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人心所向?

字數:4191   加入書籤

A+A-


    紫薇坊,興國公主府。
    昨夜驚魂未定的勳貴家眷們,聚在望秋殿內。
    貴婦們按品級,按品級安排距離興國遠近。
    先是一番曆數安平郡王罪狀後,右側上首的桓陽王側妃許氏略略傾了傾身,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憂懼,“安平郡王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實乃罪有應得。像臣妾這等婦道人家,見識淺薄,以前竟沒看出安平郡王竟是這般不忠不孝之人”
    說到此處,她聲音一顫,緩緩起身跪下,抹淚道:“年初安平郡王妃生辰,臣妾曾贈她京錦百匹、緙絲屏風一座,更有東海明珠一斛,如今想來,這些物件若被用來充作逆資,臣妾真是萬死難辭其咎.”
    殿內霎時寂靜。
    諸位夫人屏息凝神。
    望秋殿遠處,幾乎快到殿門的位置.林扶搖帶著一雙兒女坐於此處。
    她使勁支著耳朵才能聽見許氏的話,聞言不由稍顯幸災樂禍的對薑妧悄聲道:“你看看,如今陳端伏罪,她們就成‘見識淺薄’了一個比一個精。”
    陳端伏罪,郡王府被查抄是一定的。
    屆時,王府裏必然會搜出些各家來往的書信、禮單。
    幾個月前他還是準儲君,不管各家心裏支持誰,逢年過節送些禮物、維護關係總免不了。
    許氏這是替大家請罪呢,也借機試探一下興國的意思。
    畢竟,她們都是些‘見識淺薄的婦道人家’,就算犯錯,也情有可原。
    盡量避免牽連各自夫君。
    上首,興國微微垂眸,玉指端著天青茶盞,不緊不慢地、一遍遍地撇著浮沫。
    瓷蓋與杯沿輕碰,發出細微刮擦聲,在這落針可聞的寂靜殿宇內,分外清晰。
    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著一樣的動作。
    氣氛沉滯壓抑。
    就在這時,她突然抬頭,仿若才發現滿殿寂靜與聚焦在自己身上的視線一般,臉上迅速漾開一抹溫和的笑意,“諸位夫人怎麽都如此拘謹了?茶都要涼了,快嚐嚐,這是今春新貢的明前茶.”
    眾貴婦如夢初醒,慌忙去端自己手邊的茶盞。
    然而心神未定,手不免不穩,一時間,殿內響起一片略顯淩亂的杯蓋與杯沿碰撞‘叮當’脆響,甚至隱約有茶水晃出,平添了幾分狼狽與慌亂。
    興國卻在這會兒出其不意道:“年節往來,人情走動,避免不了.畢竟端兒曾一度代陛下主持各種禮儀祭祀,大家的難處,本宮自然曉得。”
    聽到這般坦誠的言語,殿內明顯響起一片如釋重負的鬆氣聲。
    個別沒怎麽經過事兒的,甚至下意識撫了撫胸口。
    “不過~”
    可緊接,興國話鋒陡然一轉,“徹查逆黨,肅清餘孽,乃國之要務。朝廷必將仔細審理此案,務求水落石出,不使一人漏網.”
    說罷,她遙遙抬手,虛扶了仍跪在地上的許氏,“側妃且起吧,你有此心,足見忠忱本宮不會讓你蒙冤。”
    後室。
    林寒酥隔著一道紗簾,不自覺攥緊了袖口,心頭湧上一股難以言喻的炙熱與羨慕。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殿下掌控談話節奏與眾人心緒的本領著實讓她佩服。
    她要有這本領,吵架不得把徐九溪噎的翻白眼啊!
    想要和朝顏、軟兒分享一下自己的敬仰之情,回頭一瞧,卻見剛才還在身旁的兩小隻,不知啥時候溜出去了。
    反正在公主府,她也就沒在意。
    大殿內,興國目光目光溫和的掃過全場,仿佛閑話家常般問道:“徹查餘孽,關乎社稷安穩,需得一位秉公持正、又忠心耿耿之人。諸位夫人久居天中,見識不凡,不知心中可有堪當此任的人選舉薦?”
    這.有點不合規矩了。
    哪有詢問婦道人家朝廷人事任免的?
    眾婦人麵麵相覷,揣測著興國的心思。
    短暫沉默後,天中餘家主母張氏起身一禮,“殿下,民婦鬥膽臨平郡王乃陛下貴胄血脈,剛毅果決。由他主理此案,名正言順.”
    此話一出,樂陽王王妃也連連頷首,表示認同。
    但其他人的心卻不免提了起來。
    臨平郡王陳竑和陳端有舊怨,且為人氣量狹窄、貪財喜色,若由他審理陳端餘黨.以前和安平郡王有過來往的各家,就算不被定罪,怕是也要被他趁機訛詐一番。
    興國公主聞言,唇角含笑,輕輕頷首,“竑兒確實不錯,上任天中府尹後,打擊不法商戶,為民伸冤.”
    先是一番誇讚,接著卻話鋒微轉,“隻是他身上已擔著天中府的千鈞重擔。若再將徹查逆黨這般繁瑣細致、需抽絲剝繭的事務全數壓於他身,隻怕過於辛勞.”
    這話一出,陳竑已被排除掉了。
    就在大家絞盡腦汁思索還有何人適合時,卻聽大殿盡頭、靠近殿門的位置,忽聽一人莽撞道:“殿下,不如讓楚縣公擔任此差吧!”
    “.”
    所有齊刷刷轉頭看來。
    林扶搖人都嚇麻了,想要伸手將不知死活的兒子拽回來。
    但薑軒已邁步往前走了過去,他臉上帶著那種少年特有的、未經世事的直率,“昨夜就是小爵爺帶兵護了各家安全!他武藝才高八鬥,對陛下和殿下忠心耿耿,又多次被陛下嘉獎”
    殿內微微響起幾聲竊笑,笑他薑軒‘才高八鬥’的用法。
    可更多人,卻認真思索起來。
    這個外室子雖言語混亂,但他卻無意提醒了大夥一件事小爵爺剛剛護了各位,且和各家沒有利害衝突,由他徹查安平郡王案,確實要比陳竑來的更讓大家放心。
    端坐上首的興國公主,目光也越過眾人,落在那少年身上,微微蹙眉,思索片刻,仿佛是好不容易才想起此人是誰,“楚縣公諸位以為如何?”
    “殿下,楚縣公為國朝屢建大功!臣妾以為,正當其用!”
    桓陽王側妃許氏反應過來後,率先表態。
    自己那兒子和丁歲安是八拜之交,由丁歲安查案,肯定不會難為自家!
    許氏雖是側妃,但地位卻相當特殊.桓陽王高識真有三子,去年南征,長子、二子皆歿於戰場。
    高幹這個庶出三子,瞬間成了桓陽王的第一、且唯一的繼承人。
    母憑子貴
    她一開口,抱著同樣不希望陳竑主理此案打算的其他婦人紛紛開口,共同舉薦丁歲安。
    興國嗬嗬一笑,道:“想不到,這位楚縣公,如此得諸位之心。本宮仔細考慮一下吧”
    後室,林寒酥莫名生出一股怪異之感。
    任命誰來徹查安平郡王餘黨,殿下完全可以一言而決,她卻偏偏拿出來討論一番。
    好似好似要故意試探各家態度一般。
    我家小郎,又不是皇室子弟,殿下這麽做有什麽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