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下形勢,今日之事

字數:4181   加入書籤

A+A-


    長歎一口氣之後,陳成按著額頭,心裏麵滿滿的都是無奈。
    陳氏的反應也很迅速,因為陳氏的祖訓在那裏放著,不能夠參與到任何政治鬥爭的皇帝奪嫡當中,所以陳氏的族老會、以及當任的官渡公直接將那位家主給廢黜了。
    當時的官渡公兼任著家主的位置。
    這裏就不得不說當時的家主以及官渡公的襲爵情況了——那個蠢貨雖然是家主,但他卻並不是當代官渡公,當代的官渡公是他的兒子。
    前一任官渡公在臨終之前更換了襲爵者,跨過那個蠢貨將爵位傳給了他兒子,那個時候的前一任官渡公或許就發現了這個蠢貨的真正麵目。
    為什麽傳的是官渡公的爵位而不是家主的位置?
    答案也很簡單,因為隨著時間的變遷,真正做主的已經不是家主了,而是“官渡公”,因為官渡公在朝中是有職位的,許多人也是由他所串聯起來的。
    這也是為什麽那個蠢貨雖然參與到了奪嫡之爭中,但卻並未曾起到什麽太大作用的原因。
    他的家主之位被廢黜了之後,朝廷中的局勢就更加複雜了。
    一些有心之人開始蠱惑這位被踢出了家族的家主自立門戶,這個蠢貨本著我要證明自己的心思,也真的搞了一出自立。
    雖然沒有多少人跟隨就是了。
    但這同樣是對陳氏的政治聲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而最後的最後,那個被這個蠢貨所支持的皇子並沒有能夠成功登基——中間派認為這個人勾引陳氏女子的心思讓陳氏惱怒,陳氏子弟同樣是因為自身名譽受損而記恨上了這個皇子。
    他甚至連決賽圈都沒有進來,直接就被淘汰掉了。
    最後登基的是誰呢?
    是一個平日裏無人問津的皇子,這也是幾方相互製衡之間所達成的最好的選擇。
    對誰都挺好。
    但唯獨對陳氏有一點點的不太友好——因為那個蠢貨所支持的那個皇子和這個皇子有血海深仇。
    他媽殺了他媽。
    新帝即位之後,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親自前往官渡公府來與當時的官渡公商談,兩人談的很好,因為轉頭新帝就給當代官渡公加拜了太傅之位。
    看似很好是吧?
    這一點也是當時的官渡公幾年後才明白過來的事情。
    太傅沒有實權。
    虛職。
    如果要查詢陳氏的族譜,想要去查明蔓延了四五百年的陳氏到底是什麽時候出現了轉折點的話,那麽這個時間節點是一定不能忽視的。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
    神,露出了血條。
    露出了血條的神還是神嗎?
    不是了。
    在新帝在位的幾十年間,陳氏一直未曾得到重用——不隻是陳氏,陳氏的嫡係門生也多有被打壓的姿態,但卻並不算明顯,甚至皇帝做的也全都是有理有據。
    你做錯了,我才不用你的。
    時間論仿佛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四五百年間沒有出現過的拖後腿的門生、四五百年間沒有出現過的拖後腿的家主,在這個時期全都出現了。
    這一下子就給了陳氏巨大的打擊。
    也正是因此,陳氏開始逐漸的走上了下坡路。
    三百多年的時間,陳氏從當初的天下無敵,走到了如今這個勉強算是第一流世家的地步。
    是的。
    衰落了三百多年的陳氏.....依舊可以勉強算是第一流的世家。
    經曆了數百年的浮沉,天下六大世家除了王謝陳之外,其餘的三者換了不知道幾波了,唯有陳氏、王氏、謝氏,哪怕經曆了三百年的漫長時間,也依舊有各自的底蘊。
    其中,陳氏是這三個家族中最強大的。
    但卻也不如其他的三個家族了。
    .... .....
    梳理完了一切記憶之後,陳成陷入了沉思。
    他此次降臨的祖宗叫做“陳亦舟”,如今方才弱冠之齡,也是家中嫡長,更是下一代的陳氏家主。
    如今的情形倒也好說。
    當今天子年幼登基,因為不得先皇的寵愛,隻是在奪嫡之中撿了個大漏,所以在朝中也沒有什麽根基。
    更妙的是,當今天子....在昔年受過陳氏的恩情。
    那是很早的事情了。
    那個時候陳亦舟的父親尚且在朝堂任職,隻是依舊是虛職,在一次入宮覲見皇帝的時候,遇到了這位可憐的皇子。
    當時這位可憐的皇子病倒在宮中小路上,身後還有一個內侍在追著,當時陳亦舟的父親陳安善心發作,多問了幾句,又塞給了他一些錢財。
    這或可說是一飯之恩吧。
    自那以後,這位小皇子心中便記住了陳安,並且在登基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將當時依舊擔任太傅虛職的陳安提拔為司徒。
    掌握了一些實權。
    如今已經是小皇帝登基的第十五年了,朝政並不算腐敗,但卻並不算好。
    略有天災,人禍並不算多。
    朝中倒是有幾個門閥勢力。
    比如同樣身為六大世家的楊氏、獨孤氏、蘇氏。
    是的。
    傳承自七百多年前搶走了“項羽”一條大腿因而得以封侯,在整個西漢時期都不算龐大,一直等到了東漢末年才崛起,而末年的時候又自己作死,在大乾差點被完全覆滅的楊氏,再次崛起了。
    這就是世家。
    這就是門閥。
    隻要抓住一個小小的機會,他們就能夠崛起。
    當然了——楊氏抓住的機會叫做“外戚”。
    當代楊氏家主的女兒嫁給了小皇帝當皇後,並且成功的誕下了嫡長子,早早的就被封為太子,而如今的楊氏家主也正是太子的外祖。
    憑借著這個關係,楊氏的勢力在六大世家中排行前列。
    比他強大的隻有獨孤氏了。
    獨孤氏的崛起尚且沒有多久,他們是在當初大乾的第十九位皇帝在位的時候,加大融合邊境蠻夷與漢人的時候崛起的。
    最初隻不過是一個小家族,而後發展成了一個龐大的家族。
    在回憶起一切之後,陳亦舟的神色有些許古怪,因為他發現了一個更加有意思的事情。
    楊氏的此代家主叫做.....楊堅。
    楊堅的妻子叫做....獨孤伽羅。
    獨孤伽羅的父親叫做....獨孤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