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晉王拉攏,獨孤之疑
字數:4400 加入書籤
獨孤太尉的孫子?
晉王的臉上劃過一抹狐疑,但卻並沒有太多的震驚,在朝堂上的時候,獨孤信的表現已經足夠明顯了,如果他看不出來才是一個問題。
但關鍵的問題是....獨孤信真的會這麽做嗎?
不過這個時候不是想這些問題的時候,他當即看著那內侍說道:“快快有請!”
... ...
晉王府,花園中
獨孤宏臉上神色平靜,等待著晉王的到來,在等待的時候,他還在四處看著周圍的一切,臉上的神色中充斥著些許的冷靜。
晉王很快便抵達了此處,不過片刻的功夫,便來到了獨孤宏的麵前。
“貴客來訪,有失遠迎啊。”
晉王笑意吟吟的坐在了獨孤宏的麵前,兩個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睛中看出來了對方的意思。
.... .....
官渡公府
陳亦舟坐在院落中,神色平和,他的麵前坐著陳氏這一代的接班人。
這一代的陳氏或許是因為他的“降臨”的緣故,所以出現人才的概率還是較大的,麵前的這兩位便是陳氏少有的賢才,甚至若是這兩個人有麵板數據的話,差不多都可以和此時的“陳亦舟”在除了武力之外的其他地方數據持平了!
這也是陳亦舟的感慨。
江山代有人才出。
為什麽世家門閥不容易敗落?就是因為如此啊!
隻需要熬過一個小小的低穀,世家門閥的底蘊總是會支撐著他們出現新的人才!
為什麽?
因為知識!別人都不知道的知識,在世家門閥的藏書樓中有一大堆!
因為錢財!
在別的寒門子弟尚且需要思考如何過活的時候,這些門閥世家的子弟隻需要考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學習!
隻要他們想,他們沒有一切物質條件上的阻礙!
陳安哲、陳安民兩個人坐在陳亦舟的對麵,麵容恭敬,其中陳安哲隻是低聲問道:“大父,您覺著我們二人是否應該參與到這一次的科舉製考試當中?”
他皺著眉說道:“事實上,我們二人也在猶豫這件事情。”
“畢竟大隋此時並未曾安穩,若是這個時候參與到其中,恐怕日後很難以抽身啊。”
陳亦舟隻是淡淡的笑了一聲:“很難抽身?為什麽?”
他看著陳安哲、陳安民說道:“其實,在我看來,此時你們參與科舉製中,反倒是一件好事,甚至就連皇帝都不會懷疑你們的好事。”
“你們想一想,陳氏曆來都是站在誰的身邊的?”
陳安民毫不猶豫的說道:“站在黔首的身邊!”
陳亦舟點頭:“是啊,站在黔首的身邊,所有在科舉製出現的時候,在世家門閥和黔首、寒門子弟在科舉製上對抗的時候,陳氏如果不出現,豈不是才有問題?”
“陳氏的心,永遠都是堅定的站在黔首的身側。”
“這個製度對黔首有好處,陳氏為什麽不去做?不去表示自己的支持?”
他看著陳安哲、陳安民兩兄弟,語氣清淡,但卻十分有力:“你們且記住了,無論什麽時候,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立場!”
“先祖已經為我們留下來了解決所有問題最好的辦法!”
“那就是不管利益是否衝突,不管陳氏的利益是否會受到損傷,不管陳氏會如何,一定要站在黔首的身側!”
“所有對黔首有利的政策,陳氏都要支持!”
“哪怕此時的陳氏判定了大隋隻能夠堅持兩代,哪怕此時的陳氏覺著這個時候進入這個泥潭對陳氏沒有好處!”
“在做任何問題的時候,隻需要思考一個問題。”
“這件事情,是否有違背自己的良心?是否會讓自己仰天俯地覺著無法做人?”
“是否會覺著問心有愧?”
“這件事情,是否對黔首有好處?!”
陳亦舟一字一句鏗鏘有力的說道:“隻要答案是肯定的,便可以放手去做!”
陳安民、陳安哲兄弟二人如同被大鍾鎮醒了一樣,當即長舒一口氣:“孫兒知道了!”
等到這兩人離開了之後,陳亦舟才淡淡的看著遠處的樹葉,臉上帶著輕鬆愜意的神色。
事實上,他並沒有覺著陳氏可以為了黔首犧牲一切——他的核心目的還是要讓陳氏傳承千年,繼而自己繼續享福的。
但......目前的問題是,陳氏已經牢牢的和黔首綁定在了一起!
隻要陳氏的這塊“招牌”不被自己人打碎,那麽陳氏就是有不滅金身!金身不壞,陳氏絕對沒有敗落的可能性!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有他這個可以“隨時降臨”的人存在!
以黔首為明線,以他為暗線,明暗線交接之處,便是陳氏綿延萬年,甚至成為永恒世家的利器!
且這樣子做,還能夠為天下蒼生護佑!
這....才是一舉兩得!
..... .....
開皇六年。
在朝廷局勢越來越明顯的情況下,天子楊堅下詔,準備開始大隋第一次進士科選拔考試!
而在這個消息正式宣布了之後,天下嘩然,所有寒門子弟都有些情切,雖然機會有限,但卻給了一個明確的上進的機會!
如此機會,怎麽能夠辜負?
所以消息一發布,即刻有不少人開始趕往洛都,而這個時候的大隋也迸發出勃勃生機。
也正是在這一年,皇帝楊堅的統治似乎逐漸變得安穩起來。
朝堂上的鬥爭也逐步的消失,獨孤信好似是放棄了一樣,開始不再支持太子楊廣了,而是自顧自的保持沉默。
而天子為了安撫獨孤氏的情緒,為一個人加官進爵了。
“李淵”
開皇六年,天子詔令,加封李淵為唐國公,與國同休!
同時,拜李淵為衛尉少卿,掌兵權!
與此同時,再次加封獨孤信為“楚國公”,拜太尉!
對“官渡公”再次進行加封,進為“秦王”,拜為司徒!
也正是在這一年,獨孤信權勢無二,但頭頂卻永遠有一個強大的家族在頭頂鎮壓著!
也正是這一年,自當年大漢的高祖皇帝加封“陳喜公”為魏王後這近乎八百年的光陰裏麵,第二個活著的王朝的異姓王誕生了!
依舊是官渡陳氏!
八百年啊!八百年間,有且隻有兩個活的異姓王,竟全都是陳氏中人!
天下人再次認識到了陳氏的龐大力量!
... ....
官渡公府
陳亦舟麵前,小廝低聲道:“王爺,晉王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