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司馬一族,誅賊討詔

字數:4614   加入書籤

A+A-


    建安元年,曹丕稱帝。
    這件事情並沒有在天下引起多麽動蕩的波瀾,就像是一塊石頭落入了湖泊中,而後沉寂了一樣。
    天下尋常,琅琊城尋常,甚至十分詭異的是,長安城方麵對此都沒有表示什麽看法。
    .... .....
    官渡 圃園
    陳豐看著麵前的老祖,臉上帶著恭敬謙遜之色,他的麵容中帶著點點的疑惑:“曾祖,先前無論天下再怎麽爭奪,也不過是揭竿起義與劉氏自己內部之間的爭鬥。”
    “而如今,劉氏內部之間的爭鬥則是變成了外部間的鬥爭。”
    “曹丕篡漢的事情,一如當年的王莽篡漢,我們是否需要.....提前做些什麽準備?”
    他的麵前,麵容蒼老的陳元沒有什麽神色間的變化,隻是淡淡的笑了笑,他的眉宇中仿佛帶著時間留下來的印記一樣。
    “做些準備?做什麽準備?”
    陳元回過頭看向他:“靜靜的等候就是了,陳氏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經過三場大變,陳氏已經和劉氏徹底的劃清了界限。”
    “當年陳氏先祖陳喜公與太祖高皇帝有過盟約,因而多年間,陳氏都在護持天下,護持劉氏。”
    “可人心易變。”
    “對於陳氏來說,對於天下人來說,天下人與陳氏需要的都是一個穩定的天子,一個可以護持天下的天子。”
    “所以,當劉氏與陳氏的目的不同了之後,陳氏的轉變才那麽的艱難。”
    “當年王莽篡漢的時候,陳氏雖然已經大隱隱於朝堂之上,但卻礙於昔日的盟約不得不出現,乃至於幫助劉秀光複大漢。”
    “之後又穩定朝堂。”
    “可陳氏並非是劉氏的護道人——所以當初哪怕是光武說出了天下與共的話語,陳氏也並未再次任職於大漢朝堂。”
    “這也導致了後來的東漢動亂,三國之爭。”
    陳元冷笑一聲:“陳氏需要在朝堂上有職位,但是陳氏絕對不能像是大漢那個時候一樣,連續幾代人全都在朝堂上任職!”
    “陳氏需要像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一樣,有些時候出現,有些時候隱退。”
    “陳氏不是任何人對付任何人的武器。”
    “誰也不能夠利用陳氏!”
    他緩緩的站了起來,像是一頭睡醒了的猛虎。
    “哪怕是陳氏子弟!”
    陳豐低著頭,站在陳元的麵前,臉上神情中帶著些許的恭敬,他攙扶著陳元緩慢的往前走去,一步步的在這院落中往外麵的雁鳴湖走,也似乎是在這天下之間走著。
    “那曾祖,我們便什麽都不做?”
    陳元搖頭:“不,我們隻是對於曹丕這件事情什麽都不做而已——畢竟當年的金刀之讖也好,光武的洛水誓言也好,都已經被撕破了。”
    “我們所需要做的,隻是等待!”
    等待?
    陳元看著迷惑的陳豐問道:“你覺著曹丕的脅迫,真的能夠讓劉康那個能在孟德手中安然幾十年的人忽而放棄?放棄自己的皇位?”
    陳豐的神色有些凝重:“您的意思是.....?”
    陳元點頭:“劉康是故意的。”
    他冷笑一聲:“若非如此,他絕對有辦法將血詔從宮中送出,隻要送到官渡來,陳氏與劉氏這一脈的最後情分便可以因此而斷絕!”
    “屆時他還是皇帝!”
    “劉康隻是不願意陷入這些爭鬥之中了,所以他安然退去,做他的山陽公去了!”
    陳豐皺眉:“那這樣子的話,這一脈的情分.....該如何斷絕呢?”
    陳元隻是詫異的看了他一眼:“為何要斷絕?他來的話,陳氏自然是願意的,但他若是不想,那麽陳氏也是可以的。”
    “留著這一份香火人情又不會出什麽問題。”
    他嘴角噙著笑容,沒有說出內心的想法——因為他知道,劉康的這一份香火人情,絕對是留不住了。
    因為曹丕那個家夥....是個短命鬼,也壓不住司馬懿。
    是的。
    司馬懿!
    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一定出乎曹丕的預料,也一定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 .....
    建安三年。
    曹丕在位僅三年有餘,便病體垂危——他的壽數甚至還沒有他爹的壽數大,這個時候的曹丕便有些後悔了。
    當年為了篡漢,他特意許諾了世家們一個大事——即九品中正製。
    在這個製度之下,他的孩子能夠抗衡那些世家老狐狸嗎?這一點存疑,但這個時候的曹丕卻已經沒有後悔的餘地了。
    因為....他真的要死了。
    .... .....
    長安城
    未央宮
    劉備的神色沒有絲毫變化,他為何沒有出言斥責曹丕?
    一方麵是因為長安方麵沒有太多力量了,另外一方麵也是因為劉康給他來了信,說明了自己的情況——劉備對此表示理解。
    當年的劉協也同樣是如此。
    他苦澀的笑了笑,大家都在爭先恐後的避免自己做亡國之君——都在找托底的人。
    劉協可以安然的閉眼,因為他和他的兒子都不會是亡國之君;劉康也同樣可以閉上眼睛,因為他和他的兒子也不是亡國之君。
    大漢還有天子在!
    那就是他劉備。
    長歎一口氣後,劉備的眉宇中帶著疲憊無奈之色。
    ... ..
    建安三年,曹丕崩逝在大殿之中,幼子曹睿即位。
    然則.....
    此時的曹睿方才七歲。
    這樣子的幼童又能夠怎麽把控住朝政呢?於是曹丕即便是再怎麽不甘心,也隻能夠在臨死之前任命了幾位顧命大臣。
    楊修、袁基、司馬懿........以及一個任何人都沒有想到的人。
    山陽公劉康!
    這是什麽地獄笑話?你篡取了別人的天下,最後讓別人來當你的顧命輔政大臣?這誰會同意啊?
    出乎意料的是,劉康同意了。
    是的,劉康....同意了。
    這當真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了。
    更加出乎預料的是......這一年的夏末,發生了一件大事。
    袁基、楊修、司馬懿,六大世家聯合起來,再次逼宮,就像當年他們對劉辯做的一樣。
    曹睿....被迫禪讓。
    而也正是這一年,一個已經許久未曾出現的家族出現了。
    他們以大魏天子曹叡、大魏山陽公、顧命輔政大臣劉康的名義頒布了一道檄文。
    一道討賊的檄文。
    這個家族.......
    叫做
    官渡陳氏。
    檄文的提筆者,當代官渡公,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