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皇帝點將

字數:4689   加入書籤

A+A-


    次日清晨,朱慈炅又在交泰殿前的小廣場踢毽子,身邊圍了一堆大漢,小小的皇帝看不到人影。
    除了劉若愚、王坤、譚進、盧九德等太監,還有監國司總指揮衛時忠、皇驍衛指揮周遇吉、驤雲衛指揮溫如孔,操江指揮張名振以及一群將領。
    陪著朱慈炅踢毽子的是衛時忠和溫如孔,其他人全是踢丟了時撿毽子的。衛時忠技術很好,傳接腳法都不錯。
    獨臂的溫如孔是個莽夫,朱慈炅專往他斷臂的左手方向踢,溫如孔急得匆忙挽救,一個大腳把毽子踢得老高,讓所有人都抬頭看向空中。
    朱慈炅看了一眼就放棄,又高又遠,這讓人怎麽接。
    “溫伯淵踢個毽子都踢不好,上陣打仗也一定隻會使蠻力,你們千萬別跟他學。”
    眾人大笑,溫如孔大急。
    “還不皇上你踢我左手導致的。”
    此時一個蒙古將領已經飛快把毽子撿回來,遞給朱慈炅了,朱慈炅接過來交給劉若愚。
    “不踢了,朕找你們來不是踢毽子的。”
    說著拍了怕那蒙古將領的大腿。
    “哇,真壯!桑昂(注1)在南京還習慣嗎?還有沒有違反軍紀?”
    桑昂憨笑中帶著驕傲,並腿行禮。
    “皇上放心,末將都嚴格按照軍紀約束部下了,沒有違紀。單純比力氣,我們溫指揮都不如我。”
    朱慈炅臉上堆笑。
    “漢話倒是越來越好了,有讀書識字嗎?”
    桑昂一下臉色尷尬起來。
    “末將會寫自己的名字。”
    朱慈炅裝出不高興的樣子。
    “那算什麽識字,不讀書。你這個參將前麵的試字永遠都拿不下來。”
    朱慈炅在朝殿內走,桑昂趕緊掉到人後,他癟著嘴小聲嘀咕。
    “拿不下來就拿不下來,又不影響帶兵。”
    朱慈炅還是要照顧其他人的,也沒有再理桑昂,牽著王坤的手上了台階。
    “朕決定要派幾個人到烏斯藏,騎步火銃混編,指揮就打算在你們幾人中選。”
    溫如孔已經知道了,這次選的人全是參將遊擊一級,他其實已經沒有資格了。雖然他覺得自己是雲南人,肯定能適應那邊的氣候和所謂的瘴氣。
    衛時忠同樣沒機會,不過他看向了身後那個黑白飛魚服的年輕將領,僉軍衛一樣出身錦衣衛,都是他的老部下。
    一行人皆默不作聲的跟著朱慈炅上階進殿。交泰殿是大明皇後接受朝賀的地方,不過四歲的娃娃哪裏來的皇後。
    這裏已經可以看成外朝和真正後宮的分界線,皇帝很少在這裏接見外臣的。能跟隨皇帝來這裏的人,已經有種隱隱可以托付妻子的味道了。
    交泰殿內沒有乾清宮大殿內的禦階,但同樣設有寶座,還有左右雙案,精致香爐。
    寶座曾經很高,如今朱慈炅長高了些,已經能勉強自己上去,不用人抱了,何況寶座前還有專門給他墊腳的錦墊。
    這也是朱慈炅喜歡這裏而不喜歡乾清宮大殿的原因,在乾清宮大殿上,對於幼年的他,各種不方便。
    朱慈炅身後的眾將也有排名位序的,但他們可不會學劉一燝和黃立極謙讓個半天,他們是用搶的。
    衛時忠覺得自己身為監國司總指揮,官位最高,理應第一。周遇吉覺得皇驍衛是新六衛第一衛,自己應該第一。張名振覺得自己是重啟進士團的探花,沈壽崇、汪起龍不在,他就該第一。溫如孔覺得眼前這三個都是渣渣,自己戰功第一。
    四個人趁著朱慈炅就座轉身的瞬間,快速卡位角力,終於排好了位置。也不知道按啥規矩排的,四個人擠成了一排,周遇吉搶到了第一,溫如孔第二,張名振第三,衛時忠最後。
    看到朱慈炅轉身,四個人都臉帶笑意,仿佛什麽都沒發生,反正他們已經列好隊,向朱慈炅施禮了。好在夏天來了,眾將都穿著絲綢官袍,沒有甲胄在身,也就沒有發出聲響。
    朱慈炅麵前今天有十將,他們排了個標準的四四二陣型。除了四位指揮,還有四位參將兩位試參將。
    僉軍衛參將張道濬(注2),操江水師參將蘇夢儀(注3),昭武衛參將張全昌(注4)、馬爌(注5),驤雲衛試參將桑昂,古魯思其布(注6)。
    其中,張道濬在朱慈炅繼位整編錦衣衛時,為後勤司鎮撫,廠衛改組時入了僉軍衛,是衛時忠的得力部下。衛時忠推薦手下能戰之將,第一個就想起了他,說他極善火器。
    汪起龍去鄖陽時,把雷霄衛幾個善於指揮火銃的將領一並帶走了。朱慈炅壓根沒想過錦衣衛能有什麽大將之才,但看過張道濬玩火銃後,又覺得這個人還行,本來是想讓他轉熾羽衛的。
    蘇夢儀是朱慈炅接收操江水師時的原衛所參將,是張名振想推薦到昭武衛海軍的人才,朱慈炅都準備等沈壽崇回來後,就把蘇夢儀調到昭武衛海軍了。
    進藏屬於臨時決定,不過這兩個指揮人選,朱慈炅固執的想要派出親信。他也不管張道濬是玩火銃的,蘇夢儀是玩船的,隻覺得這兩人屬於他的直屬部隊,是親信。
    朱慈炅考慮駐藏更多需要腦子,要有文化。張蘇二人的文化在一幫粗漢裏簡直是鶴立雞群,就像夜空裏的星星一樣吸睛。他們一個父祖皆進士,一個自己考上了武進士。
    大明武進士文化都不低,不然過不了文官那一關。便是朱慈炅覺得最粗的溫如孔,人家也能標標準準的寫奏折,別管內容,至少文墨通順。
    不過,朱慈炅還是考慮到高原氣候,不知道兩個人能不能適應。所以也預備了兩個替補,張全昌和馬爌,這兩人都是朱慈炅山海關整編時招入昭武衛的,都是名將之後。
    除了漢將,朱慈炅也要編入蒙將。溫如孔手下有四大蒙將,這次直接選了兩個。
    其中,桑昂是個刺頭,所謂夷丁就是夷人家丁,在他看來,他比在祖大壽手下過得好,現在是皇帝家丁了。忠誠度非常高,就是總幹些混帳事。
    他剛到南京就鞭打民工反被鞭打收拾過,後來逛花船又被施鳳來的治安隊抓住,他居然反抗,一個人幹翻二十多人才被控製住,關了十天小黑屋,給整個驤雲衛都丟人了。
    桑昂的武力值很高,朱慈炅和溫如孔都很喜歡他,皇宮裏值勤他都可以單獨帶隊,足見信任。但是吧,這就是個野人,朱慈炅決定把他扔到高原去磨練一下。
    古魯思其布其實是朵顏人質,不過身為蒙古大族繼承人,軍事素質也非常不錯。他還是慧王的老丈人,不過他丫的不到三十歲,比慧王還小,也不知道他到底幾歲生娃的。
    看著他一臉絡腮胡,朱慈炅嚴重懷疑據說是草原明珠的慧王妃是否確為其親生。不過,蒙古人不講究這個,他們說是那就是。
    這個人進入驤雲衛後很好學,兵法訓練什麽的,已經和漢將差不多甚至更好。而且朵顏那些娃娃騎兵都聽他的,朱慈炅隱隱有些不安,主要是他老子蘇布地是個出了名的二五仔。
    所以,朱慈炅幹脆也把他流放烏斯藏算了。
    注1:桑昂,出身不明,疑似蒙古人。祖大壽夷丁騎兵將領,鬆錦大戰後,祖大壽降清,桑昂不從,其部千餘人被騙出城,遭清軍盡屠。
    注2:張道濬,山西人,張銓長子。張銓是天啟朝遼東巡按,沈陽陷城時被俘,不屈自殺。贈大理卿,再贈兵部尚書,諡忠烈。張道濬同時被授錦衣衛指揮僉事,榮銜,領俸祿的那種。
    崇禎繼位,一度為指揮使,但因與閹黨相善,歸入閹黨,奪職歸家,後組織義勇擊敗王自用。改流放浙江,明亡前歸家,甲申時領鄉勇驅秦寇,授延安守備,次年戰死於清兵。
    注3:蘇夢儀,字羽若,福建泉州人,天啟二年武進士。助剿劉香,平苗亂,授貴州總兵。後轉鎮安慶,數敗張獻忠。
    甲申後,左良玉發動“清君側”。蘇夢儀守九江,副將開城,蘇夢儀巷戰失敗被俘。恰左良玉病亡,蘇夢儀不降,被左夢庚斬殺,黃得功敗左軍時慢了一步。隆武贈太子太保、左都督,諡武湣。
    注4:張全昌,前遼東總兵張承胤次子,官至宣府總兵,降順。
    注5:馬爌,馬芳孫,馬林第四子。官至甘肅總兵,隨孫傳庭戰死,一說降順。
    注6:古魯思其布,蘇布地長子。蘇布地死後與其叔賽冷分領原朵顏三十六家左右翼,古魯思其布為右翼,貝子。康熙時授一等塔布囊(位次輔國公,與台吉同),加公銜,襲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