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靜夜長思

字數:3834   加入書籤

A+A-


    朱慈炅接受了傅山的建議,很早就上床準備睡覺了,但他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眠。
    朱慈炅對於軍隊的掌控在大明曆代皇帝裏,怕是僅次於開國那兩位了。
    在北京,在龐大的平遼戰區,在山東他都有數量恐怖的忠誠於他的可以信任的部隊。在他身邊,新六衛一步步向怪物進化,孝陵衛、操江水師,也都在慢慢變強。
    這是朱慈炅幼帝掌權的基礎,大明朝堂上已經沒有人再敢對新六衛說三道四了,那怕新六衛編製的各種不合理,也沒有人多說一句話。
    所有人都默認了朱慈炅對新六衛的絕對掌控,這是他冒死上戰場換來的成就,一場戰略級別的大勝,換來了所有人對他軍事天賦的認可。
    便是朱慈炅一直擔心的衛所整編,也一直悄無聲息的進行。朱慈炅的“衛所歸田轉皇民”大整編,侵占衛所土地的人都乖得很。
    得利的底層軍戶,可是對小皇帝歌功頌德,忠誠度直接拉滿。沒有衛所將領敢跳反,乖乖接受,前途依然有保障。敢有二心,都不用新六衛、錦衣衛出手,手下軍戶就能把你宰了。
    至於士紳,跟皇帝打官司能打贏?他們手中的衛所土地怎麽來的,別人不知道,自家還不清楚。讓出去,其他土地暫時不受影響,不讓,土地還是沒有,全家喜提移民套餐。
    當然,朱慈炅自己也心知肚明,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大明崩潰的火種已經埋下了。但他不怕,隻要皇民數量一直增加,朱慈炅隨時可以再發動一次“常熟土改”。
    常熟士紳集體消失,但常熟反而更加安定繁榮,政通人和。這件事震撼的不僅僅是蘇州,而是整個南直,甚至天下。
    常熟普通百姓現在把自己適齡的兒子全部送進新六衛試訓,而家裏多年未修的水利道路在十月後紅紅火火的開工了。
    工部官員現場指導,無數宣令官安排分配,沒有征發徭役,全是有償勞動。
    給自家修路修水利,還提供夥食,發工錢。反正常熟老百姓幾千年來沒有遇到過,這還不得全家老少齊出動。
    常熟秋後每天開工的口號是“祝小皇帝陛下健康長壽”,午後聽宣令使讀通報那是一個人都不願錯過,不然晚上下工回家都沒有“鍵政話題”。
    大明第一所正經女校就誕生在常熟,甚至是司禮監的公公來出任山長。大明第一家縣級大理院也誕生在常熟,雖然他們效率慢得很,幾個水匪弄了七八天也沒判。
    常熟人的心氣很足,他們知道了皇民蒙學計劃,非常想讓自己比應天府的皇民蒙學更早開學。
    原本被士紳控製的社學通通取消,他們無比配合宣令官統計適齡孩童,安排蒙學選址,有人甚至願意將自家祠堂拿出來當作蒙學學堂。
    年輕的縣令蔣德瑗在常熟發現自己閑得很,根本不需要聘師爺了,常熟的官員配置嚴重超員,他可以給自己安排兩個公費的“師爺”官員。
    蔣德瑗現在最重要的工作是安置流民,一幫在蘇州在南京混生活的無賴子集體回到常熟了,要求分地成為皇民,但地已經分完了,蔣大人拿不出新地。
    這幫家夥隻能臨時安排修路混飯,但路終究是要完工的,而他們近千人的龐大數量,讓蔣大人非常恐慌。
    昭武衛沒有全部撤走啊,這幫殺神要是在常熟搞個流血事件,就算哥哥是皇帝近臣,他也要完蛋。
    好在聰明伶俐見多識廣的蔣哥哥距離很近,蔣德瑗將自己的困擾寫信向哥哥求助後,很快收到回複:請皇家公司和皇勳公司來常熟建工坊,給他們減稅,隻有稅比應天低就行。
    朱慈炅並知道“常熟模式”的詳細變化,他隻知道弄走士紳後,政策上給了常熟一些照顧,這個水匪爆發地還算安穩。
    常熟對於朱慈炅而言,最讓他警惕的是李若璉的激進。在李若璉這個戰爭販子之前,還有解學熊的軍官官僚化問題,現在,又出現了**會這樣的事。
    這三人忠誠有問題嗎?都沒有。
    **會資曆過硬,更是從實戰中成長起來的大將,但他一言不合就將礦民屠殺得一幹二淨,不管怎麽看也讓朱慈炅非常不舒服。
    李若璉和解學熊都是他的第一批武進士,在燕山,武進士無一人有負皇恩,更出現了李化梧這樣的忠烈,朱慈炅對他們都是有些特殊感情的。
    天子門生或許說笑,誰真把三歲娃娃當老師,但這幫武進士整體心氣確實和大明其他將領不同。
    看看李若璉想做的事吧,他居然想主動配合朱慈炅的政策,認為大不了砍自己腦袋平民憤。規矩什麽的,他完全不在乎。
    再看看解學熊的睜眼閉眼論,朱慈炅關他禁閉收拾他後,他曾在朱慈炅麵前痛哭檢討。他覺得這是維持新六衛團結和士氣的方法,朱慈炅能說他不對嗎,這是大明傳統的將兵之法。
    一個左得快起飛了,一個右得讓朱慈炅的努力改變差點做無用功,還有一個徹底放飛自我。朱慈炅抱著張太後送他的大魚玩偶,他本來想轉送給妹妹的,現在有點舍不得了。
    四下無聲,外間還有房袖點的燭火隱隱閃動,朱慈炅躺在龍塌上睜著大眼睛,望著屋梁上,隱隱可見的從太祖時代就一直存在的回紋發呆。
    當年太祖手下有這樣的將領嗎?太祖怎麽處理的?天啟爸爸連野戰部隊都沒有,他沒有教過該怎麽辦啊。
    朱慈炅的軍隊有問題,現在連內廷都有問題了。李曹二人竟然敢在他麵前都不演了,互相攻訐那叫一個精彩。
    一個管經濟,一個管情報,兩個人哪裏來的深仇大恨,都想置對方於死地,徹底撕破臉了。
    從高起潛方正化兩個人開始,就都不是讓人省心的。
    方正化自作主張得很,但他體察聖意的本事連王坤十分之一都沒有。這會還打入建奴內部,做起和尚來了,想要將功贖罪。
    朱慈炅無語死了,你丫的就算殺了洪歹極又怎樣呢?你一個人還能殺穿建奴不成?
    高起潛有些小毛病,政治上非常不成熟,大約是順風順水慣了。朱慈炅本來想讓他沉澱下來,慢慢培養,畢竟死忠還是很難找的。
    結果這丫的不管品級怎麽降,他和朱慈炅的關係擺在那,那怕光屁股到皇莊,也瞬間成為核心,因為高伴伴隨時都能重掌大權,沒人敢看不起他。
    他才下去多久,就死命的想盡辦法引起朱慈炅注意,一門心思想回來。
    李實和曹化淳都不是朱慈炅的嫡係,但兩個人都各有各的本事。不是大事,朱慈炅不想動這兩人,他也根本沒有考慮過要動這兩個人。
    還因為不是嫡係,朱慈炅對兩人甚至還有某種程度的尊重。完全不像盧九德吳良輔這樣的打罵由心,不爽就罵,惹急了就打。
    即便在嫡係中,朱慈炅也隱隱感覺有問題。王坤和田維章似乎也有什麽矛盾,隻不過他們沒有像李曹二人這樣公開表現出來罷了。
    高起潛和方正化還可以說年輕不懂事,但李實、曹化淳年紀都不小了,兩個人都是合格的大內大璫。
    他們想要的什麽?他們這樣公開決裂,要達成什麽目的?大內應該怎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