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陳硯來訪3

字數:3714   加入書籤

A+A-


    隨著陳硯的講述,眾人腦海裏已經是做成一筆筆大生意的場景。
    這簡直就是商人的世界!
    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農業是絕對的經濟支柱,提供著社會最基本的生存資料——糧食和衣物原料等。
    龐大的官僚體係與軍事開支都需要農業稅來支撐,將百姓們牢牢綁定在土地上,也便於官府管理,維持整個國家的穩定。
    與之相比,商業稅收波動較大,又可通過積累財富形成地方勢力,挑戰中央權威,因此無論王朝如何變遷,始終要重農抑商,來維護小農社會的穩定。
    凡是生意做大了,想要安安穩穩立足,就要大力培養族中子弟入朝為官。若族中子弟實在不是那塊料,商人們也會資助那些個窮舉人窮進士,哪怕資助的一百個人中隻有一人能邁入朝堂,對他們而言也是賺的。
    拿了商人的好處,天然就有把柄在商人手上,那些個舉人進士入朝後,必然會維護資助他們的商人的利益。
    八大家能有如此大勢,並非是因為他們有多少錢。
    實際上,若真的富有到隻有錢,那就是一塊巨大的肥肉,多的是人想要衝上來分而食之。
    八大家背後,站著的是當朝次輔,是朝堂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員們。
    誰敢對他們動手,就是得罪了朝堂上下整個利益集團。
    此時坐在陳硯麵前的八大家的主事人們,實際都是於仕途無望者。
    哪怕他們為了家族賺再多錢,在族老們麵前也是沒那些個官員們有臉麵的。
    就在這種無論朝廷,還是民間,亦或者是他們自己都貶低自己的情況下,陳硯將一張獨屬於商人的版圖推到了他們麵前,對他們的衝擊已不僅僅是賺錢那般簡單,更多的是中其中蘊含的觀念的衝擊。
    陳硯手指在第二個板塊頓住,旋即在最前排的鋪子一一劃過去,停在最後一間鋪子上,沉聲對幾人道:“這一排鋪子,就是本官特意為你們八大家特意留出來的。”
    至此,簡單的描述已經結束。
    陳硯抬頭,看向明顯呼吸比此前急促的八大家眾人,道:“你們將貨物擺在鋪子裏,有的是西洋商人前來挑選購買,不再需要冒著沉船的風險漂洋過海去運送貨物,且也不需在錦州與其他商賈一次次高價競爭那船引,這就是本官為你們解決困局之法。”
    八大家眾人已說不出反駁的話來,眾人互相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裏看到了震驚與心動。
    他們早知道陳硯的開海之策,也覺得此策略比張潤傑的拍賣船引更好,更有利於他們商人的自由貿易。
    可具體細節陳硯從未透露,他們也想象不出。
    今日陳硯將這圖一拿出來,稍一講解,他們根本無法抵擋。
    見眾人沉默不語,就連恨自己入骨的黃明都沉默了,陳硯就知道今天的目的達到了。
    他緩緩坐下,靜待八大家眾人考慮。
    “如此大的工程需花費大量人力財力,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敢問陳大人建到哪一步了?”
    劉洋浦頭一個開口,打破了沉默。
    眾人一聽,也齊齊看向陳硯。
    如此宏大的布局,想要建成需得以數十年計,光憑陳硯一個知府和市舶司提舉,可沒能量建成。
    陳硯往城牆下方的一排排倉房一指,道:“此處已建三成。”
    劉洋浦大大鬆了口氣,毫不猶豫道“連外國貨暫存的倉房都還未建成,你的貿易島遙遙無期。”
    其他人慶幸之餘又有無法掩飾的失落,心中繁雜,實在不足外人道。
    不過再開口,語氣已比此前溫和了許多:“如此大的貿易島想要建成,必要舉國之力才可,陳大人縱使手頭有些銀子,怕也無能為力。”
    想到那些銀子,眾人神情又有些不好看。
    陳硯手上的銀子,可都是從他們手上敲詐走的。
    聽聞後來在海寇島上繳獲了不少銀子,那也是海寇們從他們身上刮走的。
    陳硯笑道:“本官自是考慮到這等問題,才將整座島劃分成一個個不同的區域。”
    他的右手食指在倉房與前麵兩個區域的鋪麵上畫了個大圈,道:“隻需建成這一部分,就能先行開通,吸引西洋商人先上島貿易,此後可一邊貿易一邊修建,逐步開放各個區域。”
    眾人的熱情再次被陳硯點燃。
    陳硯回鬆奉隻兩個月,就能同時修建碼頭和倉房,隻修建一部分鋪子,過幾個月應該就能建成,到時候西洋商人再一上島,雙方就能正常貿易,速度極快。
    見眾人都心動,黃明麵露不忿,語氣全是質疑:“你描繪得如此好,就是為了讓我等買下鋪子入駐,到時候你好再去找其他商人吧?”
    “誰說要賣鋪子給你們了?”
    陳硯出聲反駁:“此乃我大梁的國土,又是本官修建,就該屬朝廷所有,鋪子隻租不賣。”
    這倒是出乎眾人所料。
    眾人互相對視一眼,都有些抓不住陳硯的想法。
    陳硯此時不該極力拉攏他們入駐貿易島,給各種優惠之策嗎,怎的連鋪子都不讓他們買?
    王凝之試探地問道:“ 陳大人就不怕沒人入駐貿易島,你這一切都隻是空想?”
    “說到底,如今也隻是紙上談兵罷了。”
    “你沒有貨物,就算將這島說得天花亂墜,也不會有西洋商人前來,鬆奉開海就會失敗。”
    “想要從無到有,就得多給優惠,吸引人前來。想要我等入駐,該每家送幾間鋪子。”
    “哪怕是送鋪子,我等也要承擔巨大的風險,畢竟西洋人都在南潭島貿易,錦州這邊會源源不斷有商船前往南潭島,西洋商人又何必來你的貿易島?”
    八大家眾人紛紛開口,極盡所能地貶低起貿易島。
    劉洋浦更是道:“陳大人手頭的銀子應該用得差不多了吧,這鋪子還能建起來嗎?”
    八大家的主事們常年與銀子打交道,對各類花銷都是了然於胸。
    陳硯將絕大多數民兵都給拉去建貿易島,四萬多人的吃喝嚼用花費就不少,還要買修建碼頭、道路、倉房等所需的材料,加之那些民兵們的工錢,說一句花錢如流水都不為過。
    如今兩個多月過去,少說要花三四十萬兩,再往後,還需得花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