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登基大典(上)

字數:4391   加入書籤

A+A-


    天啟八年六月初一,時間剛過子時,天地還是昏暗。
    慈禧太後盛裝打扮叫醒了小皇帝朱慈炅,朱慈炅被宮女脫光衣服,光著屁股又沐浴了一遍。
    然後,開始穿戴,裏衣穿好,便是由慈禧太後親自監製全新的小小的十二旒冕、十二章袞服。
    白玉十二旒珠擋住了朱慈炅的視線,玉質珍飾垂於耳側,讓朱慈炅感覺相當不舒服。
    旒冕感覺很重,恰如這大明山河,今日起便要正式壓在幼童肩上了。
    今日連袞服都不能有一絲褶皺,朱慈炅雖幼,也被嚴格要求,一步不能踏錯。
    朱慈炅很叛逆,但身處大明這世界本就是科學不能解釋的東西,他對這些神神道道的東西也有了基本尊重,再不耐煩這也是他此生最重要的日子。
    在朱慈炅穿戴的時候,慈安太後也來了,好久不施粉黛的她今天也化了妝。九龍四鳳冠深青翟衣就是比慈禧太後的九翬四鳳冠真紅大衫看著更端莊貴氣。
    慈安太後微笑看著朱慈炅穿戴完畢,感覺很滿意。
    “皇兒穿上這一身才像是皇帝。”
    朱慈炅向她露出個甜甜的笑容,他真的很擔心宮女沒把旒冕係好,自己一不小心弄掉下來。
    朱慈炅牽著慈安太後的手出了暖閣,目光一凝。
    兩頭盛裝的大象特別引人矚目,相比於此,其他儀仗和高大的玉輅車都弱爆了。
    見朱慈炅目光注視在大象身上,慈安太後低聲告訴他:“這是英國公進獻來的,還有兩頭關在禦馬監。”
    朱慈炅點頭,旒珠晃動,仿佛有什麽被遮住了,大明皇帝已經有兩代沒有使用象輅車了。
    是想用大象來嚇唬朕嗎?不好意思,朕見過,還喂過它們香蕉。
    王體乾今日蟒袍特別鮮豔,他跪在輅車前,看那動作,竟然是想讓朱慈炅踩著他上車。
    朱慈炅略微猶豫,還是踩在了他身上。
    慈安太後放手,方正化無縫銜接接住朱慈炅的小手。
    朱慈炅有些意外,“母後不和我同乘?”
    “皇兒別怕,母後就在你後麵。”慈安太後安慰他。
    朱慈炅不知道,這一程序是黃立極做的改變,隻為討好他。
    他以為朱慈炅與慈安太後已經表麵和諧暗地裏勢同水火了,沒想到,小皇帝依然是很尊重張太後的。他床頭的玩偶還是張太後親自動手的產物,雖然他準備等玉寧大一點就轉贈皇妹。
    王體乾起身,高喊:“皇上啟駕!”
    一時間鼓樂齊鳴,盛裝的錦衣衛大漢將軍打頭引導,無數太監在朱慈炅行進路上打著燈籠照明。
    象輅車周圍圍滿了太監宮女,皇帝儀仗中有高高舉起的旗幟、索扇。
    皇帝輅車緩慢走出正陽門,等候在此的親王、國公、閣老、尚書文武大臣隨即加入皇帝隊伍,點燈照明的換成了上直衛的士兵。
    朱慈炅特意從輅車中挽起旒珠,仔細打量了他們一番。
    這些士兵普遍比較瘦弱,沒啥精神氣勢,跟錦衣衛大漢將軍和新六衛簡直不能比。如果不是身上披著甲胄,朱慈炅甚至懷疑這就是聞名已久的大明流民。
    這是朱慈炅來到大明後第二次出皇宮,卻是第一次看到錦繡之外的山河。
    開始還有些沒睡醒的疲倦,此時此刻卻突然振奮了精神。
    朕今日禦極,就讓這大明,這華夏大地在朕治下重啟吧!
    我華夏文明的進程絕不能被韃清打斷,這重生一回,也讓朕做點高尚的大事,為這民族奮鬥一回吧。
    朕來了,有多少困難都來吧,朕至死不渝。
    朱慈炅心中終於有了參加大儀式的激動。
    天壇周圍點亮了無數火把,火光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晝。
    朱慈炅吐槽,不知道這要花多少民脂民膏。
    天子玉輅停下,王體乾再次來到車邊,把朱慈炅接下車。
    朱慈炅轉頭,慈安太後和慈禧太後都對他投來鼓勵的目光。
    暈菜,在兩個媽眼中,他始終是小孩。
    禮部尚書周登道,太常寺卿錢謙益一起來迎接小皇帝,並引導小皇帝就位。
    按理說這兩位來一個就夠了,不知道為啥是兩個一起,估計是總負責人黃立極分贓不均引起的雨露均沾。
    朱慈炅一邊默默吐槽,一邊一步步踏上階梯。
    終於到了位置,但時間還沒到,有點小尷尬。
    他們對小皇帝的行動步伐估算失誤了。
    按大明禮儀,祭天儀式應該在日出前七刻。欽天監算定今日應該是醜時三刻正,但朱慈炅來早了一會。
    朱慈炅閉目養神,終於等到有人示意,錢謙益上前高呼:“迎帝神!”
    周圍瞬間響起同聲高呼,編鍾齊鳴,太常寺的樂隊開始演奏,朱慈炅居然看到還有音樂指揮。
    壇下還有赤膊漢子和披甲戰士持戈執盾誇張跳舞,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在燒什麽東西,煙霧繚繞的。
    朱慈炅不知道那是所謂的“幹戚舞”和“燔柴”,隻感覺整個氣氛有點像巫師的活動。
    周登道拿著剛點燃的三柱大香遞給朱慈炅,“陛下,上前依次進香,然後退回來。”
    朱慈炅聽話的上到祭壇正位,三跪九叩,將香插入香壇。
    錢謙益又遞來三柱,是配位的,朱慈炅依次從左到右再拜了三次,然後退回原位。
    然後就是漫長的等待。
    奠玉、進俎都由信王、英國公、黃立極他們代勞了。
    到所謂三獻禮,朱慈炅也隻是領頭舉杯。
    朱慈炅倒是饒有興致的欣賞了三段大型舞蹈。
    天亮時刻,是朱慈炅最重要的時刻,讀誦《告天文》:
    維天啟八年歲次戊辰,六月丙午朔,越祭日丁未,嗣天子臣炅敢昭告於昊天上帝、皇天後土:
    伏以三靈改曜,九鼎歸新。臣以衝齡,嗣守鴻基。緬惟太祖高皇帝驅除胡虜,肇造區夏;成祖文皇帝定鼎幽燕,威加四海。列聖相承,二百六十祀矣。
    今臣荷天啟皇帝丕承之命,奉兩宮聖母慈訓,嗣膺寶曆。臣雖幼衝,敢忘《甘誓》之誡?爰定「重啟」之元,誓行「中興」之策:
    今以玄牡蒼璧,敬修禋祀。所祈者三:
    願上帝賜睿智,使臣得辨忠奸於黼扆;
    願後土毓嘉禾,俾民可免饑饉於溝壑;
    願神風振武備,令師常奏凱歌於疆場。
    伏惟尚饗!
    一旁的錢謙益驚歎無比,這篇祝文,很多生僻字,小皇帝竟然能完整誦讀。
    他上前幫皇帝將祝文焚於祭壇,起身宣布撤饌、送帝神。
    朱慈炅率文武百官向北而拜,三跪九叩,然後便是宦官侍衛們上來焚燒供品。
    看得朱慈炅直抽抽,這麽多東西全燒了?不浪費嗎?父皇的供品還分給宮人吃掉呢。
    周登道走近,低聲道:
    “陛下還要到太廟祭祖,請陛下起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