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每人一棟小洋樓!
字數:8211 加入書籤
工程隊聯係好後,大型的挖掘機等設備上不來。
全是用大型擺渡船給拉上去的。
打地基,修路,鋪設水電,花費了三個多月的功夫。
好在是島上的弟兄們都肯幹,沒多久安欣小島的一期就建設成功了。
都是兩層的小洋樓帶花園,中間一條小溪從泉眼處流出,鵝卵石鋪成的小路,看起來就跟個童話樂園似的。
建成之後,趙懷安在安欣大舞台上開會。
說道:“前幾個月我給大家承諾過的,對小島貢獻多的,每人一棟小洋樓,現在到了交房的時候了。”
“按照每個人的工分,上來拿鑰匙。”
“蕭秋水。”
“劉工。”
“黃大力。”
“……”
念到名字的人,在大家夥羨慕的眼神下,紛紛登台去領鑰匙。
沒分到房子的人,看到一期建設的小洋樓後,心裏那個羨慕啊,都想著後麵要好好幹活,爭取多拿點工分。
這裏提供技能培訓,又可以無本錢創業,隻要肯幹活,就能分到房子。
要是在外麵,累死累活不說,還天天被老板屌,背著一大堆的房貸車貸,每個月都在為收入發愁。
相對比下來,哪裏有島上過的自由自在?
給每個人發完房子,趙懷安又把上一個季度的獎金按工分比例,發給剩餘的人。
最少的一個人,都分了三萬塊錢。
這要是在外麵,那可是一個精英三年的收入,在島上可是一個多月就賺到了!
多勞多得,按比例分配,沒有那麽多煩心事。
每個人都對趙懷安讚不絕口。
“島主,你可真是我們的貴人啊!要是沒有你,我還不知道在外麵有多慘呢!”
“是啊,謝謝趙島主!”
“啥都不說了島主,不論遇到任何艱難險阻,任何困難,我們都一起跟你幹下去。”
坐在舞台上的趙懷安聽著下麵那些恭維的話。
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他不懷疑此時此刻,島民對自己的忠心,以及強烈的想要報答自己的決心。
至於真出了問題,有人要來搞自己,真正威脅到這群島民利益,甚至威脅他們生命安全的時候,他們是否還能站出來,簡簡單單的維護自己?
他對此不抱任何的期望。
趙懷安大手一揮,十幾個島上的員工懷裏抱著大酒壇子,走到每個人麵前,往那小瓷碗裏倒滿白酒。
他端著酒碗,衝台下的幾百人說道:“因為我淋過雨,知道落難或者處於人生低穀的時候,人有多難。”
“所以,現在有了能力,想要給淋雨的人遮把傘。”
“大家現在也是第一批得到實惠的人,希望能共同把這份美好傳遞下去。”
“兄弟們,幹!”
台下五百多號兄弟紛紛舉起手裏的酒碗,齊聲道:“謝島主!”
“謝島主!”
開完會,趙懷安和穎欣回到小木屋,兩人晚上準備燒烤的事兒,不知道是誰傳出去的。
陸陸續續有島民過來送東西。
“島主,這是我們種的綠葉菜,晚上你可以裹著肉吃,或者小炒著,解解油膩。”
“島主,這是我家老母雞剛下的蛋,是正宗的土雞蛋,你們早上的時候,可以煮著吃。”
“島主,這是我地裏剛結的茄子。”
“島主,這是……”
沒一會兒功夫,趙懷安的小木屋前,就堆滿了島民們送來的土特產。
要不是看他結婚了,一些人恨不得把他的姐姐妹妹送過來。
看著如此熱情的島民,趙懷安並沒有多感動,畢竟他為整個小島做了這麽多貢獻,給每個島民帶來了這麽多實惠。
他們反饋反饋也是極其正常。
對於他這種白手起家的人來說,深深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
除了身旁的穎欣,他不會對周邊的任何人產生信任。
包括李紋龍,王大龍,高齊強他們。
因為那些人之所以對自己恭恭敬敬,都是從自己身上得到了莫大的實惠和好處。
隻有穎欣,在自己前世無理取鬧的時候,還一次又一次的選擇站在自己身邊。
這種能經曆多次考驗的感情,才是真正的感情。
“送這麽多,能吃了嗎?”穎欣一點點把堆在門口的土特產,往廚房搬。
趙懷安也跟著一起幫忙。
幹活的時候,兩人閑聊,穎欣道:“懷安,小島又投資了兩個多億,你能告訴我真實的想法嗎?”
“全國幾百個城市,要是每個農場都滾動投資幾個億,那這種規模會達到幾千億。”
“就目前來看,農場很難去盈利。”
“你後續滾動投資的錢,又從哪裏來?”
趙懷安笑了笑,說道:“做慈善是沒錯,隻不過我是用商業的手段做慈善,很多人動不動就說達則兼濟天下。”
“把做慈善簡單的理解為幫助別人,分錢,其實等他真正做了就會發現。”
“所謂的慈善,要遠比正常做生意要難的多的多。”
“稍稍不注意,不僅不能夠真正幫到那些人,反而會把自己也拉下水。”
搬完門口的土特產。
兩人回到小木屋裏麵,把窗戶支棱起來,坐在茶桌前,悠閑的泡上一杯綠茶。
趙懷安端著青花瓷建盞,說道:“現在的農場,十個裏麵有九個虧,還有一個可能才剛剛持平。”
“主要是農場的變現手段,比較單一,大頭的話,隻能靠種植一些水果蔬菜賺錢。”
“有的水果四五年才掛果,周期長,風險高,遇上自然災害或者說市場價格大跳水,基本上賠的褲衩子都沒了。”
他拿出一張草稿紙,在上麵寫寫畫畫。
“要是賺錢的話,很簡單,你的營收減去成本,就是利潤,道理都是最簡單的。”
“所以我們經營一個公司也好,農場也罷,本質上就是四個字,那就是降本增效。”
“我用做慈善的手段,吸引這麽多人來建設農場,包吃包住能花的了多少錢?一個人的工資多少錢?”
“更何況,運氣好點,還能夠撿漏到阿傑,和阿刀這樣的精英,能創造出巨額的利益不說,還能夠不求回報。”
“你這樣算筆賬下來,最大頭的員工工資,是不是就給省去了?”
聽了趙懷安的敘述,穎欣猛地一驚,先前她沒細想,還一直被蒙在鼓裏。
聽了上麵的敘述,她心裏有種不好的感覺。
說道:“那豈不是說,你在騙他們?”
“騙?我沒騙啊,我說的清清楚楚,包吃包住包幹活,更何況我也切實的解決了他們的問題,這是雙贏。”
“而且農場的收益,我也確實按照工分製度,進行了分紅。”趙懷安道。
他抿了一口茶,窗外的天空隆隆作響,幾秒後,大雨傾盆而下。
“穎欣,我告訴你,什麽叫做騙?”
“就是農場真正的財務一點都不透明,打著包吃包住包幹活的幌子,去騙取廉價的勞動力,真正賺的錢,全部被幾個高層和核心人員,偷偷分了。”
“那些真正幹活的人,全部蒙在鼓裏,還要感恩戴德,最後還一分錢得不到,成了農場前期建設的耗材。”
“你隻需要看他幾個核心人員的財務狀況就知道了,如果說跟著幹了幾年的人,連一頓請客吃飯的錢都沒有。”
“而上麵的人,平日裏又能夠大吃大喝,東跑西跑的,說明那些錢基本上攥在高層手裏。”
趙懷安繼續說道:“是,大家共同勞作的錢,確實可以走公賬,但是有一個問題,共同勞作的錢變現可能比較慢。”
“但是你別忘了,我最拿手的是什麽?”
“一級市場炒作,二級市場賺錢,我不一定要靠共同勞作賺錢,但是共同勞作所創造的是地基。”
“我可以依靠著他,通過運營的方式,去通過其他途徑撈一筆。”
“而撈的這一筆,我就算作自己的個人勞動所得,即便不拿出來,其他人也不好說什麽。”
穎欣穿著一套運動便裝,坐在旁邊,整個人都聽懵了。
她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農場,竟然還能夠有這麽多的運作,還能有這麽細的東西在裏麵。
這時候,趙懷安笑道:“知道先富帶動後富的真正意思嗎?”
“真正意思,就是用這種口號去忽悠你搞建設,吸引一大部分人來犧牲,來奉獻,來給高層創造財富。”
“等他們富的流油,包包裏實在是裝不下那麽多錢的時候,分那麽一點點給下麵的人。”
看著穎欣那疑惑吃驚的表情。
趙懷安說:“這還算是切切實實幫助到人,解決了一些問題的手段。”
“真正的商業世界,你也知道,比這黑暗惡心的多得多的東西,隨處可見,這種模式在裏麵,都算是一朵白蓮花了。”
“大部分人加盟也好,培訓也罷,說白了,都是收割,無情的收割機器。”
說著,他看向穎欣,說道:“上麵的那種騙子,什麽時候會倒?”
“如果他意識不到問題,讓各種紛爭,把農場裏麵的人情味,或者說情懷,消耗光了,讓農場內部的能量場怪怪的,頻率偏低。”
“要不了兩年,真正幹活的人反應過來,會慢慢覺得這種不能兌現的分配製度一點都不公平,發牢騷的人會聚集到一起,隻要有任何事件推波助瀾,農場裏麵的人分批次離開。”
“直接來個釜底抽薪,那個農場不出半年,最多一年,就會分崩離析。”
“甚至說,他的處境可能比不上其他農場,因為其他農場雖然說在賠錢,但是算上大額的人工成本,穩定的商業變現渠道,還是可以運營走的。”
“那個共享共建的農場,一旦加上巨額人工成本,再加上過往的運營短板,會迅速被踢出市場。”
趙懷安看著穎欣,道:“我不一樣啊,我每一個階段的大餅,都是實現了的。”
“不管是給農場的人提高收入,還是說給貢獻多的人,修一棟兩層小洋樓,都是實現了的。”
“再加上我外麵的企業可以相互輸血,互稱犄角之勢。”
“我又有一雙發現人才的眼光,稍稍一培養,就是個大人物好公司,可以形成一套良性的循環。”
“所以我上麵說的模式,除了我之外,就算有人照搬照抄,他的結局,也會跟我所預料的一樣。”
“這件事隻有我能做。”
聽完這一整套模式,穎欣十分震驚的看向他,問道:“也就是說,這個布局,你早在剛開始跟我去貧困山區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
“不錯。”趙懷安笑道:
“如果我不親口給你揉碎了,講出來,你這一輩子都不會發現這個局。”
“還會覺得我在單純的做慈善。”
“這套模式,就是打著慈善幌子,一套完美的商業模式。”
“我甚至可以自信斷言,未來國內20年後的農場發展模式,融合鄉村振興戰略,也不會過時,隻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可持續發展。”
穎欣看著眼前的男人,心裏震驚極了!
這就是所謂的商業奇才吧?
就在她震驚的時候,趙懷安的手機響了,是市裏的記者,想要過來采訪他,說是拍攝團隊已經到現場了。
問他放不方便?
他點頭答應後,放下手機,看向坐在身旁的穎欣。
“看到沒,還能得一個良心企業家,國內首善的稱號,這個就是最頂級的商業手段。”
穎欣先前從來沒見過趙懷安有任何的商業經曆。
也沒見過他拜見過任何老師。
這一切的一切,就好像他天生就會似的。
她好奇的問道:“這些東西你跟誰學的啊?”
趙懷安起身,準備去參加市電視台的采訪,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隨後吸引更多的建設者和人才,加入到自己的人間理想中來。
“跟三國裏的劉備學的。”
“仁義嘛。”
“當初他被曹操追殺,逃命的路上還要帶著百姓,表麵上看是心係百姓,實際上是為了立人設,還有一個就是,人是建設之本。”
“他真正有本事的就是,這個仁義的人設,他立了一輩子,中途沒有出現任何,人設崩塌的例子。”
說完,他起身離開小木屋,朝島上的接待中心走去。
到接待室的時候,采訪現場已經布置好了。
是市電視台的人。
“趙總!趙總!”
“你們好。”趙懷安露出個禮貌的笑容,朝聚光燈下的沙發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