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收錢收心

字數:4289   加入書籤

A+A-


    來宗道從西宮出來後,沒有回驛館,雖然南京這邊已經沒有他的事了,一切都交接完成了,但他還是朝武英殿左偏殿而來,這裏是南京內閣的辦公地點。
    本來一直很閑,就算抗疫期間也不例外的右偏殿,最近也開始人來人往,直比柔儀殿左偏殿那個名叫督政院,實際為皇家資本大本營的地方,這裏是皇勳資本的大本營。
    來閣老出來的時候,就遇到一個胖子從右偏殿匆匆而出,見到來宗道,躬身行了個禮,就急急出宮而去。
    來宗道看著他的背影眉頭緊皺,如果他沒有記錯,這家夥是溧陽的副縣令吧,不去溧陽坐班,天天往武英殿跑。
    唉,五軍都督府也變質了,集體掉錢眼裏了。雖然名義上五軍都督府已經沒卵用了,但你們這樣搞得比內閣還忙,這樣真的好嗎?
    來宗道鼻孔中噴出一道重重的濁氣,搖晃著腦袋,進了劃給內閣的左偏殿。
    “子由兄,陛見完了?”
    徐光啟看到來宗道進來,沒話找話的打了聲招呼。
    來宗道摘下梁冠,放在還沒有撤去的書案上,書案上的文書都已經清空,他有些失神的坐回椅子上,鼻子中哼哼了下,也不知道是回答還是沒有回答徐光啟。
    劉一燝也出來了,隨手將手中文書遞給陳士奇。
    “子由明日遠行,你可以早點回去休息的,這裏其實沒事的。蘇州禁舉這事,陛下怎麽說?”
    不提還罷,一提來宗道就一肚子火氣向著劉一燝。
    “聽說平時是你在教陛下,你教得好啊。”
    劉一燝側著身體,沒注意來宗道表情,略顯得意。
    “偶爾教教吧,老夫太忙。陛下也說了,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咱們陛下已經開竅了的,你放心,你回京後我會督促陛下學業的。”
    劉一燝誤會本意,沒有對抗,來宗道的火氣反倒消了。
    “蘇州禁舉這事,陛下的意思是難辦就不辦,每年夏秋兩稅前都拿出來討論推進下。這是你教的?”
    劉一燝和徐光啟都停下了手中的事,目光一起看著來宗道。
    劉一燝本來想著把這事無限拖下去,說不定小皇帝哪天就忘了。他的想法倒和朱慈炅有些不謀而合,但打死劉一燝也沒有想過用此事來要挾蘇州啊。
    劉一燝口中苦澀,抿了抿嘴唇,斬釘截鐵。
    “這是黃立極的想法,跟老夫無關。”
    劉一燝這話一出,來宗道和徐光啟反而愣了一下。
    對哦,這事必須內閣背鍋,劉一燝不背,他倆都有背的危險,還是黃首輔身體好,比較耐I操,這個鍋的確無比適合他。
    “黃中五不當人子!”
    “首輔有些過份了。”
    三個老狐狸瞬間達成共識,也不糾結這事什麽時候該怎麽討論推進了。
    來宗道稍緩之後,又歎息了一聲。
    “這南京紫禁城太逼仄了,對麵和柔儀殿那邊都成菜市場了,也不知道你倆怎麽看得下去的?”
    劉一燝拉了把椅子坐下。
    “別管他們了,有事做就好,有事忙總比閑下來胡思亂想好。老夫前日已經和魏國公徐弘基談好了,重修文淵閣,十萬兩,便宜不?”
    來宗道和徐光啟同時大驚。
    “怎麽可能?”
    “他怎麽賺錢?不會偷工減料吧?”
    劉一燝搖搖頭。
    “石築,防火。他們剛剛把城外兩座大石場弄下來了,他們人工也便宜,而且很快,估計比乾清宮還要快完成。
    子由回京後可要注意下此事,黃立極抄了那麽多銀子,不會卡南京脖子吧?陛下的旨意,銀子隻有流動起來才是錢,放在庫房裏隻是石頭。”
    來宗道還是不信。
    “銀子應該沒有問題,但質量你倆可得把好關。老夫可不想有一天聽到文淵閣垮了,砸死大明兩閣老的笑話。”
    徐光啟笑了。
    “那肯定的啊。不過,季晦兄,我不建議一次性把銀子全給他們。我們也要學陛下,分期付款。開工先給四萬兩,主體完成給三萬,最後驗收合格再給三萬。”
    劉一燝撫掌而笑。
    “子先這主意不錯,明日老夫再與魏國公談談。”
    來宗道搖搖頭,感覺南京內閣這兩人的價值觀也扭曲了。
    “那倒不至於,人家堂堂國公,還差你們這點,顯得小家子氣了,有損內閣風度。
    任太後小門小戶出身,教得陛下也錙銖必較,太有損大明形象了。
    琉球進貢了整整三船硫磺,陛下回禮就三百枚太祖紀念銀幣,按照皇家銀行那邊的說法也就才三百兩,你們也不勸勸,怎麽拿得出手的?”
    劉一燝和徐光啟都有點掛不住臉,小皇帝的確不地道,煌煌大明怎麽能占藩屬便宜呢。
    但劉一燝還是要狡辯一下的。
    “太祖紀念幣非常漂亮,也非常稀少,就宗親那裏有,市麵上一兩可換不到的。
    再說,陛下不是還正式下旨冊封了嗎?也允許琉球隨時過來交易,加強聯係的。對了,陛下還要派八百昭武衛常駐琉球首裏城保護尚豐王,這個事大明也要花錢的。”
    徐光啟反而搖頭了。
    “其他都好說,這八百昭武衛,我感覺有些不妥,恐怕需要擔心倭國借機生事。”
    來宗道此時眸光閃動,清瘦的臉上顴骨如鐵。
    “不怕,要戰便戰。天下流民太多了,老夫的意見是送他們到戰場上去,大明養不活這麽人。這個方略,老夫已經跟陛下談過了。”
    劉一燝和徐光啟齊齊側目,徐光啟突然感覺來宗道被孫承宗上身了。劉一燝盯著來宗道,沉默不語,有些事,該抗還得抗啊。
    此時,天工院中書翁鴻業抱著三本書來到武英殿的內閣臨時辦公地,看到來宗道在,微愣了下,便給三位閣老躬身行禮。
    “見過三位閣老。《朕問》今日正式發布,我剛好有事要過來,本來是給兩位閣老和陳弓甫帶過來的,沒想到來閣老也在。發往北京的已經裝船,不過來閣老可以先鑒賞一下。”
    說完,翁鴻業就把三本書分給了三位閣老,完全不理會陳士奇臉上的問號。
    劉一燝笑吟吟的接過書冊,低頭打量。
    “這書印得漂亮,半月刊是什麽意思?”
    翁鴻業臉色輕鬆。
    “當然漂亮了,不然陛下怎麽好意思向百官收錢。半月刊的意思就是以後每半月出一本。”
    三位閣老齊齊望向翁鴻業。
    “收錢?”
    翁鴻業一臉無辜。
    “對,以後大明所有衙門都要求強製訂閱此書,一本五百文,一年六兩銀子。不過,劉閣老例外,因為第一期就有劉閣老的文章,到明年十月的《朕問》都會免費送給劉閣老。”
    三個老頭有些目瞪口呆,瞠目結舌。所有衙門,強製訂閱,還要收錢?
    小皇帝你窮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