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策勳十二轉,可汗大點兵(二十一

字數:4189   加入書籤

A+A-


    袁崇煥頹然垂首,嘴唇張合,久久才發出聲音。
    “臣請致仕。”
    朱慈炅點點頭,麵無表情。
    “可,永不敘用。”
    袁崇煥抬頭看了看朱慈炅,朱慈炅已經坐好打開自己的筆記本,重新找到遼東防禦一頁,想了想,拿起朱筆劃掉一行,又提筆寫字,再沒有看他一眼。
    堂上鴉雀無聲,袁崇煥心中仿佛被裹上幾層重繭,難受之極,拖動腳鐐,向朱慈炅躬身下拜。
    腳鐐拖動的聲響在大堂回響,像極了一段沉重的絕唱。
    朱慈炅聽到聲響,才重新抬頭。“幫他除去腳鐐吧。”
    待袁崇煥走出大堂,朱慈炅微微一聲冷笑。
    “其實,金袞奴也要回沈陽的,你一路小心。”
    袁崇煥本就顫抖的身體幾乎要爬下,皇上如此刻薄多疑嗎?
    剛想轉身,身邊錦衣衛毫不客氣的推了他一把,一身單薄的白衣,無法回望禦座上的那一身小小的十二紋章。
    張瑞圖死死盯著袁崇煥的背影,此人臉上有怨忿之色,已失忠貞,這樣的人,孫承宗求情?小皇帝放人?
    袁可立也看到了袁崇煥的怨忿,他不同情袁崇煥,卻對朱慈炅感到大恐懼,這帝王心術太駭人了。
    袁崇煥莫不是要去走那條死路,嗬嗬,真真是自己把路走絕了。可是,皇上啊,臣子不是這樣用的。
    高起潛給朱慈炅的硯台倒好一團新的胭脂紅,俯身在朱慈炅耳邊低聲說了句話,朱慈炅微笑點頭,他便轉身離開。
    堂上遼西眾將都在猜袁崇煥的選擇,互相看了看,有些害怕,又有些緊張,直到高起潛離開,眾人都有些回過味來了,皆是一臉苦笑,忘了這個人吧。
    “老師,徐先生。朕有意改變薊遼體製,二位看看是否合適?又會增加哪些害處?”
    朱慈炅並沒有因為袁崇煥而有任何情緒波動。
    實話講,如果不是孫承宗,他根本不想理會袁崇煥。忠奸黑白,他不想分辨,但這個人明顯不適合薊遼,死活對朱慈炅而言也無所謂。
    這一麵對於朱慈炅而言,最大的意義就是,他更深刻的了解了大明製度設計的天然缺陷。
    洪武爺太牛逼了,所有東西都是基於靜態設計的,發展到現在,給朱慈炅留下的都是天坑,填不滿的各種天坑。
    朱慈炅突然間發現,他的敵人竟然是朱元璋,這可如何是好?
    雖說死人注定打不過活人,但這死人是太祖啊,人死了魂還在,朱慈炅自己的一切權力來源都基於這個死人。
    這個對手已經無敵,怎麽打?
    打著打著,一不小心就要把自己幹死。
    三歲小皇帝硬剛洪武大帝?還是洗洗睡吧。
    這賊心思絕對不能流露半點,敢飄出半個字,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可是投降認輸,大明必死,朱慈炅就算不死,他的繼任者也跑不掉,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有問題都還在,躲不掉的。
    猶豫很久的朱慈炅暗下決心,朕幹了,跟死去的太祖爺幹一仗。
    太祖爺要是活過來也絕對會支持朕的,是吧,不是嗎?社稷重於祖製。
    張瑞圖和徐光啟都驚訝的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疑惑。
    皇帝當著這麽多文武的麵,談論體製,不是應該內閣先開小會,九卿再開大會,最後朝議嗎?可這裏就我們兩個啊。
    靠,這小混蛋,這是要生米煮成熟飯。
    可是,我倆好像都不能反抗?
    張瑞圖臉色鐵青,一臉便秘。“皇上請講。”
    “朕想在薊遼施行督政軍法監的五總決議製,薊遼諸鎮統一劃入平遼大戰區。
    設戰區總督一員,領兵部尚書銜,負責統籌戰區軍政事務,主持執行戰區軍政策略。
    設戰區總理一員,領戶部尚書銜,負責戰區日常行政,主持勞役,稅收,屯田,商務,後勤運輸等事務。
    設戰區總指揮一員,掛平遼大將軍印,負責戰區軍事行動的策劃指揮,具體戰場決策等軍事事務。
    設戰區大法官一員,領右都禦史銜,負責戰區針對軍民官員一切法令的頒布與監督執行,審判裁決。
    設戰區總監察一員,掌如朕親臨印,負責戰區錢糧發放,財務審核,軍中督察,官員監督,清除間諜等事務。
    以上五人共同組建戰區最高決策機構,並垂直設立下屬機構,組建次級決策機構。”
    朱慈炅一邊說話,一邊低頭寫字,看起來小皇帝很忙,但他口中的話每一句都在堂中文武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張瑞圖和徐光啟都倒吸一口涼氣,這個平遼大戰區,好恐怖。五巨頭的權力好大,但似乎又剛剛平衡,這其中竟然有些巧妙的權力設計,誰教皇帝的?
    徐光啟瞳孔劇震,攥緊官袍。這是五權分立,平遼戰區怎麽劃,有多大?
    張瑞圖輕撫長須,略作沉吟。認真的想了一下,似乎不過是原來督師,巡撫的權力重新劃分,加了個總理進來,好像沒什麽大問題。
    於是問道,“皇上都屬意何人?”
    “平遼總督,範景文。平遼總理,莊際昌。平遼總指揮,朱可貞。平遼大法官,李邦華。平遼總監察,北鎮撫司王世德。”
    朱慈炅似乎早有定案。
    範景文早已經隨軍抵達,就在堂上,一直低調沉默,這一下所有文官的目光都看向他。
    範景文剛剛結束丁憂,起複為兵部侍郎,還還沒幹兩天,兵部尚書平遼總督了。
    這個人多大的聖眷,多大的本事啊,簡直坐火箭了。
    而武官,則齊齊看向朱可貞,這人此次戰功第一,一下就躍居眾人之上了。
    姓朱,莫不是宗室私生子?
    他的戰功第一怎麽來的,撿便宜啊,收了個建奴叛徒,端了洪歹極的糧草補給,這也能評為第一?
    他殺了幾個甲喇幾個固山?太讓人不服氣了。
    範景文輕輕按住腰間玉佩,那是他在天工院伴駕陪同皇上打拳得的獎賞,日日佩戴,又生怕有損。反正就是有毛病,想帶著,不想收起來,怕損傷,怕招搖,又特別想顯擺。
    朱可貞也在撫摸腰間短劍,重啟短劍昭武武進士人人都有,人人都帶,但自己先出鞘了。不過,他並不知道平遼大將軍這事,胸口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朱慈炅身後的倪元璐上前,低聲開口。
    “皇上,景說兄纏綿病榻,前日有信,恐不久於人世也。”
    朱慈炅朱筆停頓,愕然回頭。
    他的潛邸重臣,老師之一,大明狀元莊際昌,還沒有一展身手,就要死了?
    朱慈炅的小臉突然慌張。
    改革藍圖初繪,總理撒手人寰?
    人才都老了,而他才三歲,誰才是真正的肱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