩的是,吳侯之印依然是母親手中,並沒有交給自己,母親隻是口頭上同意自己上位,並沒有書麵簽字。
    母親隨時可以收回口頭的承諾,根本原因就是孫翊的勢力還在,母親並沒有死心,何況還有吳郡太守張紘,郡司馬華歆等人支持孫翊。
    孫權心中無計可施,隻得命人把張昭請來。
    張昭取代了呂範,成為軍師,這也是孫權不太放心呂範,便讓呂範去管政務,把軍師之職給了張昭。
    張昭成為軍師,孫權才真正拿到了兄長的軍權。
    張昭來到孫權官房,見孫權愁眉不展,笑道:“吳侯已經上位,為何還鬱鬱不樂?”
    孫權歎口氣道:“孫翊率軍已經過了由拳,進入吳縣境內,孫賁之軍進駐陽羨,呼應孫翊,讓我怎麽高興得起來,莫非真要爆發內戰?”
    張昭微微笑道:“孫翊頭腦簡單,性格暴躁,其實不足為慮,我略施小計就能把他拿下,真正的麻煩是孫賁,不過孫賁雖然狡猾,但他精銳之軍已經被甘寧消滅,他屬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別看他有一萬軍,但實際上他隻有五千精兵,另外五千是剛招募之軍。
    他也知道自己實力不足,所以你看駐兵之處在陽羨就明白了,名義上他進入了吳郡,但又離丹陽郡很近,隨時可以退回丹陽郡,屬於可進可退的位置,由此可見孫賁是來給孫翊打氣,絕不會實質性的支持他。”
    張昭的分析讓孫權輕輕鬆一口氣,又問道:“我該怎麽對付孫翊?”
    張昭現在才知道眼前這位新主公城府極深,一直在扮豬吃虎,他早在一個月前就用一支千年人參救了陳武母親的性命,從而收買了陳武,陳武統領吳縣一萬城防軍,孫權等於早就掌握了這一萬軍隊。
    也說明孫權早就知道其兄要遇刺,便提前進行了布局,吳侯一死,陸家的陸績和顧家的顧雍立刻表態效忠,這又意味著什麽?
    可笑孫賁前前後後忙碌了半天,最後卻給孫權做了嫁衣。
    一旦掌握了軍權,孫權就立刻撤掉了呂範的軍師之職,可見他心狠手辣,為了奪權絕不容情。
    想通這些問題,張昭再也不敢輕視這位年輕的新主公了。
    張昭低聲道:“孫翊的倚憑無非就是老夫人和張紘等人的支持,吳侯可以稱病,降低孫翊的警惕,然後……..”
    孫權連連點頭,他遲疑一下道:“就怕張紘不會輕易改變立場。”
    張昭捋須一笑,“我早有後手,張紘的態度其實無所謂。”
    張昭低聲說了兩句,孫權心中歎息一聲,這隻老狐狸果然厲害。
    ……….
    當天中午,吳侯府內傳出消息,吳侯孫權因為勞累過度而病倒了。
    這時,又傳來了孫翊率軍北上的消息,一時間,吳縣城內人心惶惶,都擔憂兄弟二人的爭權大戰爆發,對吳縣百姓就是滅頂之災了。
    張昭在同一時刻拜訪了吳郡太守張紘。
    馬車緩緩停下,張昭走出車門,等候在門口的張紘次子張靖連忙迎了上來,“小侄參見世叔!”
    “你父親可在?”
    “父親在貴客堂等候,世叔請!”
    張昭走進中堂,兩人見了禮,張紘請張昭進內堂,兩人分賓主落座。
    張昭開門見山道:“孫翊帶兵北上,眼看兄弟二人反目在即,兄長有何良策,製止這場即將發生的人倫慘劇?”
    張紘半晌淡淡道:“吳侯一直認為三弟酷似自己,老夫人是希望孫翊繼位,我個人也看好孫翊能帶江東走上南方霸主之位,我就想不通,為何不讓孫翊繼承吳侯之位?”
    張昭搖搖道:“吳侯才二十六歲,他當然認為自己還能奮鬥至少二十年,也自然會讓自己兒子繼承大位,絕不會考慮孫翊繼位,他讚許孫翊,隻是因為孫翊支持他北伐罷了,孫翊頭腦簡單,性格暴躁,他怎麽可能帶江東成為南方霸主?兄長的識人之術小弟實不敢恭維!”
    張紘冷笑道:“暴躁隻是性格問題,難道吳侯當年就不暴躁?但至少孫翊比孫權單純得多,至少比孫權有誠信,他若上位,一定會讓孫紹繼承自己之位,孫權可能嗎?他口口聲聲答應呂範,將來讓給孫紹上位,一上位就把呂範革去軍師之職,他的承諾賢弟相信,反正我是不信,至於南方霸主,不是我看不起孫權,他絕對不是甘寧的對手!”
    張昭歎了口氣,“我尊重兄弟的選擇,但當務之急是要兄弟二人坐下來談,不管誰上位,絕不能兵戎相見,否則就是吳縣百姓的浩劫啊!”
    這一點張紘倒是支持的,他沉吟一下道:“我會寫封信勸一勸孫翊,讓他克製,絕不能妄動兵災。”
    “孫翊大軍已經進吳縣邊界了,兄長什麽時候寫信?”
    “我現在就寫!”
    張昭起身告辭,張紘讓次子替自己送客。
    張靖把張昭送出府門,張昭坐上馬車,低聲對張靖道:“我在三吳酒樓等你!”
    張靖輕輕點頭,恭送張昭離去。
    張靖回到書房,張紘已經寫了一封信,遞給他道:“你速去見孫翊,把此信交給孫翊,不要久呆,盡快返回。”
    “孩兒遵令!”
    張靖接過父親的就走了,但他並不是去城南,而是先來到三吳酒樓,讓手下在樓下等自己,他上樓去了。
    張紘雖然才華橫溢,但兩個兒子卻很平庸,長子張玄勉強封了一個溧陽縣尉之職,次子張靖就沒有機會入仕了。
    張靖已經二十六歲,渴望入仕成了他最大的夢想,張昭便暗中找到他,給了他入仕的希望。
    走進雅室,張靖向張昭行一禮,把父親的信遞給了張昭。
    張昭打開信看了一遍,立刻提筆仿照張紘的筆跡重新寫了一封信,裝入信封封好,遞給了張靖,又叮囑他幾句,笑眯眯道:“去吧!事成之後,吳侯答應封你為烏程縣丞!”
    張靖大喜,躬身道:“晚輩一定不辜負世叔的托付!”
    張靖這才收起信,匆匆去找孫翊送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