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三個大隊,工分製!

字數:4648   加入書籤

A+A-


    趙懷安剛給村民開完會。
    一群人坐在村長家的院子裏看《還珠格格》。
    他走到院壩邊上,給馬芸打去一個電話:“馬總,放輕鬆啊,這個電話過來,隻是想問問網站的進度。”
    電話另頭。
    馬芸在接到電話的那刻如同驚弓之鳥,為了做阿裏芭芭的這個網站,周圍的朋友主動借給他很多錢。
    他生怕過來,是找自己要錢的。
    “快了,趙總,還差最後一個月就可以上線了。”
    “兄弟們這幾個月,吃喝拉撒全在公司,睡醒了就幹,幹了就睡,每天隻睡四個小時,你放心吧,網站做出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加油。”
    掛斷電話後。
    趙懷安站在一旁抽了口煙,阿裏芭芭網站這個商業計劃,在未來肯定是值上千億的。
    在這個世界上,真正想要賺到大錢,隻有三種方式。
    也就是杠杆。
    這裏的杠杆,並不是說是銀行借貸。
    而是勞動力杠杆。
    資本杠杆,也就是錢生錢,滾雪球。
    還有一個就是複製邊際成本為零的產品,或者商業模式,大體意思就是,一個產品和商業模式跑通之後,進行低成本的快速裂變。
    馬芸阿裏巴巴的模式,屬於勞動力杠杆,這個勞動力不是個體的員工,而是商家!
    有員工幫自己賺錢,已經是個小老板了,員工越多,賺的錢就越多。
    而他的勞動力杠杆是商家?比員工還要高上一個量級!
    這是什麽概念?!
    隻要他的模式跑通,那個財富量級,不是常人能夠想象的!
    回到院壩後,他坐在矮板凳上,陪著村民一起看電視裏的《還珠格格》。
    他把整個四崖子村改造成了一個農場。
    所有村民都在生活區那邊,有家庭的住單間小木屋,沒有家庭的住集體宿舍。
    每個房間的電視機還有一些微波爐等現代家具,現在都已經在裝修中。
    趙懷安這幾天有點累了,歎了口氣,又從兜裏掏出一根煙,點燃。
    “老大。”
    “老大。”
    這時候周圍看電話的村民,電視也不看了,紛紛看向趙懷安,看那眼神,似乎是有話想說。
    “什麽事?”
    “我們不想要工資了,我們不想要工資了。”
    “對,我們不要工資了。”
    老村長已經舉家搬遷到市裏的小區了,他的家留下當成了村委會,這時候一個稍稍年輕點的***出來說話道:
    “這幾個月,老大又是幫我們修路,又是幫我們通水通電,改建學校,宿舍,還買了電視,微波爐那些。”
    “真正讓我們長了見識。”
    “在這裏生活,我們也覺得很幸福,還包吃包住,我們也不好意思要工資。”
    “你看看村裏能不能幹個什麽項目,等到時候咱們賺了錢,你每個月分我們點生活費就行,要是賺的多了,您投資的錢回本了,咱們再提高待遇。”
    趙懷安聽了這話,抽了口煙。
    他倒不是說真的差每個村民3500塊的工資,這點錢他還看不上眼,主要的是他在考慮農場的這個模式。
    究竟是工資製,還是說包吃包住不給工資?
    在前期投資一個億後,本質上他是想打造一套自營的模式,靠自己把平台搭建起來,讓村民們自負盈虧。
    隻有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扶貧。
    要是說包吃包住,每個月還給3500塊的固定工資,那無疑會給社會培養很多懶人。
    那自己豈不是好心辦壞事,給國家添亂?
    這違背了他的初心。
    在思考片刻後,趙懷安走到最高的那層院壩,坐在喇叭前說道:“這樣,整個農場的建設花費,由我個人出資,至於做什麽賺錢的項目,也由我來策劃。”
    “現在我把農場的人分成幾個大隊。”
    “曉琴姐,你是一隊,負責農場的夥食湯,解決大家一日三餐的問題。”
    “劉工,你是二隊,負責農場的基建建設。”
    “蕭秋水,你是三隊,負責跟政府部門,公安局啊,市場監督管理局啊,衛生局啊打交道,把關係那些給我維護好。”
    通過這段時間跟村民的接觸,他也清楚了每個人的性格和技能。
    現在農場的人才比較貧瘠,隻能暫時設立這三個大隊。
    至於農場的項目組,則由自己全權負責,他有商業認知和經驗,有關係有後台,來做項目,再適合不過了。
    “這三個人做隊長,你們有沒有什麽意見?”
    “有意見可以提出來,或者說,你覺得自己能力比他們強,組織能力比他們好,也可以自己當這個隊長。”
    大院壩裏的村民沉默片刻後,紛紛說道:
    “沒意見,我們沒意見。”
    “好。”趙懷安坐在小木桌前,嘴前是一個伸出來的麥克風,“那隊長的事兒就這麽定了。”
    “現在敲定一下工資的事。”
    他繼續說道:“經過你們剛才提的建議,工資製我們就取消了,采用工分製。”
    “到時候秋水,你把每個工作給我製定好公分,比如說做一頓飯10公分等等等,你把這些細節給我敲定下來。”
    “咱們以後就給大家記工分。”
    “農場有了自營項目,賺了錢之後,一部分作為我投資的回流,另外一部分我們按照公分,按比例分紅。”
    村民坐在院壩裏,聽了廣播裏的發言,紛紛竊竊私語。
    “工分製取代工資製?按照公分的比例分紅?”
    “好,好。”
    “老大這種模式比原先的模式好,這樣您多少還能回點本,對您也相對公平點。”
    趙懷安見大家都同意了,便說道:“好,工分製,三大隊,自經營,按照公分比例分紅。”
    “今天晚上就先敲定下來,散會!”
    “想繼續看電視的就繼續看,到時候走的時候,記得把電關了。”
    說完,他便叫著穎欣一起,回到了自己修建的小木屋。
    角落的書桌上,是這段時間施工以來的各種資料,建築的圖紙,還有政府的合同印章。
    趙懷安坐在台燈下,點上一根香煙,思索道:“這農場的第一個自營項目,做什麽好呢?”
    “你都把公司做上市了,難道還想不出一個項目,懷安,別把自己逼的太緊了。”
    穎欣溫了一杯牛奶,放在書案上,站在後麵,幫他按摩肩頸。
    “我頭疼的是,外麵的那些項目,不一定適合農場的人。”
    “作為真正的頂級商人,肯定是就地取材,做一些適合他們,又能放大規模和效益的項目。”
    “就像老洛克菲勒說的那樣,就算我身無分文一貧如洗身處一望無際的沙漠。”
    “隻要有一個商隊經過,過不了多久,我還是富有的人。”
    “這個叫做富貴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