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絕路剿殺

字數:4556   加入書籤

A+A-


    掌櫃抱著杯子喝了口熱水,怯生生對甘寧道:“小人幾代都是開店的,本來老老實實做生意,掙點小錢養家糊口,不料卻遭遇了災禍。”
    “那個夥計是什麽人?”
    “他叫王俅,原本是我的一個遠方親戚,從小好勇鬥狠,無惡不作,後來投靠僮芝,因為他讀了幾年書,便成了僮芝的心腹,他們要收集南昌縣的情報,王俅便找到我,要做我的夥計,我沒辦法,隻好答應了。”
    “你經常跑廬陵縣,就是給他送情報?”
    “是的,這個王俅好逸惡勞,根本不願坐船走遠路,就逼著我去給他送信。”
    甘寧眼珠一轉,“如果你幫我送一封信給僮芝,當然是冒充王俅的信,你覺得可行嗎?”
    “我送信沒問題,可是要王俅的親筆信才行啊!還要按上他的指印,但王俅已經死了。”
    指印問題不大,死人也可以按,至於親筆信,還是有辦法能解決,楊玄就是仿信高手。
    ………
    當天下午,郡衙傳出消息,黃祖親率五萬大軍進攻柴桑,甘寧當即率領大軍北上柴桑支援,南昌縣隻留了一千軍隊駐守。
    傍晚,掌櫃也坐上一艘快船去廬陵縣了。
    廬陵縣就是今天的江西吉安,從南昌過去乘船要走四天,比較辛苦,僮芝要求每個月都要匯報南昌情況,王俅不願吃這個苦,便逼著表舅掌櫃替他送信。
    四天後,掌櫃抵達了廬陵縣,直接來到郡衙找到僮芝,他送了一年多的信,大家都對他很熟悉。
    僮芝年約五十餘歲,長得奇醜無比,身材肥短,一雙眼睛鼓出,看起來儼如蛤蟆一樣,他是丹陽郡的山越人,兵敗後逃到豫章郡,趁劉繇病死的機會將豫章郡南部割據,改名為廬陵郡,自封廬陵郡太守。
    僮芝本人沒有這麽大的膽子分郡,實際上是劉表的意思,劉表和黃祖達成了分割豫章郡的協議。
    北麵豫章郡歸黃祖,南麵廬陵郡歸劉表,至於豫章郡和廬陵郡的分界線,實際上就是由僮芝來決定。
    僮芝若能拿下南昌縣,那雙方就以南昌縣為界線。
    為了鼓勵僮芝拿下南昌縣,劉表命令侄子劉馨給了他三千套兵甲。
    可別小看三千套兵甲,一套兵甲包括盔甲、長矛、戰刀、弓箭,加起來超過百貫錢,三千套就是三十萬貫錢,這絕不是小數字了。
    僮芝見掌櫃帶來信封居然是紅色的,精神不由一振,連忙打開信細看,頓時大喜,南昌縣竟然隻有一千軍隊,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他簡直有點不敢相信,又細看了兩遍,信的字跡和手印都和平常一樣,隻是說黃祖五萬大軍進攻柴桑,甘寧率軍北上了。
    “劉掌櫃,城內真的隻有一千軍隊?”
    “應該是吧!趙俅也激動得渾身發抖,我讓他自己來送信,他不肯,他說要繼續監視對方軍隊。”
    僮芝想了想也對,甘寧擠走了江東軍,奪取豫章郡,黃祖就來摘桃子了,完全符合黃祖的性格。
    南昌縣居然隻有一千士兵,這個天賜良機自己怎麽能不抓住?
    僮芝不敢耽誤,去南昌他們至少還要走四天時間,他當即下令全軍集結,並帶上七天的幹糧,一個時辰後,僮芝便率領全部一萬三千軍北上了。
    ........
    從南昌以南便是多山之地,僮芝手下大軍幾乎都是山越人,在山路上行軍如走平地,速度也很快。
    當然,關鍵是全軍士氣高昂,僮芝的手下都極度仇恨漢人,恨不得把豫章郡的漢人全部斬盡殺絕,隻留下年輕女人。
    想到要搶掠郡治南昌,每個人的腦海裏就出現了千嬌百媚的女人,成堆成堆的金銀,讓他們怎麽能不期待和激動。
    大軍晝行夜宿,四天後進入南昌縣境內,這天下午,大軍進入青龍峽,他們一路走了幾十條峽穀,這是最後一條峽穀,過了這條峽穀,前麵二十裏外就是南昌城了。
    僮芝精神大振,催促全軍加快速度,馬上就要到南昌城了,全軍將士也振奮精神,加速度行軍。
    青龍峽長十餘裏,兩邊都是懸崖峭壁,整個峽穀寬三丈左右,長滿了荊棘雜草,前麵龍口處寬隻有一丈,叫做龍口隘。
    這是一條極為險要的軍事危地,一般軍隊都會十分謹慎,或者派人去前麵查看,或者走一半留一半。
    但僮芝的軍隊一點都不在意,原因就在於他們一路北上已經走了二十餘條這樣的峽穀,這就像溫水燉青蛙一樣,警惕性就漸漸喪失掉了。
    大軍走到北麵出口處,卻意外發現出口處被巨石堵死了。
    僮芝聽見前方一片喧嘩,立刻催馬上前問道:“怎麽回事?”
    “大帥,出口處被巨石堵住了!”
    僮芝心中一驚,連忙抬頭兩邊望去,兩邊都是幾十丈高的懸崖峭壁,他猛地意識到自己中計了,大喊道:“立刻撤退!”
    就在這時,頭頂上密集大石塊砸下,士兵們紛紛被砸中,一時間無數士兵骨斷筋折、血漿四濺,士兵們哭喊連天,爭先恐後向回奔逃。
    僮芝的戰馬被一塊巨石砸中頭部,嘶鳴一聲摔倒在地,僮芝甩出去一丈遠。
    立刻有親兵上前扶起他,舉盾牌保護他向南逃命。
    但一路上依舊不斷有巨石砸下,很多士兵一頭栽倒,渾身抽搐片刻便不動了。
    大群士兵跑回到入口處,才發現山穀入口處也被上百根巨木擋住了,士兵們拚命推動巨木,巨木堆根本紋絲不動,另一端的底部打下了十幾根木樁,巨木之間又被鐵釘釘在一起,他們怎麽可能推得動?
    推不動就隻能爬,逃回家的渴望讓士兵們不顧一切地向巨木上爬去,他們卻不知道,巨木對麵列隊站了五千士兵,舉弩瞄準了他們。
    第一批數百士兵剛翻出來,密集的弩矢便迎麵射來,士兵們紛紛中箭摔落,一個活口都沒有。
    緊接著第二批士兵翻出來,但迎接他們的依舊是無情的弩矢,射穿了頭顱,射穿了胸膛,在絕望中死去。
    一批批士兵翻過木頭逃出來,一批批士兵隨即被射殺,巨木下的空地堆滿了屍體,層層疊疊儼如小山一般。
    這是一種殘忍的死亡陷阱,巨木對麵的士兵看不見這邊情形,就算聽到慘叫,他們依舊會心懷僥幸地翻過巨木,因為隻有翻過巨木才能看到逃命的希望。
    但他們翻過巨木,隻有死亡一條路。
    漸漸地,翻過巨木的士兵越來越少,射殺了五六千人後,最後沒有士兵翻越巨木了,數百名柴桑軍士兵上前清理屍體和箭矢。
    與此同時,山頂上士兵開始向山穀內扔下大量稻杆和木頭,還有一罐罐桐油,緊接著數百支火把扔下去,山穀內開始燃燒起來了。
    很快山穀內濃煙彌漫,強烈的恐懼驅使著士兵又開始不顧一切攀爬巨木堆,但等候他們的依舊是行刑式的射殺。
    從他們首領僮芝中計北上的那一刻起,他們的命運就已經注定了。
    甘寧率領一萬兩千軍隊埋伏在青龍峽兩端,從石雨到烈火焚燒到弩矢射殺,僮芝軍隊根本無處可逃,甘寧也沒考慮給他們活路。
    山穀的大火整整燃燒了兩天,再也沒有士兵攀爬巨木堆逃命了,士兵們上前將一根根巨木拉開,露出一丈寬的通道。
    通道裏麵躺滿了上千具屍體,都是劇烈咳嗽後窒息而死,他們都想爬出巨木堆,但都沒有力氣了,最後無法呼吸而痛苦死去。
    數千士兵走進山穀清場,沒有死的士兵都被補一刀殺死。
    徐盛找到了僮芝,也是窒息而死,他的牛角金盔讓人一眼就能認出他,不過出於謹慎,徐盛還是命令士兵把屍體抬出來給劉掌櫃辨認。
    “就是他!”
    劉掌櫃也終於一顆心落下,自己不用擔心被僮芝報複了。
    “他就是僮芝,他沒有兒子,兩個兒子都死在丹陽郡了。”
    甘寧點點頭,當即令道:“所有屍體焚燒後挖抗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