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瑤草入蘇
字數:4195 加入書籤
常熟縣,已經完全被昭武衛接管,平時耀武揚威的衙役們全部如同鵪鶉一樣縮在縣衙公堂上。
新任縣令蔣德瑗傻愣愣的坐在公堂上首,案上是原縣令留給他的黃布包裹的大印,教諭,主簿,六房三班全部乖巧站立。三十多人擠在公堂上,讓這個公堂顯得有些局促。
開天辟地以來沒有經曆的禍事降臨常熟,所有人都懵了,此時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新縣令,一個個目光不時投向上首。
如同夢中的蔣縣令也是大無語,他雖然隨軍行動可一直在船上,他也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蔣縣令看都沒有看案上的大印一眼,因為他還沒有去祭城隍,而且他現在心裏也慌得一批。
蔣德瑗是天啟五年的進士,可他已經做過東鄉、進賢兩任知縣。憑借著兄長是皇帝近臣,潛邸成員的身份,他本來要升官了。
南直禦史,整編後入督政院,然後編入襄王助理團,未來有督政院總召首席,督政院副使的監察線,或者由襄王助理團混上品級後轉吏部,走吏部尚書線。
這是兄長給他謀劃的升遷圖,他不太懂,但不妨礙他按部就班。結果大約是兄長向皇帝或者襄王推薦自己時,名字被記住了,然後禦史板凳都沒坐熱,又當縣令了。
可憐的蔣德瑗連師爺都沒帶,孤身一人就來到了這個有點陌生的常熟縣,而且一來就是天大的黑鍋砸下來。
“你們老實說說,上報倭寇是誰的主意?”
公堂上一片沉默。
蔣德瑗收斂心神,冷笑一聲。
“外麵那群士紳土豪經得起李‘砍了’的拷問?反正他們供出啥也和本縣無關,你們隨意。”
老教諭嘴角抽搐,一臉無奈,他手下兩名訓導全被昭武衛抓了。
“縣尊,不是常熟的主意,是上麵的傳話啊。”
蔣德瑗感覺有些肉跳,轉頭盯著老教諭。
“上麵?多上麵?蘇州還是南京,或者北京?”
老教諭歎了口氣。
“具體下官也不知道,隻知道是蘇州有人傳信。”
蔣德瑗鬆了口氣,算了,不能太拉了,至少不能給兄長丟臉。再說,這對常熟是禍事對本官未必不是好事。
“本縣來常熟,隻是變革常熟官製,要推行十品製了,全部要向應天府看齊。縣中老吏一般都能獲得官身,但是,本縣不知道這起大案要牽連多少人。所以,你們的官身都先暫停,等南京命令吧。”
公堂上有人激動,有人擔憂,有人期待,有人恐懼,但全部沉默,不過心中對新縣令的熱情一下就上來了。
縣衙外的學宮,武廟,文廟,官倉全部被昭武衛占據接管。
常熟學宮,一隊士兵押解著一個中年士紳來到一張書案前,書案後坐著一個年輕的十品宣令官。
“姓名。”宣令官頭也沒抬。
“哼!”那士紳傲然仰頭,理也不理。
宣令官抬起頭,與押解士兵對視,這是今天第三個。年輕士兵露出微笑,手中槍杆“啪”的一聲就拍向那士紳腰間。
從來沒有體驗過的劇痛傳來,中年士紳直接被撂倒在地,剛要開口怒斥,第二記劇痛又從屁股上傳來。
“老實點!問什麽答什麽。如果喜歡挨揍,老子也手癢得很。”
中年士紳老實了,但仍不死心。
“你們上官是誰?”
年輕士兵已經學會了老兵的口吻,一臉傲色。
“昭武衛,我們上官是陛下。”
宣令使也冷笑一聲。
“姓名。”
“趙隆美。家父文毅公,諱用賢。小秀才,你記住了嗎?”
宣令使手中毛筆在趙隆美的名字上劃了個圈,抬頭看著他,露出莫名微笑。
“趙用賢,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倒是一條大魚。旗總,這個可以送武廟交錦衣衛詳審,說不定就是主犯之一。”
趙隆美大驚,臉色一下就變了,什麽大魚主犯?難道牽連進了什麽大案,冤枉啊!
蘇州府,一大隊官船自運河而來。官船型製比較少見,是來閣老南下時的天啟車船,蘇州人幾乎沒怎麽見過,遠遠的看稀奇,但很快他們就收回目光。
當先下船的是一隊隊鳥銃士兵,這些士兵也是昭武衛,一個個都著牛皮輕甲,腰配短刀,肩扛長銃,神情冷漠,一下船就開始列陣警戒,驅趕周圍人群,不分貧富貴賤。
除了昭武衛,還有一隊雷霄衛的士兵。錚亮的銅炮需要八人合抬,還有四人合抬的炮車,他們下船後迅速組裝,五十門明晃晃的大炮直接朝向蘇州城頭。
一隊錦衣衛也從官船上岸,飛魚服繡春刀開路,城門守將遠遠看見,剛想上來交涉,又飛快的視而不見,悄悄躲了起來。
最後出現的一個緋色雲燕官袍的高官,正是馬士英。他身後還有領軍指揮,昭武衛參將蕭震虜,南京吏部主事,南京工部官員,東廠太監,馬士英的兩個幕僚,新任十品官的老秀才年輕舉人。
馬士英站在船頭向船上一員武將拱手作別,
“杜將軍勞煩了。”
杜將軍不過京營一遊擊,那敢托大。
“馬大人客氣了,末將奉命而行,不敢稱煩。”
馬士英含笑點頭,不再客氣,在蕭震虜攙扶下平穩落地。馬大人無視眼前的森森炮陣,回望河對麵,含笑撫須。
“姑蘇城外寒山寺啊!”
馬士英還未啟行,吳縣縣令陳文瑞已經急急忙忙的帶著隨從出城而來。吳縣雖是附郭,但依然為上縣,陳文瑞是從六品縣令,青袍鷺鷥,倒是頗具威嚴。
可惜,昭武衛絲毫不給他麵子,兩柄長銃直指他胸前,這幫驕兵甚至點燃了火繩。陳文瑞大驚,帶著人急退兩步,不敢強闖。
看到錦衣衛飛魚服,陳文瑞更是臉色一邊,向旁邊的師爺急使眼色,師爺瞬間領悟,匆匆而去。
馬士英在人群中不顯,但一身緋袍依然吸睛。
陳文瑞急忙招呼。
“大人!”
馬士英笑吟吟的上前,揮退了昭武衛的警戒,準備接見自己的新下屬。
陳文瑞趕緊上前。
“見過大人,不知如何稱呼?領軍前來所為何事?下官吳縣陳文瑞,寇知府不在城中。”
馬士英笑容頓時收斂,這個縣令太不禮貌。
“先前錦衣衛傳信,你們沒有收到?”
陳文瑞愣了一下,看向身邊城門官,城門官也是一臉苦色,小聲道。
“被圍了。”
陳文瑞心中暗罵一聲,咬牙開口。
“下官沒有收到。不知大人所為何事?”
馬士英臉上如掛冰霜。
“陳文瑞,字應萃。天啟五年進士,同年任吳縣知縣,大計評為中。本官蘇州新任知府馬士英,你說本府所為何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