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隱患難解

字數:4324   加入書籤

A+A-


    孫翊這才發現自己在一間密閉的小屋裏,四周一片漆黑,孫翊大驚失色,轉身敲門,“開門!快開門!”
    身後側門緊閉,無論孫翊怎麽敲門,門外絲毫沒有回應。
    “狗日的,等我出去一定要把你們千刀萬剮!”
    孫翊開始暴躁起來,他後退幾步,深深吸一口氣,用肩膀猛地向門撞去,不料腿忽然一軟,孫翊一個踉蹌撞在門上,滑倒在門下。
    他的頭開始一陣陣發暈,力量迅速消失,孫翊大駭,這才意識到自己中招了。
    他連忙屏住呼吸,捏緊拳頭拚命砸門,可砸門的力道越來越弱,最後他軟軟倒下,暈厥了過去。
    他被迷香熏倒了。
    孫翊被抓住了,他的親兵也統統被幹掉,一個不留,當天晚上,徐琨把軍隊交給了孫權,孫翊所有的夢想都在這一夜煙消雲散。
    當晚發生的一切,吳夫人卻絲毫不知情,她以為三子孫翊還在會稽郡,卻不知道昨晚兒子就在她身邊,距離她隻有五十步。
    至於吳侯之印,其實並不重要,孫權要等朝廷冊封,他才能成為真正新吳侯,這個時候就算他拿到吳侯之印,意義也不大。
    其實沒人會在意他是否有吳侯之印,就像沒有員工會在意總經理是否有董事會授權證書一樣。
    次日,孫權下令封孫翊為吳郡太守,當然這隻是做給他母親看的,實際上孫翊暫時被軟禁起來了,等孫權徹底掌控了大權後才會被放出來。
    張紘一氣之下病倒,他壓根就不知道兒子已被張昭收買,幾天後張紘直接辭職去了許昌,去朝廷做官去了,曹操已經多次邀請他。
    孫翊畢竟隻有十七歲,頭腦簡單,比較容易對付,但另一個孫賁就不容易對付了。
    當聽說孫翊被封吳郡太守後,孫賁立刻率軍撤退回丹陽郡,他隨即給孫權寫了一封信,先是輕描淡寫解釋了自己出兵的理由,理由是他擔心孫翊年少衝動,所以他準備來吳縣調解,既然兄弟已經握手言和,他也就放心了。
    在這封信的最後,孫賁正式提出自己的和解條件,要求孫權封前廬江太守李術為九江郡太守,如果孫權封李術為太守,他便可以讓次子孫安來吳縣讀書。
    官房內,孫策把孫賁的信遞給了張昭,“軍師看看最後,孫賁提出的和解條件。”
    張昭眉頭一皺,“這個李術曾是劉表的下屬,吳侯當初發現李術和劉表有勾結,便將他罷免了,聽說他現在是孫賁的幕僚,讓他為九江太守,江東風險很大啊!”
    孫權負手走了幾步道:“我現在需要坐穩吳侯之位,需要先穩住孫賁,不如先答應他,讓李術暫時為九江郡太守,一年後再找個借口罷免他。”
    張昭理解孫權的心情,孫賁畢竟是江東軍二號人物,在江東軍有很多下屬,包括程普,黃蓋,韓當之類的元老,孫權骨子裏很忌憚他。
    所以孫權急於和孫賁達成妥協,既然孫賁肯把兒子送來吳縣讀書,孫權當然求之不得。
    隻是李術太危險了,孫賁讓他出任九江郡必然有意圖。
    沉思良久,張昭終於點點頭道:“可以答應孫賁,但一定要派人盯住李術,防止他搞鬼。”
    次日孫權下令,封廬江郡前太守李術為九江郡太守。
    不久,孫賁次子孫安從秣陵縣前來吳縣讀書了。
    至此,孫權總算解決了孫家內部爭權,但同時也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隱患,那就是李術。
    ………
    秣陵縣的長江邊,孫賁送幕僚李術前往九江郡上任。
    江邊亭子裏,孫賁讓所有人退下,這才對李術緩緩道:“先生馬上北上了,我這裏就給先生交個底,周瑜率兩萬軍撤退到京口,但壽春還有太史慈統領的一萬精兵,他手下大將夏傑和劉湛是我的人,先生可以和他們聯係。
    一旦先生起兵,九江郡南麵的盜匪許乾會起兵響應,另外,廣陵郡的盜匪張多也會起兵響應,這兩人其實都是我的人,兩人估計有一萬軍隊,隻要先生替我拿下廣陵郡,我保證封先生為軍師,絕不食言。”
    很顯然,孫賁奪不了江東之權,他便準備去江北發展了,占據江北三郡,自立為淮侯。
    孫權不肯封他兼任九江郡太守,孫賁便隻得退而求其次,讓李術出任九江郡太守,他在後背指揮。
    李術捋須沉思片刻道:“如果太史慈不肯離開九江郡,怎麽辦?”
    孫賁淡淡道:“先生先在九江郡站穩腳跟,反正孫策的靈棚要安置九九八十一天,兩個月後,我會給孫權建議,讓各地大將都回吳郡吊孝故主,以太史慈和孫策的交情,他一定會回吳縣吊孝,那時你的機會就來了。”
    李術欣然道:“我保證不會讓將軍失望!”
    李術上船走了,孫賁的長子孫安有些擔心道:“以前吳侯曾說這個李術和劉表有勾結,父親真的相信他嗎?”
    孫賁冷笑道:“我就怕他不肯造反,隻要他造反,他的手下都是我的人,我滅他還不容易吧!讓他辛辛苦苦造反一場,最後給我做嫁衣。”
    孫安心中暗暗歎息,父親總是把事情想得太好,當初父親和吳郡八大世家聯手換主,以為自己能取代孫策為江東之主,最後卻給孫權做了嫁衣。
    現在又想利用李術,但李術此人城府很深,父親未必能控製得住啊!
    心中雖然擔憂,但孫安又不敢多說,隻得把一堆疑慮壓在心中。
    .........
    一晃到了二月初,甘寧奪取豫章郡已經有一個月了。
    甘寧到豫章郡各地巡視了一圈,又回到了南昌縣,他現在深刻地體會到,廬陵郡僮芝才是他必須要先解決的大敵。
    本來廬江郡就是豫章郡的一部分,和豫章郡關聯極深,很多官員都是出身廬陵郡。
    甘寧終於理解了當初孫賁為什麽要先解決廬陵郡,再解決柴桑,實在是廬陵郡僮芝對南昌的威脅要比當時的自己大得多。
    甘寧當即定下了拿下廬陵郡的計劃……..
    在甘寧的諸多手下中,楊玄僅次於魯肅的謀士,之前他出任幕僚參軍,拿下豫章郡後,甘寧封他為豫章郡郡司馬兼南昌縣令。
    郡司馬主管軍事,由於軍隊被甘寧掌控,豫章郡郡司馬實際上是個虛職,楊玄的真正職務是南昌縣令。
    楊玄曾是袁術帳下第一謀士,不過在三國眾多謀士中,楊玄隻能算中等偏上,曆史上,袁術死後楊玄在江東為官,基本上就沒有了記載。
    這段時間楊玄也忙得頭昏腦脹,各種雜事堆積如山,光未審未判的案子就有一百多個。
    這天上午,縣主簿李征拿著一隻卷宗袋匆匆來到楊玄的官房。
    “楊司馬,我發現一件重要之事!”
    楊玄正坐在一堆卷宗裏翻閱,他歎口氣道:“重要之事太多了,再多一件也無妨,說吧!”
    李征走進來道:“之前孫輔懷疑城內有僮芝奸細,滿城搜查,抓了一千多人,司馬知道這件事嗎?”
    楊玄點點頭,“我知道此事,然後呢?”
    “一千多人審問了一天一夜,甘將軍拿下南昌縣後所有人都放了,剛才卑職在清理幾箱審問記錄時,發現一個專門的卷宗袋,袋中的東西司馬可能感興趣。”
    李征將手中卷宗袋遞給楊玄,楊玄取出卷宗袋中的審問記錄,隻看了幾行,眼睛一下子瞪大了。
    “這是真的嗎?”
    “我也不知道,隻是覺得應該告訴司馬。”
    楊玄跳起來,一陣風地向外走去,“我去找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