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講學之路,科學之妙
字數:4681 加入書籤
“修竹教給你們的,你二人可吃透了?”
陳安民望著眼前的兩位後輩,眼神中有期許,有考量。
這二人雖不及修竹百分之一,卻也算是陳家下一輩中的佼佼者。
無論心性,潛力,都是不錯。
陳修雲與陳修臨二人齊齊行禮,沉穩應道:“家主所授太過深奧,這幾月我二人潛心學習,也不過略領悟了十之一二。”
“但僅憑這一二,便令天下震動,使大唐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提起陳修竹,二人已不似在談同輩。
話語中滿是尊敬與敬仰之意,已然是將陳修竹視為領袖。
聽聞二人此言,陳安民徐徐點頭。
“如此便好。”
“去吧。”
“這一路,不要忘記你們是陳家的人,不要忘記你們的所學所思,不要忘記你們的目標。”
陳家雖不願參與朝堂之事,卻也並非完全避世。
陳家子弟一直在潛心學習,雖遠不及家族中最出眾的那幾位,卻也足以創造出一番屬於他們的事業。
這全然得益於千年傳世之家的底蘊與能力。
“是!”
兩個年輕人拱手行了一禮,相互對視一眼,眼中滿是對未來的崇敬,以及要以自己所學改變這個世界的決心。
目送二人策馬而去。
陳安民的雙手攏於袖中,心中充滿了對陳家的自豪,對陳家子弟的驕傲。
在陳修竹的帶領下,這些年輕人一定能帶領陳家踏上新的高度。
如今的陳家,已然成為了不受皇權管轄的超級世家。
下一步,又會是什麽?
陳安民眼中溢滿了激動之色。
他甚至連想都不敢想,陳家的未來定然會如一條騰飛的巨龍,翱翔宇宙,馳騁九天。
身為陳家的一份子,當真是他陳安民最大的幸運。
……
“老趙,你這急匆匆的是要做什麽去?怎麽這幾日都不見你去戲園子聽戲了?”
“聽戲有什麽意思,陳家人在東市講物理和化學,一共講三場,今兒是最後一場,我定要早早去占個好位置!”
“物理和化學……那是啥?沒聽過!”
“蠢物!是能改變你一生的好東西。”
陳修臨與陳修雲二人自洛陽,一路往長安而去。
每行至一處,必要暫停三日講學。
無論販夫走卒,商戶巨賈還是官員吏卒,亦無論男女老少,隻要想聽,都可以來。
講學的內容,便是他們從陳修竹那裏所領悟到的一點皮毛。
他們將那些知識整合雜糅,再結合生活中的例子,化為更加通俗易懂的語言,輸出給天下人。
最開始,大家肯來,多是賣陳家一個麵子。
可隻要一聽,眾人便能感受到講學內容的魅力。
隻要聽完一堂講學,再看這個世界,也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歎宇宙之浩瀚,哀吾生之渺小。
感物理之實用,讚化學之神奇。
甚至有人聽罷一輪還不夠,幹脆一路跟隨陳修雲和陳修臨,每逢講學,必不錯過。
恨不得將二人的每一個語氣詞都牢牢記下,細細品味。
而聽了二人講學的。
有人在感悟到世界之大後頓悟了,對生活更多了幾分忍耐和包容,幹脆遠離讓自己痛苦的事物。
也有人從中悟到了萬事萬物之間的聯係,嚐試了一些新的法子,做出了新的突破。
化學和物理的知識口口相傳,讓整個大唐都迸發出了新的生機
同時,世人對陳家的態度亦尊敬到了極致。
皇家被稱為天家,世人便將陳家稱為天學。
即便是皇家,也得跟著陳家學!
甚至有信奉神佛之人,私心裏認為陳家一脈一定是神仙下凡,為陳家以及陳家族長陳修竹修了神龕,日日供奉。
此舉愈演愈烈,竟一度成為風潮。
……
群山環繞之處。
博陵崔氏上任族長崔成業之子崔齊,也是崔氏如今的現任族長,滿懷心事地從山外走了回來。
“族長,外頭的形勢如何?”
“黔無春那家夥,當真銷聲匿跡了嗎?”
他們這些世家大族當真是被黔無春給殺怕了,嚇破了膽。
那位無命閻王所過之地,所有世家子弟皆被殺害,就連繈褓中的嬰孩都不放過。
如此殺性,簡直好似天道降下的懲罰。
竟讓他們這些剩下的人,連複仇的膽量都無,隻得隱居山林不出,試圖躲過殺身之禍。
為讓族人安心,崔齊撐著露出三分笑容。
“黔無春已經幾年沒聲響了,多半是殺太多人遭了報應,早就死了。”
關於黔無春,他許久之前便想明白了。
這一位,是陳家刺向世家的刀。
眾多世家發展數百年,族中族人上千,奴仆上萬,兼並土地無數,所積累的財寶更是數不勝數。
且與陳家不同。
陳家每隔幾代便會出現一個極出眾之人,一步一步鞏固陳家的秩序,製定嚴苛的家規,為陳家的存在尋找合適的定位。
如今的陳家,會替天下黔首發聲,
甚至僅僅是稍一出手,便能夠改變天下的局勢,避免一場勞民傷財的國本之爭。
天學!
天家之學堂,天下人之楷模!
而他們呢?
在新的朝代開啟,他們這些尾大不掉的世家便成了冗餘。
即便崔齊身為世家子,卻也不得不承認。
在這個新的朝代,舊的世家若還存在,便將會成為一顆顆毒瘤。
如今。
五姓七望已被收拾了個大概。
剩下的這零星幾人,即便是拚盡全力,又能翻出什麽浪花來?
自然不會有黔無命來解決他們。
都過去了。
舊的時代過去了,五姓七望的榮耀過去了,閥門世家的尊貴權勢也過去了。
他們,也該往前看。
該走出這重重大山,融入這大唐盛世,創造出新的家族,新的曆史。
想到陳修雲和陳修臨的講學,崔齊深吸口氣。
“召集族人,準備出山!”
崔家已不可能再接觸朝政,也不能再讓族中子弟參加科舉,幸而陳修雲和陳修臨二人給他們指了一個新的方向。
科學!
雖隻是三堂講學,卻已讓他感悟到了科學的宏大與神秘。
相信憑借著科學,崔家一定能東山再起,並尋找到合適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