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天子欲反

字數:3456   加入書籤

A+A-


    朱慈炅成為這個國家的掌舵人已經有一年多了,他一直默默的尋找大明亡國的真正原因。
    明亡於黨爭嗎?黨爭他已經見識過了,他的閹黨首輔和東林資政合作得也挺愉快的。他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治事,隻要朱慈炅把控著權力方向,就沒有人可以發動殘酷的政治鬥爭。
    至於黨爭手段,轟轟烈烈的大罷朝,剛到南京,朱慈炅就見識了。不能說毫無波瀾,也不過是些風吹草動,小菜一碟,朱慈炅還在內心小小的嘲諷了下道爺。
    既然百官求名,炅爺就送他們個遺臭萬年,什麽廷杖,根本犯不著。
    而內閣逼宮,剛繼位時,孫承宗、施鳳來、李國普三位閣老就聯手表演過。說實話,那時他還是挺緊張的,所以他對來宗道是打心眼裏倚重、尊敬。
    但時過境遷,現在的炅爺手握天下兵馬,手段無數,也逃離了北京那個藩籬,南京紫禁城被他打造得固若金湯。
    孫承宗還認不清現實就真的水平有問題了,沒看到劉一燝都低聲下氣的了嗎?朕的內閣就是朕的內閣,不是你們內閣的內閣。
    朱慈炅其實根本不在意孫承宗和劉一燝的說詞,見過王嘉胤之後,朱慈炅越來越感覺大明亡國的最重要原因其實是吏治,或者說體製。
    三百年的封建體製早就從根子上腐朽了,王嘉胤的說法和這起沐世子翻船案導致的政治動蕩互相印證,朱慈炅真的感覺到害怕了,因為大明的權力根基已經僅剩一層外皮了。
    這幾天朱慈炅的陰鬱心情一點也不比內閣閣老們少,因為他更洞見本質,而不是區區部院停擺。偽裝的天真噎得兩個老頭瞠目結舌,啞口無言,可惜,政治可以兒戲卻不能真的兒戲。
    沉默的禦書房還是需要朱慈炅來打破,他看向跟著最後一直不開口的錢士升。
    “錢卿,你有什麽事?”
    錢士升心中有些茫然甚至倉皇,這次廉政部的大抓捕,雖然起源於刑部,但吏部和戶部才是重災區。
    他的右侍郎劉廷元都涉案了,雖然被劉一燝撈出來了,但這位已經做好了停職待參的準備。左侍郎呂圖南還賴在山東,南吏部的壓力全部壓在了錢士升一個人頭上。
    廉政部仿佛故意跟他作對似的,他新補的官員,剛上任就被抓。他都不敢直接提拔副職了,任何一個人落馬,說不定他所在的整個部門都有問題,這是大概率的事。
    “陛下,南吏部權限有限,臣已經無法補充南京各部官員,隻能向北京求助。但是,按照廉政部目前的架勢,北京恐怕也會有不小困難。
    吏部的情況,臣已經和內閣溝通過了。但具體要怎麽做,還請陛下示下。”
    朱慈炅微微一笑。
    “前段時間不是評選了百佳優秀宣令,不是正好可以全部提拔,差點應該也不多吧?”
    錢士升大驚。
    “陛下百佳宣令裏,絕大部分隻是秀才。”
    朱慈炅看著他。
    “秀才就足夠了,朕總不能全部用狀元吧?”
    錢士升求助的目光投向兩位閣老,孫承宗板著臉,一言不發,劉一燝也在低頭沉思小皇帝的用意。
    朱慈炅將禦案上,錢士升交到天工院的奏章翻出來。
    “有問題的官員,絕對不能用。朕記得有些宿吏,他們沒有功名,但處事老辣,經驗豐富,既然已經給了十品官了,吏部也可以按照資曆提拔的。
    張國維前些時候不就提拔了一個隻是童生的老吏給自己當助手?吏部隻管用人,有官身的人都在你們的考察範圍,學曆是禮部的事。”
    錢士升震驚了,低頭拱手。
    “臣遵旨。”
    孫承宗終於開口。
    “陛下此舉就不怕天下大亂嗎?如此用人,科舉還有何用?”
    朱慈炅的大眼睛在孫承宗嚴肅的臉龐上幾度閃爍,然後垂眸看向禦案,終是冷聲開口。
    “是啊,科舉還有何用?這一百多人,九成進士啊,科舉就選些這樣的人的來吞噬大明嗎?朕意,逐步取消科舉製度,改用試舉製。
    任何人取得基本學曆後就可以報考大明十品官,錄取後,試用一年,合格後列入吏部考察範圍,以政績和能力提拔,直到一品。
    自重啟三十年後,大明的所有一品大員,都應該是從十品官做起的。朕不信科舉,但朕相信,猛將必發於卒伍,宰相必起於州部。”
    劉一燝和錢士升全部震驚抬頭,錢士升隻覺得心跳加快,真要如此的話,吏部的權力就大上天了。而劉一燝終於搞明白了小皇帝的目的,這是圖窮匕見啊。
    孫承宗隻覺得荒唐可笑,滿臉的不屑溢於言表。
    “陛下尚幼,老臣就當沒有聽過陛下這話。陛下,科舉製度已經有一千多年,不是陛下輕飄飄一句話說取消就取消的。滿朝大臣,沒有人會同意,大明列祖列宗也不會同意。”
    朱慈炅神色平靜,抬頭看了一下禦書房屋梁上的回字紋,低頭又掃了眼禦案上天啟遺作的破帆船,這幾天的陰鬱心情似乎終於繃不住了。
    他輕輕開口,童聲清越,語調舒緩。
    “朕聽到王嘉胤說,朕發往陝西的賑災糧,一出北京就少了一半,到了陝西又少一半,最後那一半全部落入士紳之手。
    他還說,他搶了一個去湖廣的商隊,裏麵全是賑災糧,麻袋上麵還有‘禦賑’和你孫閣老的大印。
    大明的吏治已經崩壞到這種地步了嗎?或許真的是氣數已盡了。
    這段時間,朕一直在想,應該怎麽安置王嘉胤。最開始,朕是想將他安置在獬豸衛的,讓他代朕掃清這天下的妖風。
    孫閣老既然這麽說,朕也有主意了,朕就放王嘉胤回去繼續造|反吧。大明洪武皇帝第十三孫朱慈炅將再度高舉太祖為民請命的紅巾義旗,跟天下黎庶一起,再造河山!
    來吧,你們殺不了朕。朕就將你們所謂的家族傳承,一起掃進曆史的塵埃。
    孫閣老,你們回北京去扶持個傀儡吧,然後告訴天下:應天府的朱慈炅反了,朕就再重新走一遍太祖當年走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