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朕要的,是一個全新的,屬於天下人的大唐!

字數:5142   加入書籤

A+A-


    就在這令人窒息的氛圍中,一個蒼老而沉穩的聲音響了起來。
    “陛下,崔尚書年事已高,或有記憶錯漏之處。”
    一個身穿紫袍的老者,緩緩從隊列中直起身,躬身行禮。
    是禦史大夫,王維。
    不,不僅僅是禦史大夫,更是太原王氏的領袖人物。
    他站了出來,就代表著五姓七望,站了出來。
    李璘的目光,終於從崔渙身上移開,落在了王維身上。
    他饒有興致地打量著這個須發皆白,卻脊梁挺得筆直的老人。
    “哦?那依王大夫之見,這筆賬,該怎麽算?”
    王維麵色不改,從容答道:“陛下,國朝自有法度。河北之事,既有疑點,可交由大理寺、禦史台三司會審,查明真相。若崔尚書確有失職乃至貪墨之舉,自有國法懲處。但若僅憑一些捕風捉影之言,便在朝堂之上問罪於一部堂官,恐有傷國體,亦會令天下臣工,人人自危。”
    他說得不卑不亢,條理清晰。
    既沒有直接頂撞李璘,又巧妙地把問題從崔渙個人,上升到了“國朝法度”和“國體”的高度。
    言下之意很明白:你可以查,但要按規矩來。
    想用這種方式殺雞儆猴,我們不認。
    好一個王維!
    李林甫在心中暗暗讚歎。
    這才是世家風骨,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
    他看到了一絲轉機。
    隻要能把李璘拖入到繁瑣的律法程序裏,他們就有無數種方法,讓這件事最後不了了之。
    然而,李璘接下來的話,卻將他所有的幻想,徹底擊碎。
    “規矩?法度?”
    李璘像是聽到了什麽天大的笑話,他從龍椅上站了起來,緩緩走下丹陛。
    他每走一步,殿中百官的心就跟著狠狠一跳。
    他走到王維麵前,停下腳步。
    他比王維高出半個頭,居高臨下地看著他,眼神裏滿是毫不掩飾的輕蔑。
    “王大夫,你跟朕講規矩?”
    “朕的規矩,就是朕的刀。”
    他伸出手,輕輕拍了拍王維的臉頰。
    “你們的那些所謂法度,不過是你們用來圈占田地、魚肉百姓的遮羞布罷了。在朕這裏,不管用。”
    王維的臉色終於變了。
    他一生清高,何曾受過如此奇恥大辱!
    他的身體因為憤怒而微微顫抖,嘴唇哆嗦著,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李璘的目光掃過王維,掃過所有麵露驚駭之色的世家官員。
    “從今日起,朕頒布一道新政——《均田算緡令》。”
    “天下田畝,重新丈量。無論宗室、勳貴、官宦、士族、寺廟,名下所有田產,一律按畝納稅,不得隱瞞,不得豁免。”
    “所有商賈,無論行商坐賈,名下所有資財,皆需上報官府,進行核算。按其總值,抽取什一之稅,謂之‘算緡’。”
    “此令,三日之內,傳遍天下。有違令者,無論何人,以謀逆論處。”
    “滿門抄斬,株連九族。”
    靜。
    整個太極殿,靜得能聽到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
    所有人都被這道命令震得魂飛魄散。
    這是要刨他們的根啊!
    數百年來,世家大族為何能長盛不衰?
    靠的就是土地兼並不納稅,經商牟利不報官。
    這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基,是他們高高在上的特權。
    而現在,李璘一句話,就要把這一切全部奪走!
    這不是新政,這是在用刀子割他們的肉,喝他們的血!
    “不……不可!”
    崔渙第一個失聲尖叫起來,他從地上爬起來,披頭散發地衝向李璘。
    “此乃亡國之策!陛下!你這是要逼反天下啊!”
    “逼反?”
    李璘冷笑一聲,看都沒看他,隻是對著身邊的侍衛,淡淡地吐出兩個字。
    “拖出去。”
    兩名如狼似虎的侍衛立刻上前,一邊一個,架住崔渙的胳膊,把他往殿外拖去。
    “陛下!三思啊!陛下!”
    崔渙還在瘋狂地掙紮,哭喊,“你不能這樣!崔氏……崔氏不會放過你的!天下士族都不會放過你的!”
    他的聲音在殿門口戛然而止。
    緊接著,殿外傳來一聲利刃入肉的悶響,和一聲短促的慘叫。
    然後,一切歸於沉寂。
    一顆血淋淋的人頭,被侍衛提著,扔回到了大殿中央。
    那顆人頭在光滑的金磚上滾動了幾圈,停了下來,雙眼圓睜,臉上還凝固著最後一刻的驚恐與不信。
    正是崔渙。
    鮮血,染紅了冰冷的地麵。
    濃重的血腥味,瞬間彌漫了整個太極殿。
    “啊!”
    有膽小的官員當場嚇得癱軟在地,褲襠裏傳來一陣騷臭。
    王維的身體劇烈地晃動了一下,他死死地盯著那顆人頭,臉色慘白如紙。
    他身後的那些世家官員,一個個麵如死灰,身體抖得像是秋風中的落葉。
    他們怕了。
    他們真的怕了。
    這個新皇,是個不講任何道理,不顧任何後果的瘋子!
    他真的敢殺人,敢在太極殿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殺一個二品大員!
    李林甫閉上了眼睛。
    完了。
    徹底完了。
    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以最慘烈、最直接的方式發生了。
    這一刀,不僅僅是砍掉了崔渙的腦袋,更是徹底斬斷了新皇與天下世族之間最後一絲可以轉圜的餘地。
    接下來,就是不死不休的戰爭。
    一場席卷整個大唐的內戰。
    他已經能看到,烽煙四起,血流成河的景象。
    李璘緩緩走回丹陛,重新坐上那張冰冷的龍椅。
    他的目光,最後落在了李林甫的身上。
    “李相。”
    李林甫一個激靈,連忙躬身:“臣在。”
    “朕知道你在想什麽。”
    李璘的聲音聽不出喜怒,“你覺得,朕在自尋死路,對嗎?”
    李林甫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汗水順著額角滑落。
    他不敢抬頭,隻是用一種近乎哀求的語氣說道:“陛下……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臣不敢妄測聖意。”
    “嗬。”
    李璘輕笑一聲,“你是個聰明人。朕喜歡和聰明人說話。”
    他身體前傾,雙手交叉放在膝上,一字一句地說道:“朕知道,那些世家門閥不好對付。朕也知道,他們會用盡一切辦法,來毀掉朕,毀掉這個朝廷。”
    “但是,李林甫,你記住了。”
    “朕,不在乎。”
    “這個天下,病了。病入膏肓。”
    “病根,就是他們。不把這些盤踞在帝國身上的蛆蟲、骨頭裏的爛瘡,全部挖出來,一把火燒幹淨,大唐,遲早要亡。”
    “朕要的,不是一個苟延殘喘的爛攤子。朕要的,是一個全新的,屬於天下人的大唐!”
    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裏回響,充滿了不容置疑的瘋狂與霸道。
    李林甫跪伏在地,身體抖得比剛才任何時候都厲害。