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朝考2

字數:4237   加入書籤

A+A-


    坐在第一排實在不是什麽好事。
    此次朝考,以不續燭為準,且不可提早交卷離開。
    陳硯隻能枯坐。
    他低頭將文章看了兩遍,實在有些膩味了,幹脆抬起頭,對上盯著他的劉守仁。
    劉守仁一對上陳硯的目光,就想到其拿著印信威脅自己的場景,心中不由惱怒,狠狠瞪回去。
    陳硯左右也無事,就與劉守仁大眼瞪小眼,真真是相看兩相厭。
    劉守仁自持身份,便移開視線去看他人。
    陳硯也覺無趣,便順著身上的探究的目光一一看過去,將那些人盯得紛紛移開視線。
    陳硯想到自己一旦前往鬆奉,可能十多年不能回朝,往後怕是再也見不著了,如今多看一眼是一眼,便一一看過去,仿佛要將這些大人們都記在心裏。
    如此反倒讓那些監考的官員不自在。
    瞧見他們的嫌棄,陳硯在心底暗暗歎息,這些大人哪裏知道他陳硯對他們的不舍。
    如此熬啊熬,總算到了午時。
    陳硯立刻舉手,要了午膳——兩個冰冷的硬饅頭。
    陳硯不由感歎,光祿寺的飯菜一如既往的難吃。
    丹陛之上的永安帝顯然也坐得無趣,幹脆下來,往考生們麵前走來。
    陳硯見狀,趕忙將饅頭收起來,又把自己的文章倒轉過來,往桌邊送了送,方便永安帝禦覽。
    見他如此動作,劉守仁等人紛紛露出鄙夷之色。
    永安帝站在案桌前,雙手負於身後,細細看了片刻,便微微抬頭看向陳硯,就見陳硯雖是坐著,卻拱手彎腰低頭,頗為恭順。
    他並未開口,轉身走向陳硯左手邊那考生麵前。
    光在案桌前一站,那考生的字便寫得有些軟弱無力。
    永安帝不喜地瞥了他一眼,轉而走去其他地方。
    走了一圈,多是顫顫巍巍者,待站在柯同光麵前,卻見柯同光臉頰泛紅,顯然是頗為激動。
    永安帝瞥了眼呈文紙上的名字:柯同光。
    他便想起來,這位乃是江南鼎鼎有名的大才子,可惜與陳硯同科,被陳硯壓得黯淡無光。
    如今再看其策論,倒是頗為不錯。
    永安帝深深看了柯同光一眼,又往別處轉去。
    待轉完了,實在無趣,便離了大殿。
    陳硯頗為遺憾,怎的就不多留一留。
    好在自己的文章已被天子看過了。
    將文章擺正,一抬頭,便見劉守仁眼中毫不掩飾的嫌棄,陳硯精神一振,終於又有事幹了,於是便又與劉守仁對望上了。
    劉守仁:“……”
    隨著天色漸暗,大殿內已漸漸看不清字。
    待到香燃盡,陳硯立刻交卷,頭一個走出大殿。
    外頭寒風一吹,他頓時精神奕奕。
    待其他人一一交卷後,陳硯終於可以由內侍領著出宮。
    答卷收上來,殿內即刻點燈。
    此次朝考比之尋常殿試規格更高,已不是單純論文章,更多的是看治國之策,便不能假手他人,需得由三品及以上官員親自閱覽,超過三位官員畫叉,或超過四名部堂級官員畫直,此答卷便可落卷。
    與殿試相同,圈為一等,尖為二等,點為三等,直為四等,叉為末等。能讓多名官員畫直或叉,此答卷必有其不可取之處。
    留給這些重臣判卷的時間隻有一個晚上,他們拿到考卷後,先掃一眼姓名,若聞所未聞,再看答卷不行,便毫不留情畫叉。
    如此一個時辰後,就有三十多份答卷被落。
    各種繁雜的對策,好的壞的讓眾位大人看得眼花繚亂。
    就在此時,一聲驚呼在殿中響起:“好文!”
    眾人紛紛看去,就見是戶部右侍郎薛洪先。
    他喜不自勝地用朱筆畫了個圈,並簽上自己的名字後往下傳。
    坐在他旁邊的,乃是禮部右侍郎王申。
    王申拿到答卷先看了眼名字——柯同光。
    這位可是大名鼎鼎的江南才子,榜眼出身,還是首輔焦誌行的孫女婿。
    薛洪先既然打了圈,此人便該是此次焦門推選的重點人物。
    王申升任禮部右侍郎不久,與座師劉守仁的關係已十分緊張,實在不願再得罪元輔大人,輕易不願畫直或叉。
    在看過柯同光的答卷,發覺文采過人之外,其“效仿三寶太監(鄭和),派遣船隊前往呂宋等各國貿易”之策,確實可避免因開海導致倭寇進犯。
    他提起朱筆,在其上也畫了個圈,再傳給下一位。
    待傳到胡益手裏,胡益瞥了眼劉守仁,旋即在其上畫了個尖。
    傳到劉守仁手裏時,劉守仁頗為不滿地看了眼胡益,看了眼其上的圈數,當即也跟著畫了個尖。
    焦誌行已看了數十份答卷,有好有壞,他一一做了批注,心中便一直盼著柯同光的答卷。
    待從劉守仁手裏傳到他手裏時,焦誌行隻掃了一眼,就發覺圈數不對,細數之下,發覺柯同光隻得了二十個圈,按照他的預估,柯同光能得二十六個圈。
    焦誌行不由臉色一沉,當即盯上了幾個畫了尖的焦門中人,心中升起一股涼意。
    掃一眼看下來,文章頗為詳實,且有理有據,算得上乘之作。
    焦誌行自持身份,也隻給了個尖。
    大梁朝的首輔閣老們為了自己的官聲,通常不會提拔兒子女婿等,多是將自己的政治抱負托付給學生。
    作為孫女婿,柯同光已隔了一代,提拔他就要好許多。
    不過焦誌行明麵上依舊要做做樣子,以免被禦史和天下士子罵。
    二十個圈足以讓柯同光拔得頭籌。
    朝中幾個派係名單早就已經互相知曉,此時便各自或抬或壓,可謂一次直接對決。
    待到後半夜,焦門除了柯同光外,安排的其餘幾人竟全被劉門的兩人壓下。
    劉門與胡門聯手,焦門竟被壓了下去。
    當胡益再得到一份答卷,瞧見名字為許有望,立刻掃了眼紅圈,十六個。
    劉守仁推舉的那兩人分別是二十二個圈與十八個圈,算上他與劉守仁一人兩個圈,許有望便能有十八個個圈,到時候就要比誰的尖多,而許有望的尖更多。
    如此算下來,焦門、劉門、胡門一派一個名額。
    胡益畫了圈後,便遞給劉守仁,眼角餘光卻始終定在劉守仁的手上。
    劉守仁的筆尖一動,畫的分明是尖。
    胡益心生怒氣。
    劉守仁實在太過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