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意外結果!

字數:3560   加入書籤

A+A-


    衡市!
    佛山靜苑,疑似鬆本子青被殺的房屋內。
    一眾警員看著沈庭拿著測量工具,飛快測量熒光血點的數據,然後進行計算,都有些驚奇。
    卓岩看向身旁的熊貝貝、許心一二人:
    “看樣子,沈組長好像真的會血跡形態分析啊?
    他之前破案的時候,用過這技巧嗎?”
    熊貝貝撓撓頭:“這個,還真沒有。”
    許心一也道:
    “這應該是第一次用。
    不過,我們都習慣了。
    沈庭這家夥經常不聲不響,忽然就用以前從沒使用過的刑偵技巧破案。
    天知道他還會多少刑偵技術。”
    旁邊的眼鏡女警,第一次跟隨沈庭出來查案,明顯還沒適應沈庭的節奏,頗為驚訝道:
    “我看組長測量血跡的手法,明顯很專業啊!
    而且,有的操作,我似乎有點看不懂。”
    卓岩點頭:
    “這案子的血跡,其實不屬於常規血跡。
    被重度擦拭、清理過。
    血跡初始狀態可能存在的毛刺、輻射狀濺射、彗星尾等關鍵特征,都會因擦拭而變得模糊,或者直接消失。
    沈庭的很多操作,應該是在想辦法,規避擦拭、清洗的影響。”
    卓岩說得沒錯。
    以最常見的蝌蚪狀噴濺血跡為例,如果一個血跡,被上下左右反複潑水擦拭,噴灑魯米諾後,熒光明顯不可能再呈現蝌蚪形態,而是不規則的一坨熒光。
    這樣的血跡,除非神仙來了,否則再專業的專家,也測算不出血跡的飛來方位。
    如果犯罪現場都是這樣的血跡,那沈庭也沒必要兌換血跡形態分析了,直接卷鋪蓋回家得了!
    沈庭之所以兌換了,是因為凶手擦拭時,不可能每個血跡都擦得這麽徹底。
    比如一個血跡,可能隻會被從左到右擦拭一次,右邊的特征自然會被抹除,但左邊還有特征殘留。
    總會有這種特殊的血跡,可以作為鑒定的目標。
    而且!
    血跡不是單一的。
    本案裏,從受害者身上的傷勢以及血跡分布看,凶手使用的凶器應該是錘子——
    錘麵整體呈現方形,邊緣有一定的弧度。
    凶手每次用凶器砸擊受害者,不可能隻濺射出一個血滴,而是成百上千,甚至上萬的血滴同時濺射而出。
    這些血滴,大部分會在承接物上,相近的位置形成血跡群。
    這些血跡,即便九成九都被擦拭,特征全部消失。
    剩下的零點一成,也因為擦拭沒有一個是完全完整的,但仍然可以鑒定。
    零點一成血跡殘餘的局部特征,隻要整合到一起,頂級血跡專家也足以分析出這次攻擊時!
    凶手和受害者的相對位置、錘子砸擊的軀體部位、揮舞錘子的角度和力度等等。
    隻不過,相比沒有被擦拭過的原生態血跡,這種分析明顯要複雜很多。
    當然!
    一次攻擊形成的成百上千血跡,實踐中,一般不會被全部擦拭,總會有特征完全遺留的完整血跡。
    因此!
    血跡形態分析領域,有一句名言——
    “總有血跡,會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
    這裏的“你”,既可以指行凶者,也可以指調查者。
    血跡的形成其實是非常複雜的。
    過程中會受到重力、空氣阻力等很多力的作用,承載體特性、遮擋物等等,也都會影響血跡的形成和分布。
    凶手的一次攻擊,絕大部分血跡噴濺到牆麵上,但也可能會有幾個血霧濺到天花板上,或者有血跡進入櫃子後麵的縫隙。
    關鍵是!
    恰恰是這種血跡,通常非常細微,達到肉眼不可能見的程度。
    行凶者看不到,自然不會擦拭相應區域。
    而對於調查者來說,這些血跡,為擦拭後的血跡現場,提供了鑒定的重要依據。
    這些肉眼看不見的血跡,在魯米諾試劑的作用下,無所遁形。
    因為魯米諾有高達百萬倍的精確度——
    一滴血液,滴到一百萬倍體積的水裏,魯米諾同樣能輕鬆鑒定出來。
    而沈庭現在所做的,就是整合血跡群的殘餘特征,並嚐試尋找完整血跡,通過這些,複原血跡形成過程,逆推案件發生的經過。
    ……
    差不多半個小時後,微型激光發射器送了過來。
    沈庭立刻在之前計算過的血跡上,安置發射器。
    而亮起的激光就是他測算出的血跡飛行軌跡。
    隨著安裝發射器的位置越來越多,產生了多個激光交匯的區域。
    這些位置,就是產生血跡群的血源!
    沈庭對這些區域進行測算後,基本確定——
    張黎的確不是行凶殺死鬆本子青的人。
    正常來說,行凶者不是張黎,那就隻可能是本案的另一名嫌疑人餘慶偉了。
    但這就是讓沈庭疑惑的地方,他通過血跡初步判斷——
    那餘慶偉,似乎也不是持錘行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