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三千裏局

字數:4040   加入書籤

A+A-


    鄖陽經濟特區的討論在南京高層中醞釀,反腐倡廉的活動在南京中下層官員間深入。
    南京商人在咒罵孫閣老,南京士兵在打聽新寶船,南京百姓在參加豐富的佛道盛會,隻有南京士子在提心吊膽什麽取消科舉的謠言。
    這日,動蕩而又繁榮的南京留都迎來了大明首輔黃立極,黃首輔的肥大身軀出現在龍江碼頭時,錦衣衛早已經清空了街道,惹得商人抱怨,力夫好奇。
    內閣前來迎接黃首輔的是太子太保、工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徐光啟,孫承宗和劉一燝都有些不待見首輔。
    南禮部尚書孔貞運也來了,隨同黃首輔南下的官員,包括禮部尚書孟紹虞、禮部左侍郎溫體仁,禮部右侍郎賀逢聖,北京禮部打包南下了。
    內廷來迎接的人是監國司掌印,司禮監秉筆劉若愚,黃首輔的同行之人還有南監國朱由崧和他兩個弟弟,他們是從北京奔喪歸來的,雖然頂著監國之名,但朱由崧自覺變隨從。
    此外還有僉軍衛指揮使、駙馬都尉鞏永固,不知道他是代表皇帝來迎接首輔,還是代表宗室來迎接監國,或者代表公主來迎接禮部,也許兼而有之。
    “中五一路辛苦了。”徐光啟首先迎了上去,親切的握住黃立極的手。
    黃立極剛想拱手就被他硬控,隻好微笑。
    “倒是勞煩子先兄了。”
    徐光啟湊到黃立極耳邊,“陛下一定會問鄖陽,中五千萬別讚成。”
    黃立極點點頭,他是要先去陛見才會到內閣的,雖然他不知道鄖陽是什麽鬼,但徐光啟特別靠近提醒,說明這事很重要,內閣有分歧。
    本來他還要問夏糧、反腐、招安和最重要的科舉的,但劉若愚沒有給他們機會,也迎了上來了來。
    “黃先生,咱家帶來了陛下的新馬車,陛下特許先生乘坐入宮。”
    黃立極立馬從徐光啟手中抽回手,本來想拱手,沒想到手中還有異物,又趕緊握緊。衝乾清宮方向抱拳鞠躬,一臉感恩戴德的模樣無比絲滑,眼淚都快流下來了。
    “老朽何德何能,怎得陛下如此厚愛!”
    謙辭再三才坐上馬車,直趨乾清宮。黃立極在馬車中打開手中紙團:投資鄖陽勿允,土司入滇須慎,蒙古事務宜緩,廢除科舉莫爭。
    好家夥,這是劉一燝的字跡吧,這混蛋居然指揮起老夫來了。前三件事具體詳情都不知道,老夫南下不就是為了科舉而來嗎,什麽叫莫爭?
    朱慈炅是在禦書房等著黃立極的,劉若愚剛領著首輔進到嶄新的宮門,朱慈炅就下了禦座,下階親迎。
    “黃先生一路辛苦了。”
    “老臣叩見陛下!”
    黃立極一頭就跪倒,朱慈炅趕緊上前攙扶,黃立極淚眼婆娑的順勢起身。
    “陛下高了一點,見到陛下安康,老臣欣慰無比。”
    朱慈炅拉著黃立極的手,引入圈椅。
    “見到先生,朕也開心,國事仰先生辛苦了。”
    君臣二人互相飆了下熱情演技才分開,禦書房內大璫王坤、邱致中,親自為黃立極奉上茶水、果盤。
    黃立極入仕後一直是京官,除了早年做行人那會,出北京都少,這次南行當真是大開眼界了,心中多少有些感歎。
    小皇帝的模樣和北京分別時已經有了不少區別,雖然依然幼小,但親上過戰場,主持過大祭,牢牢控製了南京,已經不是當初什麽都擔心,開口就十策的幼稚了。
    “黃先生,嚐嚐南方的荔枝,昨天剛到的,還新鮮著呢。”朱慈炅招呼黃立極隨意,小胖臉一直帶著笑容。
    “這東西如果以前在北京吃,估計要被天下罵慘。還好南京到廣州的固定海運開通了,順風也就幾日時間,也不用專門運送。自唐以來,時代進步了啊。”
    黃立極掩嘴突出果核,也是一臉笑意。
    “這全賴陛下開通海運之德,不過離京前,太後也送了些到內閣,老臣嘴饞倒是先嚐過了。這海運是快,可是老臣一路南下,運河漕工也的確大受影響啊。這天下事總是有利有弊,教人好難取舍。”
    朱慈炅臉上笑容開始如風吹散。
    “先生所言甚是,如今朝中無事,先生不妨到地方州縣考察一二,再回京師。朕尚幼,先生也沒有曆官州府過,我們做出的決斷取舍,到了下麵會走形成什麽樣,其實我們都不知道。”
    黃立極稍微錯愕了一下,小皇帝的確成長了啊,說起話來也綿裏藏針了,他瞥了眼起居官李世熊,點點頭。
    “老臣遵旨,不知道陛下可有推薦的地方?”
    朱慈炅隨意從禦案的文書中抽出一本文書。
    “有啊,先生如果有時間,可以看看池州、九江、安慶、漢陽、承天府、襄陽、鄖陽,然後換陸路經商州到西安,經潼關而洛陽,最後沿衛輝、彰德、順德、真定、保定回京。”
    黃立極捧著茶碗的手不自覺的抖了兩下。
    “如此一趟,不知道要耽誤多少時間,也不知道老臣這把身子骨,吃不吃得消。”
    朱慈炅臉上遲疑。
    “無妨,南直湖廣先生都是坐船,陝西河南直隸也有航道,朕可以遣驤雲衛錦衣衛為先生隨扈。孫次輔來南京也走了一個多月,先生這趟連考察地方在內,應該也不會超過兩個月。
    對了,朕的新馬車也可以送給先生,朕都沒坐過,先生覺得這新馬車穩當不穩當?”
    黃立極一臉苦澀,低頭喝了一口茶。
    “多謝陛下厚愛,這馬車感覺倒是輕快,南京城的路修得不錯。”
    朱慈炅從禦案上拿起一塊鋼圈,王坤連忙接過,轉身遞給黃立極。黃立極慎重的接過來,那東西兩圈厚壁中間夾著無數鋼珠,卻聽到朱慈炅的聲音。
    “這東西叫軸承,是古鐧改良,可塗油脂,車輪使用後更加快速,載重也更可以更多。不過非常可惜的是,如今隻能手工打造,如果不能普及,意義不大。
    不過南直的煉鋼技術突破了,已經可以量產,這對於大明意義非凡,朕剛剛從內庫給他們批了一萬兩銀元獎勵。先生,你看戶部是不是再加一萬兩?”
    黃立極放下軸承又將朱慈炅傳來的文書捧在眼前,他一直有老花眼,天工院擬的文書又詳細無比,他除了文末朱慈炅禦批——著內庫獎一萬元,什麽也沒有看清。
    “這個,老臣帶回內閣研究下吧。”
    朱慈炅癟著嘴。
    “不用了。劉一燝已經知道此事了,老東西欺負朕,說內庫一萬兩已經很多了,他不同意,短視得很,還好先生來了。”
    黃立極又微微抖了下,這小皇帝已經進化到這個地步了嗎?拖字訣都無用了?他搖搖頭。
    “陛下,老臣的靉靆還在孫之獬那裏,看不太清。況且南直既然否了,肯定也有理由,老臣又是剛到南京,也不清楚情況。一點小事,陛下還是不要背後腹誹的好。”
    朱慈炅咯咯大笑。
    “黃先生也不幫朕了嗎?果然還是疏遠了啊!朕可是有好多事想要和先生參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